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雷根斯堡是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保留了大量中世紀建筑,是德國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歷史上曾是神圣羅馬帝國的自由市,也是皇帝巡視和宗教會議的要地。雷根斯堡大教堂(Regensburger Dom) 是哥特式建筑杰作,城中還有中世紀老橋(Steinerne Brücke)和貴族塔樓群,見證著城市的昔日榮耀。![]()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視角 帕紹位于多瑙河、因河、伊爾茨河三河交匯處,港口曾是皇帝乘船巡游前往奧地利的啟航點,具有強烈的“過渡”與“出發”象征。歷史上曾是獨立的主教領地,長期與哈布斯堡王朝保持密切關系。![]() 帕紹的圣斯特凡大教堂(Dom St. Stephan)是巴洛克建筑代表,擁有世界上最大之一的管風琴。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 內設有帝國議會展覽,記錄帝王加冕和巡游活動。 ![]() 在德國段除了帕紹之外,沿途還經過其他具有歷史意義的小鎮和修道院。像菲爾斯霍芬(Vilshofen)這樣寧靜的多瑙河畔小鎮,就以修道院和中世紀遺跡為特色。 ![]() 最知名的克雷姆斯明斯特修道院(Kremsmünster)雖位于奧地利,但在德國和奧地利邊境交匯的區域有許多與其風格相仿的修道院。比如尼德拉爾泰希修道院(Niederaltaich Abbey),是巴伐利亞地區重要的本篤會修道院之一,體現了中世紀至巴洛克時期的建筑變遷。![]() 梅滕修道院(Abtei Metten),是一座位于代根多夫(Deggendorf)附近的小鎮梅滕的本篤會修道院。修道院成立于766年,保存了豐富的神學、天文學手稿藏書,是德國多瑙文化早期傳播中心。 ![]() 德國段近年來積極打造“多瑙河自行車道”和“文化游船”項目,巴伐利亞州的旅游部門也整合沿線教堂、修道院、古堡與博物館資源,建立多條文化子線路,服務于徒步旅行者、歷史愛好者和家庭游客。 ![]() 盡管德國段在地理上只占“帝和王之路”的一小部分,但它卻是歷史的發源點與精神起點。這段多瑙河流域濃縮了中歐歷史的演變,連接著皇權、宗教、藝術與人民生活,是現代歐洲“文化統一性”的重要體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