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醉蘭 悲酥清風 The Ancient Chinese Poison ![]() 天仙子 “天仙子”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有毒植物,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又稱莨菪(làng dàng)、橫唐、行唐。 天仙子全株含多種生物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烈作用,可致幻、昏迷甚至死亡。 在《資治通鑒·唐紀·唐紀三十二》中就記載了唐代安祿山誘殺契丹人的事件:“安祿山屢誘奚、契丹,為設會,飲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動數千人。”(以莨菪酒宴請奚族與契丹首領,待其昏迷后坑殺數千人。) 落雁沙 “落雁沙”并非真實存在的毒藥,而是一種源于中國古典文學和武俠文化中虛構的毒藥,其名字可能源于古琴名曲《平沙落雁》。 它最早出現于明清小說中,在后世的武俠作品中也常常出現。 比如《鐵齒銅牙紀曉嵐4》《少年嘉慶》《神醫大道公》等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這種毒藥。 它被描述為一種無色無味、能迅速致死的劇毒,多用于暗殺武林高手。 并且此毒的下毒方式通常很隱蔽,中毒者往往是“內功盡失、七竅流血”,且“無解藥”或解藥僅能延緩死亡。 千日醉蘭 “千日醉蘭”是梁羽生在武俠小說《鳴嘀風云錄》中虛構的一種毒藥。 在《鳴嘀風云錄》的設定中,千日醉蘭是苗疆奇花,屬于墨蘭類,會散發異香,當人吸入后將如醉酒般昏迷不醒。 “千日醉蘭”名字的靈感來自于古代的一種酒名“千日醉”。 據晉代《博物志》和《搜神記》記載,中山人狄希釀造了一種酒名為“千日酒”,飲一杯可醉千日。 劉玄石因貪杯,執意飲下了一杯未熟之酒,結果昏醉過去,被誤認為死亡。 直到三年后,狄希讓人開館,劉玄石才蘇醒過來,而棺中的酒氣更是讓眾人也醉臥了三個月。 此傳說以夸張的手法式描述了千日酒的醉人程度,被唐代王勃寫入詩中:“還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此后“千日醉”也成為美酒的代名詞。 悲酥清風 “悲酥清風”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虛構的一種毒藥。 在《天龍八部》中,“悲酥清風”是搜集了西夏大雪山歡喜谷中的毒物制煉成水而成,平時儲存于瓶中,使用時化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擴散。 因中毒后癥狀先是雙目刺痛,隨即淚如雨下,故為“悲”;全身筋骨酸軟,無法發力,是為“酥”;而毒氣無色無臭,如微風拂體難以察覺,稱作“清風”。 圖丨插畫師Evilrose 文丨作者Evilrose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交流 轉載請聯系 ![]() 每日積累 豐富底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