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老話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不同的時節有對應的飲食講究,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春天要吃艾草做成的青團,夏天就喝蓮子百合羹,秋天開始釀柿餅,冬天圍著銅鍋涮羊肉。 這是中國人順時而食的生活智慧,也是對時間的敬畏。 四季之間再仔細劃分,便能分出二十四節氣。 各個節氣要吃什么,其實也有一份“節氣食單”。 但今日的重點并不在此,咱們要聊的是喝茶。 冬紅夏綠的話題已經過時,如今茶圈百花齊放,喝茶,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節氣來喝。 一年中的各個時間段該喝什么茶,自有一番講究。 《2》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草長鶯飛,楊柳拂堤,生命在雨水的滋潤下慢慢蘇醒。 春季喝茶,重在調理脾胃,養肝祛濕,防一防春雨的濕氣。 立春,多喝茉莉花茶。 作為六大茶類以外,最出名的再加工茶,茉莉花茶香氣清雅,茶湯又香又潤,在初春時喝有利于驅散冬末的郁結,舒緩神經。 雨水,多喝老白茶。 這個時節乍暖還寒,容易著涼,多喝老白茶,暖腹驅寒的同時,也健脾胃。 驚蟄,多喝白毫銀針。 此時氣溫開始升高,容易產生燥氣,白毫銀針鮮爽如清泉,清燥降火。 春分,適合喝些白牡丹。 一道春分,晝夜等長,陰陽平衡,恰好白牡丹的香氣,也介于白毫銀針與壽眉之間,既有清鮮的毫香,又有馥郁的花香,潤而不寒。 清明,到了綠茶的主場。 這個時候,可以喝明前茶了,嫩芽鮮爽,茶多酚充足,清火明目,凈心寧神。 谷雨,多喝些新白茶。 氣溫開始明顯回升,難免煩悶,溫潤且營養豐富的新白茶,花香蜜韻顯著,舒緩情緒效果極佳。 《3》 夏天,暑濕交替,時而艷陽高照,時而陰雨連綿,“避暑”才是第一要義。 夏季喝茶,應以消暑甘潤為主,養心靜氣。 立夏,就喝西湖龍井。 此時蘭香初綻,翠色清新,一杯龍井下肚,鮮爽直通天靈,入夏不再煩躁。 小滿,茉莉花茶是上選。 稻谷盈滿時,暑氣漸起,正好用香氣高揚的茉莉花茶預防暑熱,提升食欲。 芒種,喝些陳年壽眉。 三年以上的老白茶,藥香、陳香顯著,茶性平和,富含黃酮類物質,既抗疲勞,又祛濕熱。 夏至,更適合喝生普。 陽氣旺盛的時節,適當喝些生普,微微的苦味帶著強烈的回甘,對抗暑氣極有效果。 小暑,喝清香型鐵觀音。 輕發酵的鐵觀音,蘭香清郁,消食解膩,在天氣炎熱時飲用,頗為舒暢。 大暑,多喝高山白茶。 一年中最熱的時節,要喝些自帶清涼感的茶。高山白茶茶氨酸含量倍增,鮮爽感穿透悶熱,口口生津,喝起來更舒服。 《4》 秋天,豐收之季,暑熱漸消,陰氣漸長,經歷過夏季的酷暑后,應當休養生息,為即將到來的嚴寒做準備。 秋季喝茶,重在滋陰潤燥,不溫不火。 立秋,多喝白牡丹。 不論是當年的白牡丹,還是隔年的白牡丹,都有著溫潤典雅的氣質,多喝一些,滋潤身心,預防秋老虎。 處暑,喝正山小種。 處暑,通“出暑”,暑熱將離,多喝香甜的桂圓湯正山小種,幫助血氣循環,迎接降溫。 白露,可以開始喝老白茶了。 天氣轉涼,清晨露水增多,醇厚甘甜的棗香該登場了,甜潤柔和的老白茶,輕松化解“白露燥”。 秋分,村姑陳愛喝金駿眉。 花果香蜜香交織,在微涼的天氣分外可人,香氣高揚,茶湯金黃,與秋韻相配。 寒露,喝巖茶水仙。 此時天氣逐漸寒涼,秋意深重,喝木質香濃郁的水仙,先一步邁入溫暖的深秋。 霜降,多喝肉桂。 辛銳的桂皮香氣,在這個有霜出現的時節,更能驅寒醒神,補溫補氣。 《5》 冬天,沉靜而荒蕪的季節,寒氣凜冽,氣氛沉悶,身體、心情,都是懶洋洋的。 冬季喝茶,重在補陽驅寒,喝一杯香潤溫暖的茶,幸福感滿滿。 立冬,喝正山煙小種。 作為是冬季的開始,萬物開始休眠,靜謐的自然氛圍,和煙小種的松煙香正配。 小雪,要多喝老白茶。 各地開始降溫降雪,多喝醇和溫潤的陳年老白茶,即使氣溫驟降也能保持身體溫暖。 大雪,喝熟普。 北方開始大范圍降雪,喝些發酵程度高的熟普,暖流疏通全身的同時,也能促進新陳代謝。 冬至,金駿眉必不可少。 白晝最短的日子,要補元氣,香氣高揚,滋味甜醇飽滿的金駿眉當為首選。 小寒,可以多喝巖茶。 天氣寒冷但未到極點時,多喝巖茶抗寒,渾身通透。 大寒,最適合煮老白茶的時節。 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煮上一壺老白茶,潤燥通肺,保持身體活力,為迎春做準備。 《6》 四時流轉,節氣更迭。 二十四節氣是自然呼吸的節律,更是老祖宗們總結下來的智慧。 而茶葉及大地精華于一身,二者相互對應,茶客也能在杯盞之間,加入這場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黃帝內經有言,人應順四時之氣。 我們的生活與自然緊密關聯,順應四時,根據節氣變化,多喝些適時應季的茶,一年四季都能身心舒暢。 當下正是暑氣旺盛之時,茶友們就多喝些高山白茶吧。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