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覺得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觀念是錯的。確切來說是自己以匱乏的心態(tài)去審判心態(tài)富足之人。 我兒子是飯渣,極其挑食,于是乎,完整的雞腿、香噴噴的大蝦、色香味俱全的排骨,經(jīng)常連動都沒動就被倒進桶里。難得的是,他的老師從來沒有因此而斥責他浪費食物。這要是在家,肯定少不了一頓訓斥。 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下長大的人,就會形成下意識的不配得感,即使有錢之后也會對自己苛刻,覺得享受生活是一件可恥的事。 最典型的就是天熱不舍得開空調(diào),天冷不舍得取暖。一直把自己放在窮養(yǎng)的處境之中。在子女結(jié)婚后又以這樣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的兒媳或者子女。 這種不配得感不僅自己不舒服,也會讓別人不舒服。 這種堪比自虐的行為披著“勤儉節(jié)約”的外衣開始越界,干涉他人的人生,對他人形成道德綁架。 每次有這種不配得感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我值得被愛;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我女兒沒事的時候喜歡用自己的零花錢點外賣,每次都是點十幾或者幾十的外賣。剛開始的時候我會有些生氣。因為我自己都不舍得經(jīng)常點外賣,幾十塊錢夠一家四口一兩天的生活費。 后來我想通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要用自己的匱乏去衡量別人內(nèi)心的富足。 反思后我發(fā)現(xiàn)正是這種匱乏的心態(tài),才導致看不慣女兒點外賣這件事。 其實我不應該生氣。一來她是用自己的零花錢,她有權(quán)自由支配,只要是合理的,我就不應該干涉她;二來她比我的內(nèi)心更富足,她比我更懂得愛自己。 我應該感到高興,特別是作為媽媽,知道女性一生可能會經(jīng)歷的苦。如果一個女孩懂得如何好好愛自己,她的人生大概率不會太差。 所以,好好愛自己,盡可能地富養(yǎng)自己一遍,人生才會越來越好。 The end. |
|
來自: 新用戶4169eMl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