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新城住宅新區丨攝友冰雨提供 你說怪不怪,有一些機緣巧合,有時會悄悄的藏匿在行云流水般的歲月之中,歷經紛繁多變的過眼煙云之后,它又會尋找一個機會,不露聲色地呈現在你的眼前,喚醒你的記憶,讓你恍然大悟后,倍加珍惜。 我和文友帥時遠之間,就遇到過這樣的機緣巧合,在事隔23年后的今年五月,才意外地得到這個驚喜的發現。 我和時遠原來各自在市里國有金融保險機構任職,因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們在瀏陽大圍山參加《金融時報》通訊員工作會議時相聚。 會議期間,也許是從全國各地來參會文友的暢談中受到啟發,還有從深圳來講課老師的一番撩撥心弦的誘惑,加上喝了點酒的緣故吧,已經不再年輕的我們,仿佛是大夢初醒,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一輩子呆在一個地方沒意思,繼續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生活,雖然是安逸,但枯燥乏味。 職業生涯的改變,往往是從不滿足現狀,從主動改變自己的認知開始的。于是,我們圍繞著走出家鄉,出去闖蕩江湖的話題,在賓館連續三晚徹夜難眠地聊天,談想法壯志凌云,說打算胸有成竹,相互之間分析利弊,籌謀策劃,鼓勁激勵。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更新自我,走為上策。 我倆從瀏陽回來后不久,便先后冒險辭職跳槽,遠走他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岀家鄉天地寬。 時遠先是應聘去了《金融早報》駐南昌記者站當站長,后來又去了湖南省社科院轄下的《企業家之聲》雜志社做副總編。我則先后去了上海、南昌等地,仍然干保險業內職業寫手的老本行。一晃眼離開家鄉十多年了。 如今,風雨過后見彩虹。我和時遠各自帶著人生路上的另外一份閱歷和滿足,告老還鄉。時遠從長沙退休后,回到家鄉后,“八十歲學吹鼓手”,考駕照,買新車,然后呢,擇優換其房,將家從老城區喬遷到新城區。我則隨獨子落戶珠海,過起萍鄉與珠?!半p城記”的退休生活。? 帥時遠的新書房。 今年五一節假期間,我正好在萍鄉,喜聞老友時遠喬遷新居,便前去登門拜訪祝賀。 我剛進門落座,時遠就喜滋滋地在新居書房里拿出一本當地市委機關刊物《工作與研究》,翻開內頁指點著其中的兩篇文章給我看。 ?這是帥時遠保存了23年的雜志。 他說:“想不到,這本1999年第5期雜志,竟然同時刊登了我們倆人的文章,而且挨得很近;想不到,事隔23年后才發現這個巧合”。他一口氣說出了兩個想不到。 ?我倆的文章同刊同期發表,這是帥時遠的文章。 我翻開目錄和這些舊文章一看,果然如此這般!?當年我們都是當地金融保險機構的寫手,省市級金融學會的會員,金融保險行業報社特約通訊員,因寫稿與調研、開會的原因,彼此之間交集較多,在金融保險行業內的報刊上稿也多,但從未有過文章在同刊同期同時發表在一起的機緣巧合。 這是我當年發表的文章 事隔23年后,才發現了這兩個“想不到”的巧合,還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是:時遠搬新家前,夫妻倆來了一次舊物斷舍離的大清理,當時處理了一大批舊書刊,而這本一式兩份的舊雜志,竟然躲過了這場斷舍離的“劫難”,又隨著主人,完好無損地來到了新家! ?睹物思情,真的是令人感嘆不已!我們不約而同地說:真的是巧合!應該感謝當年為我倆的文章同時發表而辛勤付出的編輯老師。 我倆興奮地端起茶杯,以茶代酒互敬,為文友之間的友情干杯!我倆同時提議:與這份見證了我倆的寫手生涯,歷時23年之久,彌足珍貴的雜志同框照相合影。于是便有了這篇文章的題圖照片。生活中的機緣巧合,是溫暖的,默契的,值得擁有者珍惜和留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