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 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創的 第829篇文章 ▼ 沒有選擇 也都是選擇 ▲ 我的好朋友,狗哥,最近吃上回頭草了。 這草也不是他主動想吃。 它不是在老家一直相親嗎,最近通過他表叔家的二侄子的三姑夫的鄰居的同學的大外甥的關系,又給他介紹了女生。 因為通過中間人約好了時間,有人帶,就說到時候見面了再加微信。 結果見面一看,嘿,這不是那誰嘛。 倆人之前相過,只不過覺得彼此都沒太看上眼,就禮貌結束了,微信都還留著呢。 只能說,縣城是小哈,相親都開始打第二圈了。 想著既然這都能碰上,也算是緣分,那就再試試唄,這也過去兩年了,看彼此跟當初相比有沒有什么變化。 問題是,兩年前,倆人就互相沒看上,兩年后,更不可能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兩年可能會成長。 但對于兩個三十歲前后的人來說,那只能叫變老。 試了,還是不行。 都給狗哥整迷茫了,是不是全縣城的適齡單身女青年我都相一遍了。 要不……試試不單身的? 我:“你可拉倒吧,沒挨過揍是吧。” ![]() 縣城相親,最殘酷的點在于,選擇太少了,一眼都能望到頭的那種少。 在縣城生活過的人都清楚,六人定律在縣城是不成立的。 根本用不著六個人。 你隨便一個飯局上,你一說那誰誰誰,肯定就會有人把話接過去:“啊,那誰誰誰,我知道,我那誰誰誰,是那誰誰誰的啥啥……” 一說,都熟。 屬于是你今天放個屁,明天跟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可能知道你是不是得了痔瘡。 所謂熟人社會,不是鬧著玩兒的。 放在相親上,那自然更是熟人社會了。 總歸是有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愿意給你介紹這樣或者那樣的對象。 但有個問題就是,熟人社會,也只有說圈子小,人少,才成立。 適齡的男女就那么多,介紹來介紹去,最后的結果大概就是,誰和誰都相過。 這都不是相親了,這是小學做的連線題。 選項就那么些,你不跟這個試,你就跟那個試。 但這個跟連線題不一樣的是,連線題,總歸有一個是正確答案,而縣城相親,可就不一樣了。 可能你把一城的人都通關了,還找不到合適的。 ▼ Nicholas Fols 作品 ▼ ![]() 其實說縣城選擇太少,本質上并不是說相親選擇太少,單純就是選擇太少。 這個選擇,指的是,你有沒有選擇是否結婚的權利。 泡在大城市的人,天高皇帝遠的,不結婚,父母催也沒辦法,有的是理由和借口。 但回老家,不行。 你在上海不結婚,巧了,還有很多人也不結婚,沒人管你。 你在老家不結婚,那基本上就是自絕于天下,幾乎所有人都會來勸你,就那個精神攻擊的持久度和強度,這么說吧,能抗住當年的反動派的言行逼供,都不一定能抗住這個。 好像老家的大部分人,就是理解不了,也不接受人是可以不結婚的。 他們的理解里結婚就是人生唯一的,最好的結果,不結婚,就是全功盡棄。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人這輩子都白瞎了。 怎么會有人不想結婚呢? 但這個世界都能接受人的性別是沃爾瑪塑料袋了,怎么就不能接受人不想結婚呢? ▼ Nicholas Fols 作品 ▼ ![]() 老家還有個傳統特色,就是找個人算一算。 結婚日子要算一算,倆人生辰八字合不合要算一算,乃至于倆人將來能生兒生女也要算一算。 有的人腦子清醒,只是求個心安,該給大師塞錢塞錢,反正最后肯定能算出個稱心如意的結果。 有的人算一算,是因為本來心里就沒那么堅定,只是借大師的口說分手而已。 但架不住真的有傻子信。 比如,你一直找不到對象,去找大師算什么時候才有桃花。 大師看了你一眼,一捋長須,高深莫測地說是你的正緣太強,擋了偏桃花。 你信以為真了。 問題是你長什么樣自己心里沒點兒逼數嗎,就那張長的跟個素丸子似的臉,還用找大師算? 你這哪兒是正緣太強,你是正臉太丑。 還是那句話,找不到對象,不用勉強自己,也不是非得結這個婚。 往后退一步,別鉆死胡同。 一念之間 天地自寬 而是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