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庚(生卒年不詳),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宋末元初天臺(今浙江天臺)人。工詩,與林景熙、仇遠等有交往。其詩風致清遠,用意推敲,著有《月屋漫稿》。其絕句代表作有:《一春》、《暮春》、《秋色》、《梅菊》、《畫筍》、《對菊》、《江村》、《田家》、《即事》、《書館即事》、《夏日陪王君玉汎舟鑒湖》、《秋吟二首》、《秋吟六首》等。“花心醉日蝶先覺,柳眼窺春鶯未知”、“柳綿飄白東風老,一樹斜陽叫子規”、“一番雨過天容碧,盡是西風染得成”、“菊清獨占風霜骨,梅白偏宜雪月天”、“清高不肯埋塵土,根本雖無有節存”、“黃菊雖黃偏耐久,西風雅淡似東風”、“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田園空闊無桃李,一段春光屬菜花”、“盡道東風花柳好,誰知生意在桑麻”、“暮雨初收新水滿,藕花香雜稻花香”、“一棹湖心天不暑,萬荷風里滿身香”、“炊煙起處江村晚,一片斜陽萬點鴉”、“水落漁磯風露曉,殘荷數點冷擎秋”等名句傳頌至今。 柳 腰舞東風未肯休,西風吹葉翠眉愁。 誰知此是多情樹,最愛春光最怕秋。
隨風粉翅太輕狂,夜宿花房春夢香。 栩栩不知身是夢,又將魂夢化蒙莊。
紫燕評春語畫梁,黃鸝攙曉囀垂楊。 博山煙冷書窗靜,風飐瓶花點硯香。
花心醉日蝶先覺,柳眼窺春鶯未知。 景物繁華易凋謝,一春消得幾番詩。
新綠園林雨過時,黃鸝無語恨春歸。 楊花怕逐東風去,搭住闌干不肯飛。
客思重重山色外,詩愁點點雨聲中。 著人料峭東風急,墻角桃花未肯紅。
春寒料峭透窗紗,睡起晴蜂恰報衙。 怪得曉來風力勁,滿階香雪落梨花。
銅匜艾納翠氤氳,六六屏山酒半醺。 夢入中州看秦畫,春風吹亂玉梨云。
屏山夢斷整云鬟,金鴨吹香火未殘。 背倚闌干聽燕語,一簾風雨卷春寒。
老來無復事狂游,倚杖看花動客愁。 病骨怯寒春不管,柳棉風里木棉裘。
柳老黃鸝遷別樹,花殘粉蝶繞空林。 道人不管春光去,看了紅芳看綠陰。 暮春 園林芳事已闌珊,開盡荼蘼亦懶看。 深院日長眠聽雨,重重簾影隔春寒。
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唯有落花知。 柳綿飄白東風老,一樹斜陽叫子規。
東皇別我太匆匆,急景相催鬢已翁。 杜宇一聲花結局,人生消得幾春風。
園林芳事已闌珊,梅未生仁筍未竿。 堤上柳綿風脫盡,綠陰應在雨中寒。
豆雨初晴浣溽埃,報涼梧葉墮階苔。 一聲新雁南樓外,早送西風信息來。
虹影界開微慘淡,雁痕點破更凄清。 一番雨過天容碧,盡是西風染得成。
庭外梧桐葉葉風,樓頭過雁砌邊蛩。 隔窗砧杵敲殘月,喚起鄉愁歸興濃。
庭前梧葉雨晴后,江上荻花風起時。 涼透書窗人未覺,葛衣竹簟已先知。
梧葉翻風敲老樹,蛩聲帶月泣寒莎。 只消些少閑風月,便覺客窗秋意多。
雨過郊墟涼意新,凝云駁盡十分晴。 隔江一抹斜陽影,怪向蓼花紅處明。
漠漠寒煙暗蓼汀,江涵雁影不分明。 一天暝色迷清晝,云閣西風雨未成。
西風吟露冷銀塘,菰葉蕭疏柳葉黃。 秋水不知時色老,藕花猶學少年妝。
竹邊籬外樹封苔,兩蕊三花帶雪開。 蜂蝶只貪桃杏艷,嫌花冷淡不飛來。
菊清獨占風霜骨,梅白偏宜雪月天。 晉宋后來愛花者,豈無靖節與逋仙。
一幅幽花倚客窗,離騷讀罷意凄涼。 筆頭喚醒靈均夢,猶憶當時楚畹香。
花半睡時分蝶夢,柳三眠處足鶯聲。 誰知花柳無情物,添個蝶鶯便有情。
陽關一曲灞橋春,垂綠陰中別恨新。 漫折青絲千萬縷,多應絆不住行人。
臉暈輕紅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時。 杜鵑叫落花梢月,獨倚東風睡不知。
錦籜斑斑帶露痕,毫端寫出此君孫。 清高不肯埋塵土,根本雖無有節存。
池塘一段榮枯事,都被沙鷗冷眼看。
翠葉離披傍竹林,幾年雨露受恩深。 綠章封事今無用,空對西風抱赤心。
壓叢秋色萬黃英,多少金風染得成。 籬下年來無靖節,寒香不似晉時清。
槿菊叢叢繞水涯,深紅淺紫映山家。 平生不識春風面,籬落秋深各自花。
菊似靈均帶楚愁,餐英人去思悠悠。 西風籬落甘清苦,不愛春光只愛秋。
春花能得幾時紅,萬樹繁華轉眼空。 黃菊雖黃偏耐久,西風雅淡似東風。
山園獨立對秋光,一袖西風兩屐霜。 笑倚東籬問寒菊,自淵明后幾番香。
瓶花紅淡浸寒泉,容易凋零亦可憐。 堪恨本根不知處,卻將顏色為人妍。
梁間兩處燕成窠,來往銜泥帶落花。 比翼并頭休巧語,相依總在別人家。
江上支筇眼界寬,夕陽影里水云寒。 憑誰說與閒鷗鷺,借我漁磯把釣竿。
極目江天一望賒,寒煙漠漠日西斜。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寒生雁背天將雪,冷入魚腮水欲冰。 釣艇歸來江路暝,舟人分火點漁燈。
浮云開合晚風輕,白鳥飛邊落照明。 一曲彩虹橫界斷,南山雷雨北山晴。 山中 萬壑松聲撼翠微,夜寒風露濕人衣。 山翁踏月巡幽徑,竹里籠開鶴未歸。
小小荊扉傍水開,竹橋分路入蒼苔。 呼童掃去階前葉,恐有詩人踏月來。
流水小橋江路景,疏籬矮屋野人家。 田園空闊無桃李,一段春光屬菜花。
風飐青簾掛杏村,田家新釀甕頭春。 今年米貴無錢糴,買醉銜杯能幾人。
春風客路草萋萋,小駐征鞍日又西。 回首前山云樹暗,竹雞聲里鷓鴣啼。
落盡荼蘼燕未歸,小園寂寂掩柴扉。 吟邊正苦無詩料,風遞楊花撲客衣。
一曲猗蘭按玉徽,高山流水少人知。 紛紛耳聽非心聽,安得人間有子期。
老來已覺此身閑,近日唐詩亦懶看。 半榻白云眠聽雨,一窗簾影隔春寒。
雨過山頭云氣濕,潮生渡口岸痕深。 一聲短笛斜陽外,知有漁舟泊柳陰。
一池清浸藕花月,午夜涼生菰葉風。 風月無邊詩興動,品題收拾錦囊中。
香篆煙銷夜已闌,硯池冰結漏聲寒。 梅花懸影書窗上,應待詩人帶月看。
籬落西風野老家,閑看景物感年華。 柳衰荷敗芙蓉死,交割秋光與菊花。
化形腐草暗生光,數點隨風過野塘。 窗下久無人夜讀,此身不入照書囊。
書幌低垂風不來,蘭膏花暖夜深開。 剔殘猶有馀光在,一點丹心未肯灰。
功名夢斷身無用,閑補離騷學楚吟。
年年春暮客天涯,愁見東風飏柳花。 自嘆身如梁上燕,營巢長傍別人家。
滿階竹影掃斜陽,一枕秋風桂子香。 夢里不知身是客,覺來依舊在他鄉。
花露研朱朝點易,藥爐分火晝焚香。 道人不管世間事,自覺閑中日月長。
春晴無處不繁華,多少游人逐鈿車。 盡道東風花柳好,誰知生意在桑麻。
故鄉迢遞幾時還,目斷長江杳渺間。 一雁飛邊天萬里,白云多處是青山。
地多種竹堪容鶴,池不栽蓮恐礙魚。 小徑荒苔人不到,閉門閒學換鵝書。
淵明覺是新愁少,伯玉知非舊恨多。 畢竟是非皆一夢,百年夢醒事如何。
檐聲滴碎玉闌干,開盡梨花亦懶看。 燕子不歸人寂寞,深深宮殿鎖春寒。
銀燭燒殘聽漏聲,春寒詩思覺凄清。 一庭夜色無人管,分付梨花伴月明。
媚色津津散朵芳,道人裝束勝紅妝。 詩人若作桃花看,便覺西風不甚涼。
芙蓉一帶繞池塘,萬綠叢中簇艷妝。 錯認園林春富貴,不知葉底有風霜。
冰魂月魄水精神,翠袂凌波濕楚云。 雪后清閑誰是侶,汨羅江上伴湘君。
越女蘭舟泛綠漪,采蓮花露濕紅衣。 萬荷影里歌聲過,驚起鴛鴦貼水飛。
畫船無復沸笙歌,湖水年年自碧波。 回首蘇公堤上柳,綠陰不似舊時多。
可憐花片都零落,雨露雖多不是恩。
不受炎光玉萬竿,仙林便作晉林看。 此君長帶冰霜氣,醉臥綠陰詩夢寒。
石床彈月鶴聽琴,玉宇凝秋絕點塵。 萬里無云銀漢淡,一天風露濕星辰。
十分蟾影照人間,一片山河古影寒。 惆悵年年今夜月,人生能得幾回看。
新橙初試蟹螯肥,一曲清歌酒一卮。 料得故園秋正好,黃花應怪客歸遲。
花神巧學傳宮樣,不屬針工屬化工。 疑是瓊瑤初琢就,一團香雪滾春風。
巖桂花開風露天,一枝折向枕屏邊。 清香重透詩人骨,半榻眠秋夢亦仙。
乳燕銜泥春晝長,枕書無夢到高唐。 桃花紅雨梨花雪,相逐東風過粉墻。
滿眼西風憶故廬,親朋音問久相疏。 年年江上無情雁,只帶秋來不帶書。
煙拖野色入書窗,一畈平田隔草塘。 暮雨初收新水滿,藕花香雜稻花香。
檐前數點弄晴光,浥露庭花枕簟香。 池草夢回詩思杳,吟窗分得一邊涼。
客舟系纜柳陰傍,湖影侵篷夜氣涼。 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十二峰前富貴家,亂離不復舊繁華。 亭臺寂寂無人到,流水東風自落花。
江村暝色漸凄迷,數點殘鴉雜雁飛。 雁宿蘆花鴉宿樹,各分一半夕陽歸。
水云盡處列奇峰,螺髻參差杳靄中。 江岸維舟看不了,煙嵐分碧入疏篷。
清碧金英玉露漙,姮娥深夜不禁寒。 桂花香里人敲句,倚遍高樓十二闌。
淇澳分清入素紈,一梢瀟灑勝千竿。 此君不受人間暑,葉葉生風夏亦寒。
蜀質何人為寫生,金杯翠袖捧朝陽。 花前露重宮題濕,猶帶南薰殿里香。
日火燒空海欲乾,蓮宮深處晝生寒。 佛家一片清涼景,借與詩人盡日看。
廣寒世界仙家種,金粟如來佛國花。 多謝高人分惠我,一枝和月到山家。
波光萬頃接天光,畫舫歸來載夕陽。 一棹湖心天不暑,萬荷風里滿身香。
東風庭院夕陽天,恨綠愁紅又一年。 春自要歸花自落,莫將芳事怨啼鵑。 其二 一鳥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濛濛。 十分花鳥東風恨,半在詩中半酒中。
曉徑支筇步屧遲,西風吹露濕秋衣。 舉頭凝望青山外,萬里江天一雁飛。 其二 略彴當門石徑斜,槿籬深護野人家。 炊煙起處江村晚,一片斜陽萬點鴉。
其三 一枝寒玉倚橫塘,和雪攀來袖亦香。 插向膽瓶籠紙帳,長教夢繞月昏黃。 其四 南枝開遍北枝開,祗恐飛香落砌苔。 踏雪詩人應癖好,杖藜日日為詩來。
柳嫌暮雨鶯聲澀,花怯東風蝶夢寒。 偶憶故園春色好,他鄉花柳帶愁看。 其三 天外斜陽猶在樹,林間宿鳥已歸巢。 黃昏莫把柴門掩,恐有詩人帶月敲。 其五 新綠園林微雨后,落紅庭院夕陽時。 一聲杜宇催春去,貪睡棠妃未必知。
蘆花零落點汀洲,白鷺飛邊泊小舟。 水落漁磯風露曉,殘荷數點冷擎秋。 其三 秋高風急雁來初,久客松江豈為鱸。 好夢不成人睡覺,半窗殘月夜燈孤。 其四 淪落天涯已白頭,西風吹帽冷颼颼。 悲秋未了悲身世,一樣情懷兩樣愁。 其六 滿眼秋光動客情,小園閑步杖藜輕。 黃花憔悴應思晉,才遇淵明香便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