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終是苦;放得下的,才是福。 過分執著的東西太多,痛苦的,始終是放不下的自己。 唯有不再執著,把握能把握的,放下該放下的,人生才會有輕松、快樂的那一天。 很多人抱怨自己過得不幸福,根源在于,他們沒有把“累贅包袱”給丟掉。 試想,每一天都垃圾圍城,那日子能好過嗎?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并不是年紀,而是主動丟掉這幾個包袱,輕裝前行。 一、跟不喜歡的人斷聯。 如果某些人與事兒,讓你感覺到不舒服,那就說明這些人與事兒,并不適合你。 跟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在一起,本質上,就是一場持續的折磨。 肯定有人會疑惑,如果身邊人都讓我不舒服,難道我要跟他們,都保持距離嗎? 人與人之間,肯定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比較好。 倘若過分靠近,除了互相傷害,貌似就沒有什么好結果了。 哪怕是跟喜歡的人在一起,也是如此。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于井水不犯河水,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還是要說,沒必要在乎所謂的人際關系。開心,那就在一起;不開心,那就分開。 就這么簡單。 二、 不在乎人言可畏。 身處于人情社會,每個人最在乎的,莫過于人言可畏。 什么是人言可畏?指的是,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評價、議論等等。 別人說一句話,就讓你感覺到忐忑不安,渾身不自在。 之所以你會感覺到渾身不自在,就是因為你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了自己。 別人認為你不是好人,難道你就不是好人了嗎? 別人認為你這里不好,那里不對,難道你就做錯了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別人認為如何,那是別人的事兒,跟你沒有一毛錢關系。既然如此,為什么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呢? 在乎,你就真的輸了。
三、不要有管閑事的心理。 人在江湖,最忌諱的,莫過于多管閑事。 這件事跟你沒有任何的關系,也沒有牽扯到你的利益,那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呢? 永遠都是“煩惱皆因強出頭”。 你管了別人的閑事,別人就會認為,你踐踏了他們的底線。 對于踐踏底線的人,沒有人會心慈手軟。你越是管太多,別人越把你當成敵人。 你看單位里邊的老好人,見到誰,都要去多管閑事,難道他們人緣很好嗎? 很遺憾,老好人的人緣,比小人的人緣還要差。因為他們經常讓別人難堪。 別人沒有求你幫忙,你就來多管閑事,你覺得,別人會對你有好態度嗎?沒有好態度,只有徒增仇怨。 四、不要承擔不屬于自己的責任。 人生的責任,是不是越多越好? 肯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好。 屬于你的責任,你去承擔了,自然是種善因,結善果。反之,不屬于你的責任,你還要去摻和,只會種惡因,結惡果。 對于不屬于自己的壓力、責任,我們要學會“去責任化”。 什么是去責任化呢?我只做跟我相關的事兒,而不做跟我不相關的事兒。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這個道理。 不要有任何“我要承擔更多責任”的執念。放下這些“自討苦吃”的執念,其實你會更幸福。 做人啊,就是如此,放下越多,人生越輕松。背負越多,痛苦自然就越多。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