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東征蘇南系列第四篇,前三篇鏈接如下: 前言:前述太平軍東征過程,主要圍繞丹陽—常州—無錫—蘇州這條主軸來描述。太平天國要控制蘇南,周邊城市也必須拿下。為敘述方便,按南北方位,將主軸兩邊城市分為南線與北線。 北線包括江陰、楊厙、福山、常熟;南線包括金壇、宜興、吳江、平望、嘉興。本篇內容就是北線與南線的城市征伐過程。 東征還有兩場重要戰役,清軍反攻嘉興與上海之戰留待下一期再述。 本期內容還包括李秀成根據地蘇福省的建立,以及洪秀全如何將蘇福開疆包裝成天父天兄神跡,披上太平天國特色宗教外衣,連文獻中甚少出現的洪秀全母親也驚動到。 北線江陰到常熟 看地圖可知,北線城市挨長江邊上,又是入海口位置,江面寬闊。對于缺乏水師的太平天國來說,攻占這些城市最大意義在于切斷清軍從江北調援軍的路線,并不能擴展到江北,重要度不如南線與上海。江陰先得后失復得,常熟拖到當年9月份才攻下都是這個原因。 攻占常州后,李秀成即分遣一軍攻江陰,1860年6月2日得城,與奪取蘇州為同一天。 據江南河道總督庚長奏報,有大量江南紳富因此未能北逃,也阻擋北邊清援軍南渡。 占領江陰的太平軍,沒有乘勝攻向具戰略意義的江邊重鎮福山、楊厙(又名楊舍、沙洲,今蘇州代管張家港市)與常熟縣城,估計是兵力不足,又沒有水軍支持。 盤據在常熟的江南團練大臣龐鐘璐馬上策劃重奪江陰。6月8日,龐鐘璐以江陰筑塘團練首領王元昌、常熟知縣周沐潤打前鋒,再以前文提到過的徐佩瑗為后衛,一舉攻下江陰,吹牛報“殺斃賊目一名,殲賊七百余人” 。 清軍在蘇南輸得焦頭爛額,一再失地,忽然有個“克復”縣城的好消息,咸豐一下子就興奮起來,黃元昌獲都司銜,賞戴藍翎,周沐潤升為知府。 一伙團練就拿下江陰,可見守城太平軍戰斗力甚弱,最有可能是攻下城池不久后就被抽走,讓龐鐘璐撿了個便宜。 接下來龐鐘璐就要面對硬茬,7月4日,大股太平軍從常州出發殺向江陰,為首者是定南主將黃文金。 黃文金號黃老虎,作戰勇猛,當時隸屬陳玉成麾下,他所接的任務,是清空北線。 清廷在江陰只有一名署理知縣,另外還有一些團練,面對黃文金大軍馬上崩潰,江陰被太平軍重奪。 黃文金隨后向東進軍,龐鐘璐團練紛紛瓦解,8月21日攻占楊厙,隨即揮師常熟。 龐鐘璐孤守常熟已經三個月,后路上海正被李秀成圍攻,糧路不通,他上奏哭訴糧食告罄,居民全部搬走,根本沒法守。 9月16日,黃文金率太平軍猛撲常熟縣城,龐鐘璐奏稱人數有“數萬”。常熟地形奇特“城垣環山,外高于內”,太平軍從山腰攀入城內,當天破城,龐鐘璐逃到崇明。 兩天后,常熟太平軍撲向福山鎮,守鎮總兵葉萬清兵敗被殺,這個長江南岸重要渡口被太平軍占領。黃文金隨后派軍攻太倉,留待上海戰役再述。 ![]() 太平軍東征蘇南路線圖(可點擊放大),出自郭毅生主編《太平天國歷史地圖集》 南線金壇、丹陽攻防戰 南線方面,因為連接天京、浙江與皖南,太平軍對此地相對重視,投入部隊也較多。 句容、丹陽先后被太平軍拿下后,金壇就成為天京-蘇南交通線上不多仍被清軍控制的據點。守將有總兵蕭知音,參將艾得勝、周天孚等,是太平軍從廣德、建平北上破圍時,和春專門調至此地的,兵力約數千人。 5月21日, 李世賢部將盛明義率軍圍攻金壇,估計兵力不足,采取包圍,這一圍就是幾個月。 蕭知音向外求救兵,金壇周邊各城均被太平軍攻下,最近的清軍據點在鎮江,守將馮子材在收到求救信后,愿意赴援。 馮子材為何在鎮江?張國樑從鎮江去丹陽之前,專門留下馮率軍守城。日后證明這個選擇相當正確,馮子材堅守鎮江4年多,打退太平天國多次進攻,成為曾國藩圍攻天京計劃中的其中一路。 東征期間,太平軍也多次攻打鎮江與揚州,過程留待后文再述。 馮子材8月底打退太平軍一輪進攻,即從鎮江率一萬多人出兵,卻不能直接到金壇,必須經過丹陽。 丹陽是連接天京與蘇南的重要節點,太平軍不單駐重兵,還修筑堅固城防體系。 8月28日,馮子材軍兵臨丹陽開始攻城。守軍從城上開槍炮還擊“子如雨注”,并從城內出馬步軍包抄馮子材后路。當天激戰到黃昏,各自收兵。 29日凌晨五更時分,馮子材再出兵,忽然收到哨探消息,從常州調遣過來的太平軍援軍已經逼近。 馮子材安排部分兵力阻援,部分兵力繼續攻城。援軍攻勢甚猛,戰況膠著,馮安排一軍抄后,再親率親兵斜抄殺入援軍陣中,援軍遭多路夾擊戰敗,退入丹陽城內。 當天戰斗馮子材上報殺死長發與短發太平軍共計近200人,自己損失估計也不少,第二天除派一隊人攻打西門作為疑兵外,沒有攻城,都在休整。 8月31日,馮子材督軍發動最猛烈攻勢,在城下親自率隊,清軍豎起云梯爬城。 太平軍堅守城池,開槍炮還擊。馮子材奏報“城上連環槍炮子如雨密,并開處炮臺,橫開大炮,群子飛騰,向我隊中轟擊,我軍受傷甚多,勢難攻入。” 看描述太平軍在丹陽城頭設立突出城墻的炮臺,橫擊架在城頭的清軍云梯,工事十分嚴密,清軍損失慘重,無法登城。 馮子材打算從鎮江再調兵增援,卻在9月1日收到金壇已經被太平軍攻破的消息,再攻丹陽已無意義,率軍撤回鎮江。 金壇又是如何被太平軍奪下?圍攻金壇的太平軍拖那么長時間,是要在城內尋找內應。 城中有位守備(正五品武官)馬得勝,與一名從九品的低級武官馬云臺暗中與太平軍接觸,約為內應,被蕭知音查出,馬云臺被殺,馬得勝逃跑進入太平軍營中,所帶“川奮勇”仍在城中,蕭知音并沒有對這些人加強防范。 9月1日太平軍猛攻金壇,“川奮勇”腰纏白布為號,在城頭上系拉太平軍上城,進入城內四處放火喊殺。艾得勝、周天孚被包圍殺死。蕭知音身受重傷,殺出重圍向鎮江逃去,金壇被太平軍占領。 ![]() 正在縋城而上的太平軍,電視劇《太平天國》劇照截圖 南線宜興到嘉興 南線另外幾個城市,都在太湖邊上,西岸連接皖南的宜興,東岸連接浙江的吳江、平望、嘉興,都是必爭之地。 6月1日,參與常州之役后的楊輔清率軍南下,第二天就攻占宜興。繼續向南,6月7日占浙江長興,9日在湖州附近擊敗前述從曾國藩處派出支援杭州的蕭翰慶部,蕭翰慶戰死。 蕭翰慶與韋志俊一起支援杭州,中途杭州被李秀成攻破,曾國藩調兩人回師,張芾扣住不放。后放歸韋志俊,韋遂參與安慶戰役。蕭翰慶聽令張芾東援,直到戰死。 楊輔清沒有再在蘇南或者浙江停留,一路南下回歸自己地盤皖南,發動寧國戰役,此后發展與東征主題無關,有機會再述。 視線回歸李秀成,攻下蘇州后,東征主要目標還有兩個—杭州與上海,太平軍在休整后繼續開始進攻,兵分兩路,一路由后軍主將陳坤書與陳炳文率領,攻向吳江、平望;一路以陸順德為將,攻向昆山、太倉。 太平軍攻占蘇州,嚴重威脅杭州安全,瑞昌急派兵扼守“由蘇入浙第一重門戶”的大運河重鎮平望(今屬蘇州市吳江區)。 清軍接連慘敗,士氣不振,都不想守要地。從張芾處增援的湖北提督江長貴6月2日到達吳江縣,借口兵力單薄折回杭州。那位在無錫被打慘的總兵劉季三,瑞昌本來希望他增援平望,劉回復剩下數百人,必須回杭休整。瑞昌只能派出200多只炮船與曾秉忠部長龍船增強平望水路防御,請求江長貴回師吳江,并且要求蕭翰慶率2000人前往平望——蕭翰慶正是在去平望路上被楊輔清圍殲,這樣一來,平望根本沒多少兵力防守。 陳坤書一路軍有兩萬多人,于6月13日占領吳江,后與江長貴及清軍炮船激戰一晝夜,太平軍三路進軍平望,直到15日凌晨“官兵子藥不繼”清軍潰退,江長貴身受槍傷,向嘉興退去。 清軍退到嘉興時,發現已經被太平軍攻占,江長貴只得逃到杭州。 陳坤書、陳炳文占領嘉興后,休整軍隊準備進攻杭州。 陸順德一路軍,則于6月15日克昆山,17日占太倉州州城鎮洋縣,22日奪嘉定,作為太平軍發動上海之役的前哨先鋒。 ![]() 蘇福省行政區劃圖(可點擊放大),出自郭毅生主編《太平天國歷史地圖集》 蘇福建省 北南兩線作戰經歷暫時交待至此,進入太平天國蘇南建政部分。 占領蘇州后,李秀成一直留蘇處理各項事務,除平定周邊團練外,最重要一項,是為太平天國建立一個新省級行政區,即蘇福省。 蘇福省轄區主要就是剛剛控制的蘇南地區,分為常州郡、蘇州郡、太玱郡、松江郡,縣二十六。 太平天國能管理的主要是常州郡、蘇州郡全境、太玱郡大半,松江郡因為與清軍反復爭奪,基本上無一地能有效控制。 蘇福省建省日期并沒有明確資料,現存一份幼天王洪天貴福發與李秀成的詔旨,提到“飛遞蘇省交與忠王”“富庶之區首蘇福”,日期是天歷六月十九日,1860年7月29日,可見蘇福省在這天之前就已經建立。 按照太平天國避諱制度,“福”字避幼天王洪天貴福諱,“幼主名洪天貴福,見福加點錦添花”“福代用衣旁,或用復、複、馥等字,或意近似者代以恩寵等好字義。”現存資料除少數寫成“蘇馥省”,大部分沒避諱,可見這個制度并沒有嚴格執行。 太平天國東征期間繳獲大量清廷銀兩物資,如丹陽有十萬兩餉銀,常州有五六十萬兩銀、還有大量糧米與火藥,那么蘇州有多少? 時任張芾幕僚的邵亭豫曾經記述:常州存餉銀五十萬,蘇州存餉銀三百萬,俱為盜糧。 蘇州有數百萬兩銀積貯并不夸張,蘇南原本富裕,更靠近當時收入最豐厚的上海海關。“蘇(蘇州)、松(松江)、常(常州)、鎮(鎮江)、太(太倉)之錢糧甲于天下”“其在江海關稅、滬局厘捐每月計籌二十余萬兩。”上海海關收入并未受太平天國戰亂影響,仍源源供應蘇南與大清朝——這也是太平天國一定要攻向上海,清廷一定要死守上海的原因。 李秀成將大量在蘇南繳獲的物資送到天京充實國庫,洪秀全自然十分欣喜,以幼主名義下詔: 奉天爺、天爹暨爹命,朕詔秀叔知之: 爺生秀叔扶朕躬,開疆裕國建奇功。叔善感化洋人順,又善籌謀庫帑充。富庶之區首蘇福,陪輔京都軍用豐。叔籌交庫首顧國,功尚加功忠更忠。 朕覽恩叔等本奏,據稱秀叔由杭州七甕橋、常郡、蘇省疊解銀洋歸庫,又繳庫金珠、參茸、燕窩、珊瑚、玉筆各珍。朕思秀叔勞心征剿,克復天爺、天爹暨爹及朕版圖,并念及京庫欠豐,籌辦解運,以充國用,雖各項銀物俱是天爺所賜,亦由秀叔誅絕妖氛,開疆拓土之力,實堪嘉尚。叔見詔格外歡心,妥酌鎮撫,宜善籌裕課長策,永遠裕爺爹爹朕京需萬萬年也。欽此。 前文說過天王詔旨稱各位王是“胞”,幼天王則稱“叔”,“秀叔”指李秀成,“恩叔”則是蒙得恩。這份嘉獎李秀成的詔旨,也是現存最早以幼天王名義發出的詔旨。 這份詔旨還要求“忠王跪迎恭讀張掛遵行,”等于對李秀成進行公開的熱烈稱頌與嘉許。 ![]() 蘇州玄妙觀彌羅寶閣老照片,約拍于1910年前后。此閣極高大,“城中壯觀第一”,太平軍于閣頂再起兩層瞭望臺,稱“望妖臺”,觀察清軍動向 蘇福省建省后,遂成為李秀成分地,按洪仁玕自述說法: 遂致安省不能保,而北岸陸續失陷;予因眾軍將機錯用,日夜憂憤,致被革。皆由章王林紹璋內外陰結而務財用,私議蘇杭歸忠王(按:以上五字被勾去,但可看出),各守疆土,招兵固寵,不肯將國庫以固根本。 洪仁玕認為李秀成得到蘇福省地盤,是朝內盟友林紹璋幫助游說,他或者表達過反對,但“五字勾去”,表明此“反對”并不堅定,有遲疑或者保留。以陳玉成坐鎮皖北計,李秀成將新收土地為自己分地,洪秀全都沒有異議,詔書中“妥酌鎮撫”即可證明。 既然是根據地,李秀成遂以蘇州拙政園為基礎,再向東、西擴展建忠王府: 忠逆首以復園吳宅東拓于潘,西拓于汪,兼而并之,建偽王府。規模僭越。于是自(東)北街迤西至桃花塢,凡偽府四、五處。 據說李秀成在忠王府時,喜歡在后花園見山樓辦公,此樓依山臨水,樓上樓下互不相通,比較安全。公務之余,放眼窗外,可遠眺西部群山,近觀則園中景色盡收眼底。 忠王府營建多年,因戰爭影響,到李鴻章攻下蘇州時仍未完工。 作為分地,李秀成在意蘇福省民生,以蘇州為例,在城中設立七個鄉官局,委任當地人為鄉官管理老百姓。工作范圍包括清查戶口;設立收尸局;給居民發口糧;整頓城內治安。并在被馬德昭一把火燒毀的閶門外設立買賣街,令到商業重新繁榮。 11月2日,即李秀成率大軍從天京出發開始西征后幾天,洪秀全發出一份《天王諭蘇省及所屬郡縣四民詔》,應該是李秀成離京前向洪秀全爭取而來,內容主要是減輕蘇福省居民賦稅負擔: 朕覽秀胞本奏,歷述蘇省所屬郡縣新附四民,前經胡妖抽捐抽稅,竭盡爾等脂膏,厚斂重征,同天打斗。……朕又念前時天兵征剿,爾等四民畏懼天威,拋棄家產;今雖欣然就撫,各安農業。際此新天新地之期,未有余一余三之積,朕格外體恤民艱,于爾民應征錢漕正款,今(令)該地佐將酌減若干。爾庶民得薄一分賦稅,即寬出無限生機。其各體諒朕心,益堅信認,安居樂業,同頂爺哥朕幼綱常,同享真福于萬萬年也。 洪秀全將攻下蘇福省的功勞歸于李秀成“誅絕妖氛”,也考慮蘇福省民生負擔。但另一方面,他又把打下蘇州包裝成天父天兄神跡,宣稱是已死多年的東、西、南王顯靈,這也充分說明太平天國這個政權的宗教性質。 ![]() 《天王諭蘇省及所屬郡縣四民詔》原件,現存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東、西、南王打蘇州? 1860年10月22日,太平天國重心已經轉向西征,在大軍陸續出發時,洪秀全發出一道夢兆詔。 所謂夢兆詔,顧名思義,就是洪秀全本人或親人做某個夢,洪秀全認為是預兆,頒行詔書讓所有人得知。 現存提到夢兆的詔書總共三道,這一天所發的全名《天王收得城池地土夢兆詔》,共說了三個夢,其中第一個與蘇州有關: 爺哥朕幼坐天朝,天下太平天兆詔,老幼男婦見天兆,太兄預詔驗今叨。二月初七朕媽見,東西南王去誅妖,金龍殿前呼萬歲,去打蘇州實勤勞,于今蘇福即收復,陳三妹亦蒙天教。 …… 本年二月初七日晚三更,朕媽夢見東王西王南王三人在金龍(殿)呼萬歲,奏去打蘇州,又安朕媽曰:伯媽寬心,帶緊媳及女安福莫慌,我們去打蘇州,有哥作主,伯媽寬心。夢兆如此。 太平天國庚申十年二月初七是1860年3月17日,當時李秀成兵臨杭州,并在兩天后破城。據這份《夢兆詔》,洪秀全母親李四妹當天三更夢見已死多時的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三人稱去打蘇州,后來果然應驗收得土地。 順便一提,李四妹參與金田起義,軍中尊稱君王母,后到天京,進入天王府生活。洪天貴福自述提到“老天王的父親名叫洪鏡場,有個細亞媽在南京未出。”細亞媽當指李四妹。 洪秀全到10月底把這件“夢兆”公開,是因為他在10月22日五更天同樣做一個夢,夢到“天將天使奏朕收得城池地土,朕命他作多營盤,又大喊這天將曰:天下無棄土,普天大下通是爺哥朕土,通要收復取回。天將奏曰:遵旨。” 洪秀全將自己當天夢境與之前洪母夢境聯系到一起,洪母夢境將奪取蘇州看成是上天眷顧、天父天兄顯靈,派出三位已經“升天”的兄弟前去收復。自己夢境與母親之前所做夢內容類似,是又收得土地的吉兆,馬上大加宣揚,當成神跡宣傳。 這樣一來,李秀成派兵東征,一場一場仗打,一個一個城池拼,還有沒有意義? 這種情況還不是個例,據進入天京的外國傳教士記載,洪秀全將之前的解京圍與二破江南大營,同樣看成是天父天兄顯露神跡。如宣揚洪天貴福曾經夢見“在城北門上,看到附近揚子江岸上盤繞著兩條大蛇。他拔出劍,一下子砍死它們。”這自然是為了應驗后來的破圍。 洪母、洪秀全與洪天貴福是否真做了那些夢,其實不重要,洪秀全是要利用這些“夢兆”來顯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是得到天父天兄認可“朕睡緊都做得王,坐得江山,因上有爺哥出頭作主帶緊,下有子暨胞弟妹夫及眾天使扶緊……” 或者這正是太平天國運動最大的局限性。 ![]() 天王洪秀全身穿四十金袞團龍袍立像,原畫作者林宇騰,AI作者楊力 敘述得有點遠,回到東征戰場。 前述陳坤書、陳炳文攻下嘉興后,準備向杭州進軍,他們沒想到的是,一敗再敗的清軍,居然敢從杭州方向發動反攻!統軍者正是這個系列的老熟人張玉良! 面對張玉良猛烈攻勢,陳坤書、陳炳文不得不向李秀成求援,李秀成、李世賢兄弟親自率軍增援嘉興。 嘉興之戰不單令李秀成東征時間拖長,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同一時間進行的攻上海之役,“一月肅清回奏”已經不可能,急于西征的陳玉成與李秀成遂爆發矛盾。關于嘉興與上海戰役,英王與忠王的爭論,下一期再述。 參考資料: 《太平天國戰爭全史》第四卷 崔之清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版 《太平天國軍事史概述》下篇 酈純著 中華書局1982版 《太平天國史》羅爾綱著 《羅爾綱全集》第十卷 第十一卷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太平天國通史》中冊 茅家琦主編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太平天國全史》 簡又文著 香港猛進書屋1962年版 《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增訂版)》 夏春濤著 2012年8月版 《清實錄·清文宗實錄》 《欽定剿平粵匪方略》第25冊 中國民族圖書館整理 1985年版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第22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五) 中國史學會主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太平天國》第二冊、第三冊 羅爾綱、王慶成主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太平天國文書匯編》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 1979年8月版 《太平天國史料匯編》第十六冊 鳳凰出版社2018年版 《太平天國在蘇州》 董蔡時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太平天國地理志》 華強著 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太平天國史事日志》 郭廷以著 重慶商務印書館1946年版 《太平天國史事日志校補》 茅家琦校補 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太平天國歷史地圖集》 郭毅生主編 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版 《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 譚其驤主編 地圖出版社1996年重印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