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感心寒 一、 活到這個年紀,真心或假意,其實閉著眼睛也能感覺到。之所以忍著不戳破,是因為善良,不要以為是傻瓜。 時間篩選和過濾掉的,一定是那些應該過濾掉的,因此不必糾結與懊惱。 若是珍惜,必然會盡力維護和挽留,但是盡了力也留不住,只能說明緣分盡了。就隨緣吧。不必心痛和怨悔。 人生就是無數遺憾的集合。真實又殘酷。 二、 痛苦的根源在于—— 自戀和貪心。 總想抓住點什么,顯擺點什么,左右點什么,執著點什么,擺脫點什么,期待點什么…… 一旦不隨心,便痛苦。 放下,即解脫。 如何放下?全然接納,順其自然,允許一切發生。 要來的來吧,要去的,隨他去吧。愛咋咋地。 我就是窗子大的一塊天。白云來了,我晴一會兒,烏云來了,我陰一會兒。沒有云的時候,我就空汪汪的藍著。 不控制,不執著,不期待,不干涉,不猜疑,不幻想,不糾結,不理會。 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 三、 不要妄想自我為中心的人,極度自戀的人,自負的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在他們的意識內,自己永遠都沒有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 所以,存在感弱的人,自卑的人,要遠離。 石頭大了繞著走。不要拿你的真心,去碰無情的石頭。這既無價值,又無意義。 四、 越活越沉默,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已無話可說。更因為,說什么都是錯。 說自己好,會引發嫉妒;說自己不好,會引發嘲笑;說自己難過,會引發嫌棄;說自己的思想見解,會引發無聊;說別人的長長短短,會引發是非。 說自己的痛苦和隱私,無疑于親手埋下炸彈和地雷,然后把引線交到別人手里。 所以終于明白了:沉默真的是一塊狗頭金。 五、 終于活到了無話可說,太好了! 終于活到了不需要努力維護關系,太好了! 終于活到了不在乎別人評價,太好了! 終于活到了不貪生怕死,太好了! 終于活到了心如止水無愛無恨一無所求,太好了! 六、 一切關系,毀于走得太近,失去邊界。 你掏心掏肺掏得太多,金心銀肺也會變成廢銅爛鐵。 所以,任何關系,不要過度。 不要過度關注,過度付出,過度熱情,過度用心。 過度的愛,就是毒。先毒死的是自己。 ![]() 七、 每個人都是一個意識場。 跟一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那人的意識就會進入你的意識,甚至會控制和偷偷修改你的意識。所以,跟怎樣的人在一起至關重要。 八、 桑德爾說:一個只能贏的社會,人人都是輸家。 失去公平,優績主義只能加劇社會分裂和階級對立。 大多數成功人士的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有好運的成分。 你沾沾自喜的“努力獲得的成功”,不過是乘上了好運的列車,提前攀上了成功的塔尖,分到了時代的紅利。而你高高在上,嘲笑塔下的人,不夠努力。 但普通人,倘若放棄了努力,連成功的可能都沒有。 但什么是成功呢?倘若你覺得成功就是“第歐根尼的陽光”,完全可以躺平擺爛。 九、 以前是成功學,現在是無情學。 現實的鐵拳,一拳,一拳,把善良打成軟弱;把正義打成邪惡;把深情打成無情。 所謂的高維智慧,不過是——高高在上的冷漠,隔岸觀火的自私。 你以為的成熟,其實是被世故磨去了棱角的圓滑。 一爐炭火,冷成了一堆爐渣;一個人,碎成了人類。 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莫名其妙。人,也是。 沒病的年輕人,總說自己有病。有病的老年人,硬挺著不敢說自己有病。而中年人,像個陀螺,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疲于奔命。 十、 群里 大拇指林立,鼓掌聲轟鳴 別誤會 跟文章內容關系不大 ![]() 十一、 在乎帶來痛苦。 期望帶來絕望。 越想抓住什么,越會失去什么。 失去是一把狠狠敲在你腦袋上的錘子。 它告訴你:你每天都在失去,你終究會失去一切。所以,不必扼腕嘆息,不必捶胸頓足,不必懊惱不休。 擁有時珍惜,失去時便坦然。 十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能看到虛無的人,是智者。 看到了虛無,依然滿懷熱誠和希望地活著的人,是智者中的智者。 佛要給你的并非消極避世,而是快樂、自由和慈悲。 阿彌陀佛,以此自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