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兒女的成長,父母是操碎了心。 尤其是兒女初入社會的這幾年,從單純的學生,轉型為一名勞動者,對生活、社交的經驗不足。 父母們,干著急是沒有用的,應該把自己的閱歷總結一番,避免兒女踩坑。
出門在外,年輕氣盛的人,把自己藏起來,就會減少很多的麻煩,也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從而更輕松地贏得未來。 01 窮不露相:不卑不亢。 我們有這樣一個習慣:只要口袋里沒錢,就覺得自己矮一截,就會情不自禁地自卑。 就像“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典故里的趙匡胤一樣,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佩劍,卻在賣瓜的老漢面前,抬不起頭。 在骨子里,我們都是怕窮的。人一窮,就干什么事情,戰戰兢兢;遇到誰,都點頭哈腰。 人社會上混,你越是軟骨頭,別人就越是欺負你。 誰都是,撿軟柿子捏。窮困的人,沒有地位的人,對人討好,表示自己愿意委屈地去干活,換取一點點工錢——這就露出了“軟柿子”的形象。 小時候我們學過《晏子使楚》。 春秋時,楚國強大,齊國相對弱小。 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去楚國出差,楚王就讓晏子從小門進宮。 晏子不卑不亢地說:“我來到楚國,而不是狗國,不應該走狗洞。” 最后,楚王對晏子畢恭畢敬。 記住了,人窮,要有骨氣。不卑不亢地與人交流,踏踏實實地工作,別人才會看得起自己,才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別人愿意扶持的,也是有骨氣的窮人,而不是那些唯唯諾諾,如爛泥一樣的人。 02 言不露形:沉默是金。 口無遮攔,是很多年輕人的說話習慣。 一些讀書厲害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社會的精英,在多次考試之中,就已經是“人中龍鳳”了。 社會卻不吃學生的那一套,不僅僅看一個人的文憑,還要看他到底會干啥,給單位帶來什么價值。 所有的得意忘形,都會讓年輕人被老一輩的人瞧不起,甚至被定為“狂妄”,不予錄用。
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遇到看不慣的人,不說嫌棄話。 如果你直接表達討厭的情緒,那么你也會被對方討厭。 萬一有一天,被你討厭的人,就變成了你的上司,這不是麻煩了? 每個人的三觀是不一樣的,習慣更是不同。有的人,看起來很討厭,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因而,隱忍討厭的話,持續保持職業一般的禮貌,就不會傷害對方。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其二,自己得意時,不要大聲渲染。 唐代的劉禹錫,從地方被召回到京城。 他得意洋洋地寫下一首詩:“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把朝堂上的人都當成是“后來人”,比自己出仕晚了很多。 一下子,他就得罪了一批人,從而繼續被貶。 任何圈子和地方,都存在槍打出頭鳥的情況。得意的人,多吹捧自己幾句,這就麻煩了。還是低調一點好。 其三,自己的隱私,不要到處訴說。 年輕人,難免會遇到愛情,遭遇朋友的算計,知道單位、朋友、戀人的秘密等。千萬不要外露。 就算這件事讓你痛苦,也要忍住。一些秘密告訴了外人,只會給外人看笑話,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要知道,今天和你無話不說的人,也許來日就反目成仇。你的隱私,就會變成他攻擊的焦點。 其四,有不一樣的觀點,不要開口就反駁。 習慣性反駁,這是對社交的破壞,但是我們平時就忍不住。 有人說,讀會計專業好。你說,這個專業已經是人滿為患。 有人說,過年回家有味道。你說,一路上太趕了,難受。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反駁就形成了。 學會換位思考,開口就有了春風。若不能做到這樣,默默地聽著,那也是非常友善。 03 行不露色:悶聲發財。
具體來說,自己的計劃,尚未開始,就不要告訴別人。 自己的事業,正在路上,就不要談論成績和經驗。 你一旦把未來干啥,都告訴人,在某些場合亮出來。那么別人就可能暗中使壞,給你挑刺,把你的積極性打消了。 比方說,你要離開單位,就發了朋友圈。一些上司看到之后,馬上就防備你,找你的工作漏洞,讓你離開單位的時候,狼狽不堪。 還比方說,你要去某個單位任職,告訴了一些老同學。有人就會捷足先登,把你的職位搶走。 有一個成語,叫“事以密成”。 悄無聲息地工作,跳槽,聯系自己的貴人,做好自己的打算。等自己成功之后,外人看到了,也就無計可施了。 04
沒有人知道,身邊的人到底隱藏了什么。你若是什么都藏不住,你就違背了“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 混跡社會,人與人的關系是階段性的,別因為此刻親密無間,就毫無城府。 凡事多一個心眼,藏好自己,寧靜致遠。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