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逛過故宮嗎?你逛明白故宮了嗎?你想象過故宮中的生活場景嗎?如果你沒有,那么請看吧—— ![]() 沒有一個來北京旅游的人會不逛故宮。想逛明白故宮,多半要請導(dǎo)游或講解。導(dǎo)游口中多稗官野史,專業(yè)講解多宏大敘事,雖然引人入勝、言近旨遠,卻很難還原明清兩代故宮中人的真實生活。 故宮占地一千畝、歷經(jīng)六百年,穿行于這段時空中的,固然是帝王將相、天潢貴胄。但他們同樣是有血有肉、會哭會笑的人。他們也曾束發(fā)讀書,也曾含飴弄孫;他們夏天也怕熱,冬天也怕冷;他們也愛逗弄貓狗,也愛美食戲文…… 正是這些人,將紫禁城建得金碧輝煌。同樣是這些人,讓紫禁城充滿人間煙火。 ![]() 太和門廣場前的內(nèi)金水河 誰會為你細細展開這些人的生活畫卷呢? 這本《故宮生活志》。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在故宮冰窖餐廳愜意地喝著冰飲的你,自然知道這里是古人藏冰消暑的所在。那你是否知道,除了藏冰于窖之外,住在故宮中的古人還有哪些消夏防暑的方式嗎?他們能像你一樣,吃上冰棍、喝上奶茶嗎?除了暑熱,蚊蟲也是夏日一大煩惱。住在故宮中,又有哪些防蚊滅蚊的辦法呢?
躲過夏日,轉(zhuǎn)入寒冬,在凌冽寒風(fēng)中穿過太和門廣場、來到三大殿的你,一定聽說過故宮的“火墻”的故事。那你是否知道,其實故宮沒有“火墻”?你又是否知道,不用“火墻”,故宮在冬季如何取暖?無論如何取暖,總要生火,為什么故宮幾乎沒有一個煙囪?只要生火就要防火,幾乎全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故宮,都有哪些防火措施呢? ![]() 故宮內(nèi)金水河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一幅《冰嬉圖》頻頻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那你是否知道,除了“冰嬉”,故宮中還有哪些娛樂項目嗎?每到新年、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時,故宮中又有哪些節(jié)慶活動呢?會放焰火、辦燈會嗎?會賽龍舟、吃月餅嗎?節(jié)日之外的人們,又有哪些娛樂活動呢?聽戲?逛園子?擼貓?遛狗?古人懷中的“御貓”和今天的“故宮貓”之間,有沒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今天只見“故宮貓”,不見“故宮狗”呢?
除了這些奇趣知識之外,本書還能帶我們見識一些即使去了故宮也難以見到的事物。例如,金瓦紅墻的故宮里有一片綠頂建筑群:那是故宮至今尚未開放的“南三所”。本書就圖文并茂地將它呈現(xiàn)給了讀者。 ![]() 故宮南三所 還有一度被燒毀的建福宮、乾清宮家宴,以及儲秀宮內(nèi)的“皇家電話局”、坤寧宮內(nèi)帝后大婚的喜房……這些或未開放的區(qū)域、或不能近玩的陳設(shè),以及提琳瑯滿目、鮮有露面的文物,本書都提供了大量內(nèi)容,以饗讀者。 如果不是故宮學(xué)研究院研究員充當“導(dǎo)游”,哪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了解它們背后的故事呢? 帝王將相、人間煙火,這兩個看起來互不相容的詞,就在一個個奇趣的問號、一段段生動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中,在這位故宮學(xué)研究院的工科學(xué)者寫就的、極具生活趣味的書中,糅合成了極具張力的八個字。 這樣一本《故宮生活志》,怎不教人愛不釋手呢? 引人入勝的內(nèi)容之外,本書也難免有一點小小瑕疵。除了章節(jié)編排似可商榷(如《宮里的焰火有多好看》歸入節(jié)俗卷似乎更妥)、部分內(nèi)容略有重出之外,最匪夷所思的一個問題是:《是皇帝也是“貓奴”》一章中引用的清宮畫家艾啟蒙繪制的《貍奴影》,真實性實在令人生疑。
然而,這套《貍奴影》的部分貓咪形象,與1997年出版的書籍《貓》(英國人大衛(wèi)·阿爾德頓著,馬克·亨利攝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貓頭鷹出版社譯)中的幾張照片,除了毛色之外,動作、神態(tài)幾乎分毫不差。實在不知道是誰抄了誰。 ![]() 《貍奴影》與《貓》 《貍奴影》圖上的滿文也有爭議,詳情可以參見: 有什么文物史料被人打假證明是偽造的?-一只狐探花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186968/answer/1927859549840323160)。 盡管有一些些瑕疵,這本講述帝王將相與人間煙火的《故宮生活志》,仍然是一本生動趣味、圖文并茂、兼顧深度與廣度的好書。 它不僅可以帶你神游故宮,讓你把故宮各處逛個明白,幫你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博古通今、眉飛色舞的出色向?qū)В匾氖牵梢詭銖牧硪粋€角度看歷史: 中國占地近千萬平方公里、歷經(jīng)上下五千余年,穿行于這段時空中的,固然有帝王將相,但更多的是人間煙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