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D 出品:明亮公司 !上周外媒報道稱,包括大鉦資本在內多家機構正在參與星巴克中國的股權競購,「明亮公司」從一家參與競購的PE機構了解到,大鉦資本“的確有參與此次競購”,但作為瑞幸咖啡(LKNCY.US)的核心股東,大鉦資本的參與仍“讓人難以理解”,其中一種推測是,星巴克中國的“啡快”概念店(Starbucks Now)業態將與瑞幸咖啡的業務有更高契合度。 然而,星巴克中國股權交易目前仍處于較早期的階段。據上述PE機構人士,星巴克目前對于所出售的主體范圍尚未給出清晰描述——比如業務范圍是否包括“啡快”概念店、是否包括供應鏈和在中國的生產基地等資產。 “啡快Starbucks Now”概念店是星巴克中國2019年推出面向中國市場的的“在線點,到店取”服務時在中國推出的創新店型,而結合店型來看,“啡快”概念店的門店面積往往更小、座椅數量更少,不具備“第三空間”概念。更直接地講,這種店型與瑞幸很接近,但產品價格依然與主流門店保持一致。從選址層面來看,“啡快”概念店對物業的選擇也更靈活,啡快概念店和瑞幸的選址類似,位于寫字樓大堂或一樓底商等位置,其核心服務半徑基本與寫字樓附近的工作人群重合,也更適合迎合外賣市場。不過,星巴克并未在財報中單獨披露啡快概念店的具體門店數量,粗略估計的話,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大約在三五十家這個范圍內。 ![]() 星巴克在2024財年的年報顯示,除門店外,星巴克在中國使用的大型物業共有兩處,分別位于昆山和上海,昆山物業主要用于烘焙、倉儲和物流,面積約630000平方英尺(約合5.85萬平方米);上海的物業主要用于行政辦公,面積約225000平方英尺(約合2.09萬平方米)。星巴克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大多數用于烘焙的物業自持、大多數倉儲、物流物業選擇租賃,而辦公室則基本以租賃為主。 因此,在資產范圍并不清楚的情況下,CNBC信息中提及的“估值或達百億美元”并無參考意義。也有多家機構對「明亮公司」表示,百億美元的估值與可接受的估值范圍相差“很大”,一家機構稱,這一估值遠高于中國機構所能接受的范圍,“(百億美元)打對折,是一個能讓投資機構繼續評估、談判的價格”。 截至上周五收盤,星巴克總市值約1079億美元,瑞幸咖啡總市值約109億元。星巴克2025財年第二季度(FYQ2,約對應自然年第一季度)營收88億美元,中國區營收約7.397億美元,同比增長5%,中國區營收約占全球8.4%。瑞幸咖啡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88.7億人民幣,同比增速41.2%。 此次交易仍處在早期的另一個表現是其對于中國業務出售的股權比例并不清晰。“(中國區業務)是全部股權出售還是部分股權出售,星巴克方面也未給出明確信息。” CNBC報道中稱,星巴克有可能保留30%的股份,其余股份將由一組買家分配,每家持股比例均低于30%。但在上述人士看來,多家投資方分享(股權)讓他們感到困惑和意外,“很少有項目有這樣的訴求”。 如果星巴克希望將中國區業務分別出售給不同的投資者,比如“啡快”概念店單獨出售給某家機構,那么多家投資方分享此次交易的說法才具有可行性。 不過,星巴克25財年第三季的業務或許更值得期待,有機構投資人猜測,星巴克中國的估值預期之所以“提高,主要是中國區上半年經營業績好轉所致”。 在4月底星巴克公布的2025財年第二季度(自然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FY25Q2中國區可比同店銷售持平——交易量同比上升了4%,但被客單價下滑4%所抵消。 在FY25Q2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星巴克CEO Brian Niccol表示: “在中國,我們也看到,在對產品組合進行近期調整后,出現了一些積極進展的跡象,包括推出了True Taste無糖飲品,以及對部分產品采取了新的定價策略。我們在中國市場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我們的品牌依然強大。 我們的業務依托于幾乎完全本地化的供應鏈和烘焙運營支持,我們的團隊也在持續推進針對中國市場的'重返星巴克’(Back to Starbucks)計劃。隨著我們看到積極的進展,我想明確表達,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不會改變。我們認為,未來幾年我們的業務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并且我們會保持開放的心態,探索實現增長的各種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