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步:將我設為星標 咨詢|求職面試、職業發展 專欄|應屆生求職 有求職面試、職業規劃及發展相關問題和困惑,歡迎添加個人微信,了解付費咨詢服務及專欄產品。 朋友說,她最近遇到一個事兒: 一個在老家的親戚打電話給她,說是自己上大二的孩子,暑假沒什么事兒,就想要跟同學一起去學車。 學車的費用先要交4000塊。 她親戚夫妻二人一直在外地的工地打工,這幾年找活做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的活,干了幾個月,還沒拿到工資。 所以沒能力支付這個學車的費用,就想要找朋友借。 對朋友來說,這個金額說多也不算太多,但她總覺得哪里不太對。 知道我平時做應屆生的職業規劃、求職輔導等,接觸的大學生比較多,就來問問我的意見。 ![]() 來自電視劇《平凡的榮耀》 既然來問我的意見,那我就非常簡單直白: 你的感覺是對的,這個錢不能借。 這倒不是大家常說的,在借錢上“救急不救窮”那一套; 也不是在育兒和教育上,大家經常說的“窮養”還是“富養”那一套; 而是從這個孩子以后長期的人生和職業發展來說,現在的幫,可能恰恰是害了他。 怎么說? ![]() 來自電視劇《萬物生靈》 第一,學車考駕照這件事,對于當前大學生將來就業來說,有多大幫助? 答案是: 基本為零。 你可以隨便去招聘網站和APP上搜一搜,看看: 招聘要求需要有駕照、或者有駕照者優先的崗位都是什么崗位? ![]() 我隨手這么一搜,結果很多人可能都猜到了: 對,就是司機。 那么問題來了: 大學讀完之后,親戚這孩子是準備去應聘司機嗎? 還是說,直接去跑網約車? 對了,還有補充一點哦,貨運司機一般工資不算太低,但你考個C照還沒有駕齡,也很難應聘上的。 對于家境相對沒有那么好的大學生來說,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或者考任何試、證書,都要用非常嚴格的標準,去判斷性價比的。 對就業幫助小、或者幫助沒那么明確的大筆消費,一律都是簡單粗暴的結論: 不學、不考、不花。 ![]() 來自電視劇《歡樂頌》 第二,對于大學生來說,真正有價值的課外活動,有且只有一個標準:賺錢回來而不是花錢出去。 花錢誰不會啊? 但畢業之后要走向獨立,甭管你是去找個班上,還是想要做個自由職業、甚至自己創業,需要的: 都是你的賺錢能力,或者是輔助別人賺錢的能力。 哪怕你去企業里應聘做采購,表面上看起來是花錢,還是花企業的錢。 但這錢花出去,是為了讓企業更好賺錢的。 更需要你先理解企業如何賺錢,才能把企業有限的預算,都花在刀刃上,能夠用最小采購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一名應屆畢業生,只要你能在簡歷上證明,在這之前,你有過賺到一定金額的錢回來的經歷,一定不缺就業機會。 它可以是小到自己去隔壁宿舍推銷零食,也可以是在大廠里參與一個重要項目。 富人家的孩子,幾乎懂事時,就完全明白這個道理: 巴菲特、比爾蓋茨、稻盛和夫……你去看他們自述的個人成長經歷,都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自己賺錢,雖然他們本身家庭根本不缺錢。 反而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沒人會告訴我們這一點: 我自己也是工作好多年才悟到的。 這么說起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第三,大學教育高中化的大環境下,大學里的每一個寒暑假都特別珍貴,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近兩年,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都已經超過1000萬。 畢業后家里蹲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很多對此有認知的學生和家長,從高考結束那一天起,就開啟了新的學業、就業規劃: 每一個學期的重點是什么、每一個寒暑假做什么,都提前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般來說,這樣的學生真到畢業時,無論選擇考公考研,又或者是就業,通常都會有比較充分的籌碼,能夠得償所愿。 如果渾渾噩噩、毫無規劃,想到什么就做點什么,等到畢業才開始想出路,跟別人就是至少4年的差距。 家庭本身還沒有助力,那畢業后的處境,想想就不容樂觀。 今日推薦 畢業即失業? 也沒那么悲觀,很多同學不知道: 每年暑假還有一個夏季招聘會,很多都是央國企崗位,在成為“往屆生”之前,抓緊最后一次上岸機會! 如果你想要找到一套全面又實用的求職指南,以下12年上市公司HR的閉門實戰干貨技巧,不可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