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 同學小張,日常分享AI知識和實戰案例 · 歡迎 點贊 + 關注 ??,持續學習,持續干貨輸出。 · +v: jasper_8017 一起交流??,一起進步??,更有專業資料領??!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化工具逐步覆蓋數字交互全場景。BrowserUse(瀏覽器自動化)、ComputerUse(桌面自動化)、DroidRun(移動端自動化)構成 AI Agent 在Web、PC、移動端的操作閉環。 本文基于公開技術資料,客觀解析三者的功能特性與技術價值。
1. BrowserUse:瀏覽器自動化標桿代碼開源: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1.1 功能定位作為早期AI自動化代表,BrowserUse專注于瀏覽器環境操作,支持網頁數據抓取、表單填寫等任務。其核心能力包括: - · 網頁元素解析:通過DOM結構分析與基礎視覺識別定位交互對象
- · 基礎任務編排:實現點擊、滾動、輸入等標準化操作
- · 跨平臺兼容:支持Chrome、Firefox等主流瀏覽器
1.2 技術局限1.3 使用方法pip install browser-use # 安裝
playwright install chromium # 安裝依賴
from langchain_openai import ChatOpenAI from browser_use import Agent # 使用browser_use import asyncio from dotenv import load_dotenv load_dotenv()
async def main(): agent = Agent( task="Compare the price of gpt-4o and DeepSeek-V3", llm=ChatOpenAI(model="gpt-4o"), ) await agent.run()
asyncio.run(main())
OPENAI_API_KEY= # 在.env文件中配置你的API KEY ANTHROPIC_API_KEY= AZURE_ENDPOINT= AZURE_OPENAI_API_KEY= GEMINI_API_KEY= DEEPSEEK_API_KEY=
2. ComputerUse:桌面操作自動化突破代碼開源:https://github.com/anthropics/anthropic-quickstarts/tree/main/computer-use-demo
 2.1 功能創新作為BrowserUse的進化形態,ComputerUse將自動化拓展至操作系統層面: - · 圖形界面操作:支持桌面應用、文件系統的自動化管理
2.2 技術瓶頸- · 操作精度依賴屏幕坐標定位,適配不同分辨率設備困難
具體介紹可看這篇文章:會自己用電腦的AI來了?大模型邁出全新人機交互范式的第一步
3. DroidRun:移動自動化新范式 3.1 架構設計作為首個打通LLM與Android系統的框架,DroidRun采用混合驅動模式: (1)雙模感知系統: (2)操作執行層: - · 通過Android Accessibility Service實現精準點擊
3.2 核心功能(1)智能任務恢復: (2)跨應用協作: - · 實現App間數據傳遞(如相冊→社交軟件圖片發送)
(3)設備擴展能力: 3.3 技術突破點(1)操作精度提升: (2)動態環境適應: - · 支持Material Design、iOS風格等UI框架
(3)安全機制:
4. 工具鏈對比分析4.1 能力邊界對比4.2 技術演進路徑- · BrowserUse:開創AI自動化先河,驗證基礎技術可行性
- · ComputerUse:拓展至操作系統層面,完善桌面端能力
- · DroidRun:攻克移動端碎片化難題,建立跨設備管理體系
總結BrowserUse、ComputerUse、DroidRun的迭代過程,體現著AI操作能力從單一環境向復雜系統的進化。 當前技術突破集中在DroidRun的移動端自動化實現,其雙模感知架構與動態適應機制為行業樹立新標桿。 其余Android上AI自動化技術比如騰訊的AppAgent開源項目、MetaGPT的 Android助手,其實也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大模型在移動端自動化方面的能力。具體可看: - · https://github.com/mnotgod96/AppAgent
- · https://blog.csdn.net/Attitude93/article/details/142363260?spm=1011.2415.3001.5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