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性,就是指人本質的心理屬性,廣義上講是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這種屬性不是后天的結果,而是人類本能、天性,所有的心理原素都包含在其中。 人來到這個世界面對生活,就必須面對和解決兩個根本問題。 一,解決生存問題*。你得先活下來,并且盡可能的在物質的基礎上活好。 二,回答生命價值問題*。物質上平穩活好后,還得讓靈魂有個安處。 而后者是必須在解決前者問題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去尋找答案。 換而言之就是,你得先有飯吃,在保證不挨餓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去解決靈魂歸屬問題。餓著肚子講覺悟、講信仰,那是扯談!既便是有信仰的人,為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究其信仰的根本還是為了解決有口飽飯吃!這是人性最基本的需要。 所以對于人來說,其人性的本質就是因缺有需,趨利避害。正因為這個本質,所以于人性而言,我們遠比我們想象中更灰暗、更邪惡、更敗壞,所以永遠不要對人性的幽暗保持樂觀。 不管什么樣的文化,什么樣的體制,什么樣的社會,還是什么樣的時代,人性從來沒變過,從來脆弱而經不起誘惑。 最具體的表現就是貪婪,自私,好色,懶。其次,人最愚蠢的就是認為自己都比別人聰明。所以眾生從不在意什么是真理,在意的只是利益和感受,這就是眾生的立場! 現實的生活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只是個普通人,而眾生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因為眾生都有各自的立場,你認為對的,也僅僅只是你的立場觀點而已,而眾生比你還有立場。 所以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什么所謂的善惡、美丑、對錯,僅僅是觀點和立場不同而已。于世界和眾生而言,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對的。 巴以,俄烏,誰對?誰錯?誰善?誰惡? 所以眾生都是聰明人,而你還執著于你的固執之中,那么在現實生活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做了個蠢人。所謂人的成長,其實就是對抗人性的一個過程。 所以有的人呢,在而立之年看清了眾生都是聰明人這個事實,于是開始走向自覺。有的人呢,覺悟的晚一些,直到了知天命之年,回頭一看自己走了三分之二的人生,這才明白自己有多愚蠢,于是開始覺悟修行。 所以真正的修行者,都是看見了自己的愚蠢和無知才開始步入修行之途的! 事實是這個世界的多數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就是活在自己認為的所謂價值觀里,其實這種價值觀不過是以各自不同的立場呈現罷了。 很多人都會愚昧的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這個世上最具人生價值的,然而卻不知道你僅僅是認知了世界的一個點。以點蓋面來認識人性和世界,想想都要發笑! 你也許都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多么不可思議,你所謂的價值觀其實僅僅是你個人對這個世界以及對自己的一個膚淺認知,而你的命運就是在這種認知狀態下產生的。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稀里糊涂庸愚的度過了一生,同時也把自己庸愚成了大多數精神和物質貧窮的普通庸人,最后呢,還以自我安慰的方式告訴自己,做個窮人也挺好的。 別在自己的意淫下自慰了,其實你的貧窮是來自于你對人性缺乏深刻的認識。這只是你覺悟人性本質的醒悟時間太晚,也是你用自己膚淺的價值觀去判斷人性的愚蠢,而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同時也是你的人生再沒有翻盤機會的一種自慰,這和許多窮人仇富是一樣的心理,真以為自己是貴族啊! 你必須深刻記住和明白,人真正的覺悟都是從認識人性為開端,每一個實現財務自由的人,都是深諳人性,是在經驗玩味人性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每一個覺悟者都是從覺悟自己的人性開始。 你所具備的人性屬性別人也有,別人有的你也一樣不少,眾生都一樣,誰都不比誰好到那里去。 你得看清你自己,你和眾生一樣具備貪婪、自私、好色、懶!雖然話是有些難聽,可生活中的事實告訴你就是這樣的。 所以真正達到覺悟的人,一定是經歷和看清人性的殘酷,并且這個人身上也一定帶有經驗這種殘酷的美! 說到人性陰暗的一面,人性永遠比你想象的要黑暗、黑暗、黑暗的多。人的思想要比所做出來的行為更骯臟、齷齪、復雜千百倍。原因只有一個,趨利避害。利益是眾生最堅定的立場!任何人、任何宗教、社會、國家都改變不了這一立場,并且都為這一立場服務,這是亙古不變的。 人所謂的大度和人品好,最終都是建立于人性自己的利益之上。其次,是為了名譽或是面子,無非是為了在人前不失正本,這世上就沒有不裝的人,大家都是水,裝什么純凈水呢?只是時間地點條件不同而已。 然而只要是人,當時間地點條件具足時,人性的熔點一出,即失正智!什么修養、人品?見鬼去吧!所以千萬別試探人性,這樣會給你和對方都帶來傷害。 其次,只要是人,所思所想所做都是人性的那點事,真正的無私奉獻是不存在的。百分之百無私奉獻的人,已經超越了人性,那不是人,而是神!既便是佛陀傳法,也得托缽乞食,還是為了有那一口飯吃,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得有口飯吃的艱難,那是現代人無法想象的,原始佛教的興起也是剎帝利反抗婆羅門壓榨的一種抗爭,說到底還是利益! 這個世上也許除了深愛自己的父母,沒人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無私奉獻了。然而既便是父母也會殘存趨利避害的一面,所以當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有所保留時,一定千萬要理解父母,因為這是人性!而你對父母有所保留產生反感時,其實你所產生出來的情緒,也是你真實人性的表現!所以在人性面前,大家都一樣! 有些時候,你生活在自己的空間里,也不去打擾誰,也不想被誰打擾。然而在你不知道的時間和地方,你已經被人討論、謾罵、詆毀、夸獎過無數次。甚至早已成為他人算計的目標或意淫的對象,這就是眾生的人性。多數情況下,冤枉你的人,其實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可怕吧! 再說說愛情與婚姻,所有的愛情一開始都出自于好色。當所見情境令人愉悅歡喜就是好物色,其次是對異性的欲望性色,好色(物質和情欲的表象)是人性的本能。多數人眼里的愛情神圣,就是為了滿足一下自己物色的虛榮,同時也是把這種虛榮演繹給別人看,什么豪車、豪宅、豪婚等等,無非是滿足物色!其次是盡可能展現異性魅力,滿足自己的性色!是人都好色,欲望面前人人平等,男女都一樣。 從人性的本質上講,人對異性的激情是非常短暫的,對新寵和金錢的追求永無止境,好色是其本質。所以千萬別去挑戰自己和他人好色的人性,沒底線!也千萬別說什么兩袖清風,君子淑女,什么坐懷不亂,試金錢為糞土,那都是扯談!具足的條件放在那,都亂!是個人都好這一口! 就大多數人面對生活而言,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孤、寂、冷。不就是因為生活艱難,得找個人幫襯一下自己同舟共濟,所以才不得不找個好水手搭伙過日子。而事實上大多數情侶在一起,要么是找不到更好的人,要么是更好的不要你。 從人性貪婪自私好色的一面你可以看到,找到個好水手有多么的不容易!你是個好水手,車馬盈門,門庭若市;你不是個好水手,門可羅雀,形單影只。因為眾生在意的只有利益和感受,于是眾生變著法的把自己偽裝成好水手,甚至是船長!而你一上船,才發現上的是賊“床”! 床船都上了,那就湊合著過吧!于是你開始努力的劃船,希望對方也能和你共舟共濟,可慢慢發現,你遇到的是海王。于感情而言,不是你付出的越多,對方就越離不開你。而是你付出的越多,你越離不開對方。你看對方多高明! 沒辦法,你只好調整劃船的方法,開始費盡心思的去取悅對方一起同舟共濟,然而卻發現越取悅對方,對方越讓你痛徹心扉。你越是無條件的去包容對方,對方就越無底線,致使你變得更廉價。最糟心的是,對方最后還跟你說一句:“千萬別說什么你愛我,我愛你。我們雙方都只是餓了,就湊合著過吧!”。一旦遇到其他的好水手或船長,根本不知道你是誰,多數人就被這樣的人渣糟蹋了一生。 其實也不是別人有多渣,人家這樣對你就是出自于人性的本能,根本原因還是你不了解人性,是自己的獨立和人格魅力還不夠強大! 那再說說你自己,于愛情而言,當面對愛人的離去,你絕望的咆哮向著對方吼叫:“我是這個世界最愛你的人,你不知道?”不,你愛的不是對方!你愛的只是那個為愛奮不顧身而瘋狂的自己! 于婚姻而言,你的婚姻關系就是經濟關系,要不怎么會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呢?利益面前人人平等,這是人性。 再來談談生活、朋友、工作。站在生命本來的角度上看,其實人在成長路上遇到的很多人就是過客,無論是你在別人眼里,還是別人在你眼里,基本上都是這個結果。你和別人之間所謂的友誼或情感很多時候就是雙方一廂情愿的腦補,多數情況下的事實是大家以后再也不會有多少交集。 很多人對自己一生的成長和前途多數情況下是無關緊要的,因為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人很少很少。 這世上哪有什么貴人?貴人要不是看中你有可利用的價值和條件,是永遠不會走到你面前來的,事實上窮人永遠是富人的生產力! 人性必定是趨利避害的,你也不例外。所以當你想不通一件事情時,就往利益上想,準能想通。 一個人從什么時候開始接受黑暗?一定是他變成了既得利益者。因為人性是趨利的,趨利就會有選擇,所以哪有那么多的“不得不”,絕大部名“不得不”,都是舍不得那點好處。 你在一家公司打工,因工作表現和能力優秀受到老板表揚,并稱贊你是人才公司棟梁,實事真如老板所說嗎?你別夢了,老板需要的只是一個能為他賺錢的人,至于你是什么樣的人?跟他沒半錢關系,他也不在乎。 你要做的不是想著怎么與老板搞好關系,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提高為老板賺錢的能力。老板關心你的程度,取決于你能為他賺多少錢的廣度,一旦你有這個能力,用不著你去巴結老板,你已經在他心里擁有了尊重!所以想要說服他人,不要訴諸道理,而是要訴諸利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這樣的,這是人性。 有部電視劇【理想之城】,天成公司的老板汪煬為什么要用蘇筱?不就是蘇筱能為他賺錢嗎?什么她是人才?什么被大公司開除過?什么人太年青?等等,都是屁話!陳思民主任經濟師不是人才?與汪煬發小,創立公司立下汗馬功勞。陸爭鳴持有造價師資格,為公司打工多年。這些人都不如蘇筱?也是也不是!關健是誰更能替老板賺更多的錢,這才符合人性! 就像你去幫助窮人,在窮人眼里你是他們貴人,但在幫助的過程中你同樣獲得了成功,那誰是你的貴人?窮人嘛!這個世界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幫助,都是為了獲得利益和解決內心的需求!所以突然升溫的朋友感情,都是因缺有需。要不是心里有鬼,要不就是有詐。 事實上多數成功的人士都深諳人性,都是先給別人一雙鞋,靠著與別人互利才有所成就的,因為不穿鞋的永遠和穿鞋的是對立的! 所以當你和別人合作時,想的不應該是從合伙人身上獲得多少利?而是你能為合伙人獲得多少利?這才符合人性。其實你都能做到令合伙人獲利,你還會不獲利嗎? 最后談談人性與宗教。宗教只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虛幻的反映。宗教是必須依靠以人性為基礎,才有可能傳播和建立。而宗教在傳播與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其陣營里,更是把人性的特質展現發揮到了極致! 從人性的角度講,人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 當物質追求的感受達不到人的期望值,人就會有精神追求的渴望。人們信仰宗教,并不是因*宗教的思想代表真理,而是宗教可以滿足一些. 小理需求的感受。當某種宗教所說的教義符合這些人的心理需求,人就會去走近這個宗教,一旦形成信仰就會越走越遠! 宗教最大的誘惑就是給予了人們極大的心理期望值,并在人的心理上描繪一個美好的境像和未來。做為人,生活中到處充滿著苦難,對幾千年前的人民來說,苦有多苦真的難以想象!于是高舉宗教思想旗幟的人,就會用描繪的美好,給苦難人們一個新的希望和未來,靠著這個希望,人們建立起了宗教陣營的家園。很大程度上以其說是精神解脫,還不如說是滿足了人心理上更大的貪婪!因為這些所謂的美好和未來,有些時候更是把人性貪婪、恐懼、自私、好色、懶的一面,發揮運用了到淋漓盡致的地步! 而宗教教義所傳播的所謂真理,僅僅是其宗教本身的立場和觀點,怎么可能代表真理呢?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場'的世界,有多少立場就有多少觀點、主義。只要是人認為的、發現的,就有了人的主觀定義。所以認真學習研究過哲學的人都知道,所謂的真理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和定義的、『,是'是'的都不叫真理,'是'怎么可能是真理? '是'只是定律! 而所有的宗教就是要人們去相信教義中的這個'是',并且要人們堅定其就是真理。一旦有人不相信或反駁這種所謂的真理,就會被宗教認定為是誹謗和背叛,就會以最惡毒的方式詛咒,于是宗教中的地獄就出現了。天堂和地獄也就成了追隨者精神奴役的枷鎖!而宗教的這種傳播方式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貪婪與恐懼,同時也成了某些宗教奴役精神和斂財的工具! 這世界就沒有所謂的真理,真理只是人類不斷進步和發展的一種探索追求,別說人類文明才幾千年,既便是幾萬幾十萬年,人類追求真理的腳步也不會停止,真理永無止境!既然如此,宗教的教義又怎么可能就定義為真理呢?宗教教義中的有些內容,只是對客觀世界規律的一種表達,同時又是對客觀世界一種虛幻的反映。 恩格斯對宗教的本質有過闡述:“一切宗教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對象大多都是幻想出來的東西,客觀上不存在。所以導致很多追隨者要么迷信,要么因為對惡毒詛咒的恐懼,最后只能是越走越遠了。 你相信一個東西和你知道一個東西的本質,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宗教最初誕生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站在人性的肩膀上獲取社會資源,使其能夠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其次就是符合統治者的利益,翻看一下人類宗教史一目了然。 最后要說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看清楚人性,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好好生活,而不是去丑化人性,更不是反人性。是讓人在看清人性的視角下,真正認識人性,了解人性,深刻人性,從而做到理解人性! 只有這樣,你才可以說是剛剛真正步入這個世界開始生活,也就知道了怎樣和這個世界好好相處。 其實一切有情眾生也皆是“因缺有需,趨利避害”的本性使然,天空的鳥,地上跑的獸,包括家中的寵物狗若不是趨于食物,又怎會忠誠于你而看家護院呢?一切有情眾生無不是如此,理解如此就是覺有情,就是與有情之物相處,融萬物而融于整個世界。 不過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以看清楚自己為基礎,這是一切智慧的開端。也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真正的讓自己做到對人性和世界如實觀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