本學期期末考試作文題如下: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紅樓夢》中,作者善用“一字定評”來評價人物,如“癡公子”的“癡”、“敏探春”的“敏”、“時寶釵”的“時”、“憨湘云”的“憨”、“俏平兒”的“俏”、“慧紫鵑”的“慧”、“勇晴雯”的“勇”……各盡其妙,不一而足。 如果用一個字來評價二十年后的你,你希望是哪個字,為什么?請寫一篇文章,表達對自我的認識與期許。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確定文體,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該用哪個字來評價二十年后的自己? 首先,要想一想二十年后的自己是怎樣的?對高一學生而言,二十年后的自己大概36歲左右,大概率已經工作了,已經進入社會了,有的還可能已經成家立業了,還可能已經為人父母了?;蛟S,二十年后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大不一樣,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或許,二十年后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并無二致,一切都不曾改變,只是年齡增長一些罷了。 其次,這個字最好應該是獨屬于自己的。這個字,可以反映二十年后自己的現狀,也可以表達對二十年后自己的期許;這個字,可以是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也可以是消極頹唐甚至帶點負面情緒的;這個字,可以是形容詞性,也可以是動詞名詞詞性,倘若能力允許,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詞性,比如諸如“啊”“呀”之類的感嘆詞。但不管怎樣,這個字一定是屬于自己的,能夠體現二十年后的自己最突出的特點或者最強烈的感受的。 筆者很好奇,學生們會用哪個字來評價二十年后的自己。 查閱答卷,統計了一下,近100位學生,用了52個不同的字。 其中,偏形容詞性有:明、新、樂、慧、真、靜、淡、純、實、勇、智、韌、活、慫、柔、強、敏、善、毅、癡、理、慢、誠、忠、逸、滿、恒、堅、良、傲、溫,共31個。 偏名詞性的有:義、信、仁、材、自、一、心、時,共8個。 偏動詞性的有:燙、笑、念、歸、敢、持、思、闖、進、愛、融、為、納,共13個。 其中,用“韌”的最多,共10人;其次是用“真”“勇”的,各6人;再次是“靜”,共4人;然后是“義”“信”“慧”“癡”,各3人;然后是“純”“敏”“善”“毅”“誠”“一”“思”“闖”“進”,各2人。 統計結果表明,學生的思維活躍,個性各異,這正是福州一中這所百年老校一貫堅持的教育方式所期待的結果——“教育”不是軌道,而是曠野。 筆者同樣好奇,學生們會怎樣寫呢? 截取部分學生的作文片段如下: ![]() ![]() ![]() ![]() ![]() ![]() ![]() ![]() ![]() ![]() ![]() ![]() 不難看出,經過高中一年的語文學習特別是作文教學,學生們更善于思考,更崇尚真實,更傾向于具有獨立個性獨立思考的理性思辨。當然,依賴模式化套路化應試作文的也不少,但學生們更喜歡真實的更具個性化的表達,這正是應試作文已經僵硬不堪,今后作文教學作文考查應倡導的也可能是必然改革的走向或趨勢。 最后,感謝費心費力命制這道作文題的同事。這道作文題貼合教學實際(統編版教材高一必修下,要求整本書閱讀《紅樓夢》。學生們也做了一個學期的讀書筆記,其中就有一項內容,與《紅樓夢》的閱讀密切相關),也適合學生學情(換言之,是促使學生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促使學生負責任地思考自己的未來)。 尤為重要的,希望這道作文題,讓那些仍然在簡陋、僵化、空洞的作文泥淖中掙扎的學生,看到語文自由的廣闊天空。 |
|
來自: 新用戶9793ddz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