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穿拖鞋的漢子,魔都中堅持長期主義的汽車電子工程師。老規矩,分享一段喜歡的文字,避免自己成為高知識低文化的工程師:做到欲望極簡,了解自己的真實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響,不盲從,不跟風。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一是去掉多余,凡事找規律,基礎是誠信;二是系統思考、大膽設計、小心求證;三是“一張紙制度”,也就是無論多么復雜的工作內容,要在一張紙上描述清楚;四是要堅決反對虎頭蛇尾,反對繁文縟節,反對老好人主義。
不覺間來到夏初七月,橫坐在電腦前,敲擊點文字,對自己也算一個時間的記憶,多年后再次點擊,也期待那時會像觸發記憶的閘口,讓現在的這點歲月傳遞至那時那刻。車載診斷(On-Board Diagnostics, OBD)系統的ECU架構是現代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設計目標是實現對車輛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故障檢測與診斷,并支持軟件更新和遠程通信等功能。一、車載診斷ECU的分層架構車載診斷ECU的架構通常分為多個層次,以實現功能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性。典型的車載診斷ECU架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應用層:負責車輛的具體控制功能,如發動機控制、變速箱控制、車身控制等。該層通過軟件組件(SWC)實現,每個SWC負責特定的功能模塊。->診斷層:提供診斷服務,包括讀取故障碼(DTC)、讀寫參數標識符(PID)、執行診斷例程等。該層通常包括診斷模塊(DCM)和診斷事件管理器(DEM),用于管理診斷事件和狀態。->傳輸協議層:負責數據的物理傳輸,如CAN總線、Ethernet等。該層包括CAN驅動、CAN控制器等硬件接口。->微控制器層:負責底層硬件的控制和數據處理,通常包括CPU、內存、輸入/輸出接口等。商用車輛中J1939 ECU的層次結構,包括應用層、診斷層、傳輸協議層、CAN驅動層、微控制器層和CAN控制器層,這些層次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診斷系統。二、診斷通信協議在車載診斷系統中,通信協議的選擇至關重要。常見的通信協議包括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FD(Flexible Data-rate CAN)、Ethernet、LIN等。CAN總線是車載診斷系統中最常用的通信協議之一,特別是在商用車輛中,J1939協議被廣泛采用。ISO 15765系列標準是車載診斷通信的重要規范,涵蓋了從數據傳輸到診斷服務的多個方面。例如,ISO 15765-1定義了診斷通信的高層協議,而ISO 15765-3則規定了非易失性內存的再編程流程。三、診斷服務與功能車載診斷ECU的主要功能包括故障檢測、數據讀取、軟件更新等。和提到,診斷軟件結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遵循SAE J1979標準進行立法診斷和車載管理,另一部分涵蓋ISO 14229通信服務定義的OEM增強診斷。還指出,未來診斷系統將向“面向服務的車載診斷”(SOVD)發展,提供統一的API接口,支持診斷和軟件更新的集成。診斷功能包括讀取控制數據和參數、強制更改輸入/輸出、讀取和清除車載診斷結果(DTC和相關數據)。KWP(Keyword Protocol)和UDS(Universal Diagnostic Services)是常用的診斷協議,其中KWP使用2字節的DTC,而UDS使用3字節的DTC,并標準化了狀態標志。四、硬件在環(HIL)測試為了確保車載診斷ECU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硬件在環(HIL)測試成為一種重要的測試方法,HIL系統通過模擬車輛系統環境,驗證ECU在不同故障條件下的行為。例如,MATLAB/Simulink和VECTOR硬件被用于創建實時軟件模型,模擬車輛系統,實現故障條件下的控制行為。還展示了基于XPC Target Box的測試平臺,通過以太網連接到ECU,模擬傳感器和執行器的輸入輸出,從而實現對ECU的高效測試。五、基于AUTOSAR的診斷架構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是一種開放的汽車軟件架構標準,旨在提高軟件的復用率和可移植性?;贏UTOSAR的診斷架構將軟件分為應用層、基礎軟件包和運行時環境。診斷模塊(DCM)和診斷執行模塊(DEM)是診斷架構中的關鍵組件,負責處理診斷請求和管理診斷事件。基于AUTOSAR的診斷功能架構,包括服務層(Servicer Layer)、ECU抽象層(ECU Abstraction Layer)和微控制器抽象層(Microcontroller Abstraction Layer)。這些層次通過運行時環境(RTE)與外部設備進行交互,實現診斷服務的高效執行。六、智能網聯汽車中的診斷架構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車載診斷系統也在不斷演進。面向服務的車載診斷(SOVD)項目旨在將診斷功能無縫集成到智能網聯汽車中,支持近端、車載和遠程診斷場景。SOVD強調自我描述API,允許在沒有外部描述文件的情況下進行診斷,同時保留一些外部描述以支持交叉變量測試。還提出了一種基于入侵檢測系統的車載診斷框架,通過OBD ECU和網關ECU實現對車輛內部各系統的高效協作和安全監控。車載診斷ECU的架構是一個多層次、模塊化的系統,涵蓋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多個方面。通過CAN總線、ISO 15765等通信協議,ECU能夠實現對車輛狀態的實時監控和故障診斷?;贏UTOSAR的診斷架構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而HIL測試則為ECU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未來,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車載診斷系統將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支持更廣泛的診斷和管理功能。擱筆分享完畢!愿你我相信時間的力量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