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小區樓下散步時,鄰居張姐愁眉苦臉地跟我吐槽:“我家彬彬還有兩個月就上小學了,還是整天就知道跳起腳來玩,字不認識幾個,昨天讓他寫自己的名字,握筆的姿勢不正確不說,寫出來的字東倒西歪,一點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 ![]() 張姐的話,讓我想起去年開學時,朋友家孩子因為學習跟不上進度,每天早上就磨磨蹭蹭地不肯去學校,有時候連早餐也不吃,爸爸媽媽怎么苦口婆心地勸都沒有用,孩子媽媽只能偷偷地抹眼淚。 這些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恰恰說明面臨幼小銜接家庭的迷茫與無奈。 的確,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是以游戲、玩樂為主,而小學卻要以學習為主,孩子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知識難度的提升,更是面臨陌生環境、學習習慣、作息規律、社交規則的全面轉變,這個過渡就需要家長的好好配合與支持,讓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 但每年開學季,卻有大批孩子像彬彬這樣,因為識字量不夠、握筆姿勢正確、面對陌生環境的緊張與恐懼等問題,致使他們的學習跟不上課堂節奏。 究其原因,是因為太多知識點孩子在以往根本沒有接觸過,于是上了小學就很容易自信心受挫,從而產生自我懷疑。 而家長們則在 “經常陪孩子寫作業到深夜”“頻繁被老師請去學校” 的惡性循環中,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懷疑是不是自家孩子不夠聰明?懷疑是不是因為孩子沒上幼小銜接補習班而耽誤了學習? ![]() 其實,造成那些諸多問題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沒有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所引起的。 一位資深的小學班主任老師曾經對我說過:“幼小銜接做得好與不好,對孩子小學階段以至整個學業時期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寶爸寶媽們,若你家有即將“幼升小”的孩子,請無論如何要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讓孩子“打有準備的仗”,胸有成竹當學霸。 其實,真正的幼小銜接不是花大價錢報班,孩子畢竟年齡小,上那些補習班太累了,反而影響了他的學習興趣;也不是讓孩子提前學很多知識,而是幫助孩子做好能力準備、習慣培養和心理建設。 而這這套專為幼小銜接而設計的《幼小銜接天天練》,里面的內容是根據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的教材和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編寫的,分為:語言、拼音和數學等三本,內容由淺入深,整體排版是卡通彩色,就像活潑的繪本,不像費腦子的練習題,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 而且書中的題目特別靈活,以訓練思維能力為主,有讀、有寫、有描、有涂色、有連線、有畫圈、有打對號等等,有在括號里寫、有在橫線上寫、有在方框里寫,基本包括了常見的各種練習形式,讓孩子知道練習是怎么回事。 ![]() 每本大約是15套題,正反兩面,一天一練,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一個月就可以完成,為入學打好扎實的基礎,讓孩子輕輕松松邁過入學第一道坎。 ![]() 家有“幼升小”的爸媽們,請在下方鏈接下單把這套《幼小銜接天天練》抱回家,趁著暑假時期,讓孩子練就一身超越同齡小朋友的學習本領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