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孩子”系指小學生或初中生,屬于未成年人。 假期里孩子迷戀網絡,在當下是普遍現象。家長們深知,孩子在享受暫時的歡愉與愜意,并不理解愛他的親人為什么會反感強烈! 你若認可或隨他,彼此相安無事。可聽任如此下去,孩子前程可能就毀了,這并非危言聳聽! 迷戀網絡之危害性不言而喻:不僅影響學業,還會傷害身體,比如視力受損傷。再說,長期沉迷網絡,罔顧客觀現實,或難以適應周圍環境,逐漸與現實脫節。 正值漫長暑假,一部分家長不惜代價送孩子去培訓班,其實也有難言苦衷。這樣做,可以學點東西,促進學業提升,同時也免得孩子醉心網絡而不能自拔。管控他,或讓親子矛盾加劇,鬧得雞犬不寧;若不管,聽之任之,又于心不忍。 對此,我們可通過以下“三管齊下”使得孩子不致沉迷網絡。 1.家長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孩子的監護人,一定要自律,有自控能力,能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孩子執著手機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上,首先必須反省本身! 君不見,有的家長閑暇時,總有意無意地掏出手機刷視頻;有的也不知為啥,總目不轉睛盯著屏幕看;有的連吃飯或與人說話時,還不忘留意他的手機;······ 倘若家長如此“機不釋手”癡迷網絡,相當于在孩子面前立了“標桿”,又如何管教您孩子呢?靠家長權威施壓,可孩子心里肯定不服,治標不治本,極易再“復發”。 最好的教育是身教、是熏陶、是“潤物無聲”。您真想孩子愛上讀書,不致沉迷網絡,請您暫放下手機,至少在孩子面前先“忍忍”!俯身去陪伴孩子:一起溝通思想,一起閱讀交流,一起運動健身,······ 2.限制上網時間 完全禁止孩子上網也不對,畢竟我們處于網絡時代,再也無法退回過去!為不至于沉迷網絡,被網所役,“上癮”成“網奴”,控制其上網時間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比如與孩子約定每天給予“1小時”的上網時間,用不完可結余下來或獎勵;違約超時,則會受到“懲處”。家長也可設置控制時間,到時網絡自行關閉。 對孩子上網的管控,宜從幼小時抓起。別以為幼小不介意、隨他玩,網游一旦“上癮”,以后很難戒掉。 3.充實假期生活 為使孩子不致沉迷網絡,充實假期生活很有必要,即假期須讓孩子有事可做。除了完成適量作業、除了與小伙伴玩耍,下面這些舉措可供參考。 假期里,讓孩子學做家務活,如掃地、洗碗,學做飯、學烹飪,整理舊書、清理廢品等。 假期里,父母帶孩子外出去旅游,見識外面的世界;有條件的話,可去參加某些社會實踐活動。 假期里,指導孩子閱讀指定書目,分享心得體會、撰寫讀書筆記。 假期里,有意教孩子學某項生活技能或運動技能,如學會某種炒菜,學會打乒乓等。 假期里,不妨鼓勵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 #.每天有所側重 上面所列舉或過籠統,落到每天,如何實施?應視具體情況而論,或有所側重。總之每天得有新的內容、要求與安排,力爭在網絡之外孩子過的充實,得些許收獲、能稍有長進。 比如明天去參加親戚家的宴會,那時,孩子難免會受網絡的誘惑,見有大人或有孩子看手機,如何避開又不遷怒于他人,考驗家長的智慧與孩子的意志力! 不妨轉換個方式,讓孩子與熟悉的長輩聊天,從中學習與人交往溝通。
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也都是家庭的希望,還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作為家長一定要用心用情去培育,舍得花金錢投資,更舍得下功夫投入!盡力造就孩子成人成才,決不能做網絡時代的“犧牲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