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中國,追求小眾是一件很大眾的事?!?/p> 這句話常用來調侃,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追求獨特時面臨的尷尬場面。 街邊隨處可見的“獨立”咖啡店,賣的是千篇一律的“稀有咖啡豆”。 自以為聽的都是“地下樂隊”、“小眾歌手”,結果發現朋友圈里一半人都在分享同一個歌單。 很多時候,越是渴望與眾不同,好像越容易一頭扎進“大眾”的圈子。 小眾的風潮,自然也席卷了茶圈。 在傳統喝法之外,每年夏天的冷泡茶,怎么不算從小眾走向大眾呢? 而當一種喝法變得不再小眾,人們便會樂此不疲地開始挖掘下一種新奇玩法。 不過今天,咱們先不聊這些。 讓我們返璞歸真,聊聊夏天里另一種扎實、低調的“小眾”姿態——煮茶。 《2》 說到這里,一定有不少茶友發出疑問。 夏天煮茶,坐在電陶爐前面,熱氣一直熏著,不熱嗎? 關于這一點,各位可別忘了,夏天沒人能離開空調。 有了空調,煮茶散發出的這點熱氣就不算什么,很快會被空調持續供應的冷氣下壓去。 長期待在空調房中,還有可能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正好煮點熱茶暖身。 茶葉在煮茶壺中沸騰,茶香也會隨著蒸汽彌漫到空氣中。 倦怠的午后,在工作室里煮上一壺老白茶,不過片刻,清郁的藥香便填滿了整個空間。 閉眼深吸一口,腦中的困倦也消了大半。 煮茶操作起來也不繁瑣,隨時都能煮。 煮出來滿滿一壺,在干燥的空調房內慢慢享用,滋潤身心同時,也省去了蓋碗反復沖泡的麻煩。 如果恰好有待客需求,煮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3》 在茶葉的選擇上,煮茶不如蓋碗沖泡那么靈活。 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各個品類中,首推老壽眉。 壽眉花香濃郁,滋味甜潤,寬大的葉張中蘊含著豐富的養分。 經過陳化后,茶葉風味更加成熟,香氣、滋味都會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藥香、陳香突出,老壽眉餅還有機會陳化出溫暖的棗香。 轉化后滋味更加醇厚飽滿,湯水稠潤,回甘生津之感強烈,令人欲罷不能。 另外,白茶素來有“一年茶啊,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贊,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具有一定的藥性。 夏天多喝些老白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長時間吹冷氣帶來的不適感。 說完老白茶,再來聊聊新白茶。 物質相對活躍的新白茶,并不適合煮著喝。 由于還未經過陳化,在沸水的持續刺激下,新白茶體內的咖啡堿、茶多酚等苦澀味物質會過快、過多地釋放到茶湯中,導致茶湯苦澀。 故而,新白茶還是更適合蓋碗沖泡。 煮老茶并不局限于壽眉,老銀針、老牡丹,也可以煮著喝。 只不過,這兩類茶更適合先泡后煮。 煮茶對較為稀缺的老銀針來說有些粗暴,先用蓋碗逐次沖泡,細細品味茶湯層次,茶味變淡后再煮,才能將老銀針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4》 除了茶葉的選擇外,要煮好一壺茶,下面這些細節也不能忽視。 首先,茶具變換,茶水比也要跟著改變。 用蓋碗泡茶,茶水比通常是1∶20,但用壺煮茶,茶水比固定1∶50。 蓋碗泡茶,茶水分離,茶葉與沸水接觸的時間不過短短幾秒,多投點茶,才不至于茶湯寡淡。 而用茶壺煮茶時,茶水無法分離,茶葉還要持續接受高溫的刺激,內質釋放迅速且充分,更容易煮出滋味濃郁的茶湯。 如果不減少投茶量,茶湯就會因為內質的過度釋放而變得苦澀難當。 其次,煮茶的時間不宜過長,茶湯沸騰后即可關火。 煮茶的便利性,使不少茶友都容易在時間上出現疏忽。 有些茶友投茶注水后,就當甩手掌柜忙別的去了,等十幾分鐘后再回來,茶湯早已經煮成深色,喝起來又濃又苦。 一般來說,茶葉在水中沸煮的時間不超過半分鐘,才能有效避免茶湯濃苦。 最后,還是提醒各位茶友,煮茶時最好不要額外添加輔料。 網傳的各種養生配方和新奇搭配,真正實踐起來,往往達不到預想中的效果,反而毀茶。 韻味悠長的老白茶,還是純飲滋味最好。 茶水比、沖泡時間,是無論用什么茶具、泡什么茶,都不能忽視的細節。 《5》 空調房中空氣不流通,待久了容易昏沉。 冷氣不斷吸入,鼻腔也難免有干澀感。 這種時候,就是煮茶壺的最佳登場時機了。 茶湯煮開后,茶香被溫熱的水汽托舉著迎面撲來,濕潤了鼻腔,也喚醒了頭腦。 可千萬記得及時關火,上次村姑陳煮2019年的高山一級春壽眉時,就因沉醉在它清郁清涼的藥香中,差點煮過了頭。 好在,最后煮出來的茶湯依舊醇厚甜美,來自山野的清新之氣也尤為可人。 正值盛夏,不如煮一壺老茶,提前躲在秋天的韻味中,避避暑。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