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北航遇難的這112人,背后或許也是112個家庭,他們有父母、伴侶、孩子,往后此生都將生活在思念親人的悲痛中。這份傷痛是張某林帶來的,而且是故意帶來的,真正的十惡不赦。
暑假又到了,每到這個時候旅游人數都會增多,而飛機成了許多人的交通首選。 雖說飛機安全性高,但一旦遇險,其危險指數基本是毀滅性的。 2002年,北航的一架客機CJ6136就遭遇了毀滅性的事故,機上112人遇難,令人悲痛,然而了解了事故背后的原因后,更令人心寒。 這一切都源于一個男人。 
不甘平凡,執意創業
1965年,出生于大連一戶知識分子家庭的張某林,從小就是個學霸,有著遠大的理想,他不安于現狀,更不甘于平凡。 從南京某985名校畢業后,1987年他又一舉考下了本校的研究生。 找工作時,不少好單位都給了他offer,張某林卻另辟蹊徑進了大連市公安局,成為體制內的一員。 在大連市公安局戶籍處工作的他,收入不錯,工作也令人尊敬,很快他就跟在大學時談的女朋友張朵(化名)求婚了。 張朵出生于富裕家庭,父親是連云港某單位的局長,兩家也算門當戶對,雙方父母都很滿意。 1993年底,兩人的婚事辦得隆重而盛大,婚后一年,妻子也有了身孕,小兩口的日子過得甜蜜而溫馨。 然而,張某林并不安于現狀,眼見著孩子快出生了,他卻突然地辭職了,原因是單位分不到房子。 就這樣,辭職后的他又進入了當時最火的外貿行業,憑借著勤學能干,腦子靈活,張某林很快就掌握了行業的資源和生意經,7年時間職位也不斷晉升,從一名普通員工干到了總裁助理。 工資節節高的同時,張某林也如愿成功分得一套房子。 隨著業務的不斷熟練,工作也干得越來越不起勁,張某林內心不安于現狀的小火苗又開始升起。 這一次,他不想再給別人打工賺錢,而是想自己創業,當大老板。 說干就干,這一次他又干脆利落地轉身離開,下海經商。 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妻子婚后一直從事保險的工作,思想前衛,也有著強烈的賺錢欲望。 時間自由的她主動負責起了孩子和家庭的瑣事,讓丈夫放心大膽地去闖自己的事業。 很快,張某林就開了一家裝修公司。 生意夢破滅,鋌而走險騙保
從體制內到做外貿,再到開裝修公司,怎么說都有些跨度太大。 之所以選擇開裝修公司,其實也源于簡單易上手,這也說明對于創業這件事,張某林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股腦子熱情就開干了。 裝修本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何況張某林開的還是家庭裝修公司,活少、事多,競爭激烈,其實并不好做。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在他的努力下,一開始確實賺到了錢,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選擇,掙到錢后的張某林開始大手大腳買豪車、買豪宅,好不風光。 漸漸地,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波動起伏以及同行不斷壓價競爭,業務開始越來越少,公司里的員工閑得沒事干,但工資還是要照發。 而且沖動之下買的豪車、豪宅每個月還有不少的貸款要還,張某林的資金開始捉襟見肘了。 為了維持公司和家庭的開支,張某林不得不借外債。 隨著債臺高筑,他已經到了無力償還的地步,但這一切妻子和家人一概不知,好強的張某林對家人隱瞞了自己真實的經濟狀況,一個人扛著。 夜深人靜的時候,張某林望著漆黑的天空,想著怎樣才能走出困局。 想著想著,他想出了一個險招。 由于妻子是做保險的,張某林便對保險的好處和紅利深有體會,他們一家人都喜歡買保險,醫療、重疾、養老,意外等保險他們一項都不落,在妻子的普及下都買了。 一次,張某林去大連辦事時,發生了一起慘烈的車禍,車上許多人都傷殘嚴重,甚至遇難,張某林所幸逃過了一劫。 因為事先買了保險,事后,他獲得了一筆不小的賠償,這起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讓張某林更加堅定了保險的益處。 從此以后,張某林平常出個門做點稍微有危險的事情,他都會事先買個保險,為求心安,就連坐火車這么普通的事情,他都會買保險。 他把保險當成了護身符,也認為保險可以為他的人生保駕護航。 這個習慣和認知,讓張某林“急中生智”,他想: “如果真發生什么意外,只要多買幾份保險,就能夠得到賠付,或許公司的財務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于是,他對各種險種做了詳細的了解,最終想出了一個妙計,并做了周全的準備。 那就是制造意外,然后騙取保險。 對保險如此熟悉的他,不是不知道騙保的后果,只是眼下的債務容不得他想那么多了,此刻的張某林如一個喪心病狂的狂魔,正要走上一條不歸路。 
精心布局,害人害己
2002年5月7日,是平常的一天,也是特別的一天。 他早早來到公司交代了各項業務,并告訴員工說自己要去北京一趟,如果能要回一筆欠款,就能給大家如期發工資。 他火速地買了機票,從大連飛到北京后,其實張某林并沒有去要什么所謂的欠款,而且也并沒有這樣的欠款等著他去要,他才是欠別人錢的人。 他在北京轉了一圈后,就去了首都國際機場。 在機場待了幾個小時后,他買了最晚的一班從北京飛大連的機票,并購買了7張航空意外險。 他算了下,如果在飛機上發生意外,可以索賠140萬。 可是民航客機正常情況下都是非常安全的,怎么能發生意外呢? 只能是自己制造了。 當晚的航班準點出發,37歲的張某林最后一個登機,在他的行李箱里裝著當晚的秘密,也是他謀劃的“意外”工具。 誰都不知道,就連當晚的安檢似乎都撞了邪一樣,由于太晚,工作人員竟然都沒能發覺。 過了安檢后,他撥通了妻子的電話,寒暄幾句后不忘交代一些重要的事情,并讓妻子留意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切,最后不忘深情地說一句:“我愛你,我愛孩子!” 一切準備妥當,張某林制造意外的工具——一把剪刀,五大瓶可樂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他帶上了北航CJ6136。 他想,或許這一切都是天意。 可樂怎么制造意外呢? 其實可樂瓶里裝的并不是可樂,而是可以讓飛機瞬間著火的汽油。 張某林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飛機順利起飛,北航CJ6136按照既定的航程和時間,飛機應該于晚間21時40分抵達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 可是,21時22分時,飛機客艙突然起火了,機組很快向塔臺報告并撲救,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很快機艙也起火了。 飛機先是在空中盤旋,接著掉頭往渤海方向飛去,并與塔臺失去了聯系。 當晚駕駛這架飛機的是經驗豐富的機長王永祥,副機長陳錫明總飛機時長也超過了3000小時,都處理過各種突發狀況。 他們之所以選擇往渤海方向飛去,是擔心飛機飛往城市撞向建筑物,引起更大的危險和傷亡。 北航CJ6136失聯5分鐘后,遼大甘漁0998號漁船通過電話向大連海上搜救中心報告,稱有一民航客機失火。 很快,渤海上空的這架飛機墜入了大海。 2002年5月8日,民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北方航空6136號航班在大連機場東側約20海里的海面上墜毀,機上112人(其中機組成員9人),全部遇難,無一人生還。 事故蹊蹺,這架航班的失事讓整個民航界震驚。 航空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尋找“黑匣子”,經過60多名潛水員沒日沒夜地搜索,終于找到了,這也為這起事故原因的突破找到了切入口。 經過技術專家對黑匣子的分析,發現客艙起火后,機組人員曾試圖撲救,無奈火勢太大,最終沒有撲滅。 而且經過對飛機各個零部件的檢查,排除了自身起火的原因,那只能說明是外來火源。 經過法醫對遇難乘客的解剖,發現他們臨死前都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而其中張某林的最嚴重。 民航局立即請求警方立案,經過警方的深入調查,最終把嫌疑人鎖定在了張某林身上,因為在所有的遇難者中,只有張某林一個人購買了7份保險,保額高達百萬。 于是,警方調取了其安檢的記錄,終于明白那五大瓶可樂里裝的是什么了,大概率就是造成飛機失火的主要原因。 經過一系列的鑒定和偵查,最終警方確定張某林就是縱火主犯。 
故事到這,讓人不禁唏噓,到底是怎樣的自私和惡,才能讓一個人不顧他人的死活,拉上一飛機的人陪葬,僅為了謀取那一點點利益,這樣的人就該被世人永久地唾棄。 更恬不知恥的是,失事后,張某林的家人極力否認騙保,奔走于各大保險公司之間,尋求索賠。 只是,錢沒有那么容易騙的,張某林的家人先后收到了6家保險公司的《拒賠通知書》。 這起事故多年后才予以公布,也是因為安全的考慮,許多空難的細節之所以害怕公之于眾,就是為了防范犯罪分子由此研究出更高明的作案手法。 本該有著幸福家庭的張某林因為自己的一時邪念,不僅毀了自己的家,也對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北航遇難的這112人,背后或許也是112個家庭,他們有父母、伴侶、孩子,往后此生都將生活在思念親人的悲痛中。 這份傷痛是張某林帶來的,而且是故意帶來的,真正的十惡不赦。 做人不能鋌而走險,一念即深淵。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匣子,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