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 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啾啾。 尤其是對年紀小的孩子,這話真是一點不假,做家長的,心里其實都明白這個理兒。 可問題是:到底該怎么管?哪些事必須得盯緊了?你們真的弄明白了嗎? 其實,只要把這6個關鍵點把住了,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 01 “管”好孩子的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命運。” 人小時候養成好習慣,長大了做事自然有條理、能管住自己。 比如按時睡覺起床、自己收拾書包、每天堅持看書,這些小事看著不起眼,卻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刻意練習》里說: “重復和反饋,是形成新習慣最有效的方法。” 只要父母肯花時間陪著、常提醒,孩子肯定能養成一輩子都受益的好習慣。 小習慣,大作用;父母多費心,孩子少繞遠路。 別等孩子的壞習慣養成了才著急,趁早幫孩子把底子打好,讓他學會管住自己,這才是真本事。 02 “管”好孩子的品德。 孩子的學習再好,人品不行也是白搭,他將來在社會上也很難站穩腳。 說話算數、懂得尊重人、愿意幫助別人...這些才是立身的根本。 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動,把這些道理一點點融進平常日子里,教給孩子;比如,答應的事要做到,對誰都要有禮貌,看到需要幫忙的就搭把手。 心理學研究表明: 兒童早期獲得道德教育,對其成年后的行為模式影響深遠。 品德是人生的通行證,好性格比高分數更金貴。 父母多做榜樣,孩子將來才能成為讓人信得過的人。 03 “管”好孩子的規劃。 幫孩子做好人生規劃,這件事比死磕分數重要多了。 現在很多家長就盯著考試分數,完全不管孩子將來想要做什么。
所以,不如隔三差五和孩子聊聊他的興趣愛好、未來想做什么,然后再一起制定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比如本學期爭取進步幾名,這個暑假計劃讀幾本書等等。 孩子有了目標,學習動力也就更足了。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里說: “清晰目標感,是激發內驅力最有效的方法。” 沒目標的人生,就像沒舵的船;會規劃的孩子,更容易朝著成功往前奔。 父母多花點時間和孩子聊聊未來,這比光盯著他刷題強100倍。 04 “管”好孩子的時間。 教孩子管好時間,這事特別重要。 管理時間的本事,是現在社會每個人都得有的核心能力。 從小教孩子合理安排學習、玩和休息的時間,不光能提高效率,還能少點拖延,讓他做事更有條理。 《番茄工作法》的作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說過: “科學分配時間,能大大提高專注力和執行力。” 會用時間的人,才能掌握人生的節奏;瞎浪費時間,只會錯過長本事的好時候。 所以,與其天天催著趕著孩子,不如教會他怎么高效利用每一天,為將來忙碌的生活打個好基礎。 05 “管”好孩子的健康。 養孩子,健康必須管到位。 成績再好,身體垮了全白搭,從吃的均衡到按時運動,從睡夠覺到防近視,這些小事都需要父母耐心盯著、好好引導。 同時,心里健康也得注意,多看看孩子情緒變沒變,讓娃有壓力時知道找人幫忙,別憋在心里。 《哈佛健康通訊》指出,“青少年時期養成運動習慣,對成年后的體質影響巨大。” 健康是所有幸福和成功的底子,身體壯實、心態陽光,才是真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別光催著孩子刷題學習,先保證娃吃好睡好,這樣孩子才有力氣追夢想啊。 06 “管”好孩子的心態。 養孩子,心態必須管到位。 遇到困難不認慫,挨批評也不自卑,這樣的好心態比什么都值錢,這是決定人能不能從逆境里爬起來的關鍵。 怎么培養呢? 多鼓勵孩子嘗試新東西,失敗了也沒關系;多夸他努力的過程,別光盯著結果。 《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說過: “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永遠不會被打垮。” 積極的心態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摔了不怕,能爬起來才是真本事。 別總糾結輸贏,多給點鼓勵和理解,讓娃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 最后想說: 真正有出息的孩子,不是放養出來的,而是在有愛又有規矩的環境里,被爸媽一步步托起來的。 把這6件事做好,你就會發現:養孩子沒那么難,普通家庭照樣能養出優秀娃。 記住: 教育不是一味慣著, 也不是死板地壓著, 是在愛和規矩中間, 找到那個剛好的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