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句笑話,當代年輕人在上班與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其實上香也不是看起來那么容易,總是需要付出一些時間的。從19年開始,我沿著比爾波特在其熱門游記《禪的行囊》中的足跡,陸陸續續在大江南北走過了不少寺廟,今天把當日所發朋友圈做個整理,做一個簡單的回顧,以茲紀念。下圖為比爾波特從北至南的行程表,我則從上海出發,或北上或南下,或溯長江而上,既感受到山川大地的遼闊,又得著了知識和閱歷,是為行腳。另外,我本人不是佛教徒。拜訪如此之多寺廟,追尋那些歷史上的禪宗英雄,或許有一絲“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味。一、北京北京作為人文薈萃之地,歷史遺跡眾多,以下三處還沒排上日程,來日方長。 1、古鐘博物館(大鐘寺)2、北京人遺址博物館二、大同(2019年7月)1、大同云岡石窟佛祖問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不可。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祖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佛祖是在提示弟子們注意觀照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執著于對形象的癡迷。然而觀瞻佛像還是比觀照內心容易得多。大約公元前一世紀,佛陀滅世不到三百年,犍陀羅(今巴基斯坦)的匠人們就開始為佛陀造像,至遲公元一世紀,大夏(阿富汗)和秣菟羅(印度北方邦)也步上犍陀羅的后塵。至此一發不可收拾。敦煌莫高窟的開鑿始于十六國時期的前秦(366年),大同云岡石窟的工程開始于460年,494年北魏孝文帝從平成(大同)遷都洛陽,又以舉國之力開鑿龍門石窟。龐大的工程拖垮了北魏的經濟,“皇帝即如來”的訓條也擋不住造反者的武器。王朝更替,空留漫漶不清的石像在幕天席地之間供后人憑吊。 2、大同華嚴寺 塞外古城大同除了是鮮卑人的故都,還是另一支游牧部落契丹人的陪都。鮮卑人發跡于大興安嶺的嘎仙洞,而契丹人來自遼河上游。說來奇怪,在大同我到處都能聽到東北口音。契丹人建立了遼王朝,定都南京(北京),陪都之一西京就是大同。契丹人在老城的市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皇家寺廟華嚴寺。華嚴寺規模宏大,在我參觀的寺廟中當屬第一。(廬山東林寺不分伯仲)下院的薄伽教藏殿名字特殊,不知是否是國內唯一,建于1038年,功能上是一座藏經閣。殿內有31尊遼代泥塑堪稱國寶,所見令人目瞪口呆。尤其是一尊合掌露齒菩薩,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梁思成評論說,此殿之像,雅麗有余,莊嚴不足。 3、大同九龍壁 大同古城墻內古跡眾多,有始建于唐代的善化寺,和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建造的九龍壁。這里的九龍壁比故宮的更高更長更寬。龍是陽物之首,九是陽數之首,覬覦皇位之心昭然若揭。不過膽大包天的朱桂留了一手,每只龍都是四個腳趾而不是代表皇帝的五趾,確保了政治正確。朱桂活了73歲,藩王的爵號幾經廢立,雖然一生麻煩不斷,還是善終。 4、鹿野苑禪窟(未去) 三、五臺山(2019年7月,2021年9月) 1、途經懸空寺 所謂凌空威立,不似人間。游客太多,以未能一登為憾。 2、北臺 ![]() 比爾波特因積雪未達頂峰。我在2019年7月,2021年9月二次來到五臺山,第二次完成了70公里的“大朝臺”。 ![]() 3、顯通寺 ![]() ![]() ![]() ![]() ![]() ![]() ![]() 看過洛陽白馬寺,再向東十里,就是永寧寺的遺址。永寧寺木塔建于北魏后期516年,534年被雷火焚毀,塔高147米(相比之下胡夫金字塔只有146米),當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其時150歲的菩提達摩,看遍世界的繁華,來到洛陽看到永寧寺塔的一刻也被折服,口唱南無,合掌連日。而如今永寧寺的遺址,就在公路邊一條不起眼的土路盡頭,被一片玉米地包圍。守護者是一位種地的大媽和她的小孫子。苦苦央求大媽讓我進去拍了張照片。繁華易逝,永寧寺焚毀后,北魏王朝也失去了國祚很快滅亡了,真是印證了盛極而衰的自然律。 3、空相寺 空相寺是與白馬寺同一時期建造的佛門圣地,是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公元536年,禪宗初祖達摩圓寂后葬在這里。 4、嵩山少林寺 中岳嵩山主體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少林寺,就坐落在少室山的山林里。少林寺建寺于495年,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為了禮敬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羅修建了少林寺。到了527年,菩提達摩離開梁武帝的都城南京,一葦渡江來到少室山,在此面壁九年,創立了禪宗,因而少林寺也被尊為禪宗祖庭。少林寺里,金發碧眼的外國友人眾多,可見國際市場推廣的不錯。最近馬刺隊的文班亞馬也去拜師學藝了。 5、達摩洞 圖為少室山五乳峰的達摩洞。 6、詩魔白居易墓 白話詩人白樂天,鄉下老婆子也讀得懂,又注重寫實是社會文學,所以流傳甚廣,都流傳到日本新羅去了。他的詩道,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凡因事立題,美刺興比者,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退公獨處,吟玩情性者,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 六、司空山 (未去) 1、無相寺 2、法云寺 七、潛山(2021年10月) 1、三祖寺 ![]() 三祖禪寺在南朝梁武帝時開山,原名山谷寺,后因禪宗三祖僧璨在此駐錫,故名三祖寺。三祖留下的文字《信心銘》是禪宗的一部重要文獻,全文較長,前四句多所引用。“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我理解就是破除邏輯上的二元論,主張直接體驗。 八、黃梅(2024年2月) 1、黃梅雙峰山四祖寺 湖北黃梅,這個長江北岸的小縣城,如果不是因為兩座禪宗史上赫赫有名的寺院,我實在想不出理由專程來這里。在縣城西北十幾公里的雙峰山,四祖道信在這里設立了道場。他結束了前任祖師們云游四方的修行方式,開創了禪宗“農禪合一”的修行之道,將禪從難以捉摸的形而上學轉變成一種集體勞作的生活方式,它的信條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現在的四祖寺外已經看不見僧人們賴以生存的田地,據說在更遠更高的的山里老祖寺有政府批給的三百畝土地,僧人在那里種茶葉和中草藥。我去的時候,僧人們先是在大雄寶殿里閉門誦經,等我逛完四祖殿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齋堂里準備吃午飯了,照例也要先正襟危坐誦一遍經,這種嚴格的集體主義生活令人望而卻步,而我只在門外看一眼在寒風中獨自盛開的玉蘭花就心滿意足了。 2、黃梅雙峰山老祖寺(未去) 九、黃梅(2024年2月) 馮茂山五祖寺 從四祖寺出來向東北方向前行,只要半個小時,就來到五祖弘忍的道場馮茅山。五祖寺座落在半山腰,可以俯瞰下面的一大片平原和遠處的縣城。五祖弘忍是黃梅本地人,終其一生在這里傳法弘道。因為馮茅山在雙峰山以東,他傳授的禪法因此被稱作“東山法門”,這既是指教法本身,也指弘忍門下一派的法系,禪宗最著名的人物“南能北秀”就都是出于他的門下。在禪宗最有名的故事里,五祖憑一首“本來無一物”的偈子發現了嶺南鄉下人惠能身上“本來清凈”的悟性,將衣缽傳授給了惠能,是為禪宗六祖,可以說弘忍奠定了禪宗頓教的基礎,所以他的道場也被御封為“天下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六祖寺布局復雜,上下交錯,在進不去的僧舍區域,也許禪堂里的僧人還在用傳統的“跑香”方式修行,比爾波特將其形容為“釋加牟尼太陽系”式的運轉。這也是我喜歡他的書的原因,用輕松玩笑式的語言把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解構。如果你沒有負擔,你就有可能把一件事理解的更透徹,就像當初惠能那樣。 十、九江(2024年2月) 比爾波特拜訪了廬山南麓的寺院,但應該不是東林寺。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的祖庭,因隋代高僧慧遠在廬山結白蓮社,是以為凈土宗之始。不收門票,(毫無必要),有著中國(也就是世界)第一高的阿彌陀佛像,據說用了48千克的黃金打造。佛寺整飭莊嚴,規模宏大,金光爍人,我見過的寺廟里,只有大同的華嚴寺差可比擬,而服務的志愿者,毫無疑問是最熱心最友善的。東林寺的光嚴木塔,供奉著釋加牟尼的舍利,又是出乎意料。 十一、大金山寺 (未去) 禪宗尼眾寺院 十二、武漢 (未去) 1、漢陽龜山古琴臺 2、鐘子期墓 十三、當陽 (未去) 1、玉泉寺 2、度門寺 舊為唐代高僧神秀大師說法棲息之地,亦稱“北宗初地”。 十四、韶關 1、大鑒寺 2、云門大覺禪寺 3、南華寺 (2024年2月) “韶關東南十五公里處的南華寺是六祖惠能的根本道場。離開黃梅雙峰山后,惠能在此駐錫講法三十七載。南華寺從此成為華南最重要的佛教叢林之一。中國人普遍認為,惠能大師已經頓悟正覺,位列諸佛之中,而更為難得的是,他還是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南方人。如果沒有惠能,禪宗也許仍然能夠在中國興盛起來,但那將會是另外一種禪。我猜它將會是一種更為避世的,形式感更強而且體系更嚴密的禪法。惠能則把禪帶進了俗世,破除了它的體系和形式感, 直達其“性體空寂”的本質。”
5、六祖避難石(2024年2月) 十五、廣州(未去) 1、華林寺 華林寺前身是“西來庵”,達摩遵從師父自訓諭,西來弘化禪宗妙旨,并于梁武帝普通年間從海上到達廣州城外的珠江北岸(今下九路),“結草為庵”,潛心苦修。 2、光孝寺 原法性寺,慧能在此由印宗法師剃發受戒。 3、國恩寺 六祖圓寂處。 4、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祭海的場所。 十六、香港(未去) 竹林禪院是香港市中心區的最大佛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