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暴風 ![]() 功勞有時候是把刀。 你握得太緊,就容易割傷自己。 《長安的荔枝》里,李善德熬到最后,終于研究出轉運方案,準備一雪前恥,把功勞攬過來報給朝廷。 結果他差點死在半路上。 為什么? 因為——他忘了,這功勞不是你做了就能拿的,它是權力分配的籌碼,不是努力產出的獎品。 你不分,別人就聯合搞你。你不送,別人就聯手滅你。 最后,他終于想明白了:想活命,先得把功勞分出去。 01|你不是不配拿功勞,而是你“太想一個人拿” 職場里,誰最容易被干掉? 放眼望去,職場里其實能人不少,能力也不差,但在絕對的大咖面前,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小透明,你的那點小聰明,小心思,在那些大佬面前,一覽無遺,要不說,想拿下大佬,三十六計都不管用,只有一條管用,叫做他愿意。 有些人不是不做事的,是那些做事太多、搶得太快、走得太直的人,反而比較容易被干掉。 當你一個人把活都干了,流程跑通了,結果交了,別人第一反應不是“你牛”,而是“你不講規矩”。 李善德就犯了這個錯。他滿腦子想著“做完就報功”,結果被所有部門集體抵制,甚至還被經略府派人追殺。 不是因為他做錯了,而是他沒讓別人“沾點邊”。 你一個人吃獨食,就別怪別人聯手掀鍋。 職場不是你一個人的擂臺,是一個圍著蛋糕談分配的局。你太想贏,就輸了。 02|不是你太出色,是你讓別人顯得太沒用 你做成一件大事,別人會看你; 你做成別人沒做成的事,別人會怕你; 你做成了,還不分,別人就恨你。 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啊。 最怕的是,你還沾沾自喜:“功勞當然是我的。” 你以為這是理所當然,其實你剛好撞在所有人最怕的一點上:
功勞不是你一個人干出來的證據,而是你打破別人舒適區的錘子。 你一錘砸下來,大家都覺得自己被羞辱了。 所以啊,在職場,做成事是第一步,讓別人“有臉子、有面子、有得分”才是你真正走得長遠的關鍵。 你太能了不是問題,關鍵是你太搶戲,太不給別人留余地。 03|真正聰明的人,從不當“主角”,而是導演 李善德最后怎么活下來的? 他讓出了功勞,說是楊國忠指導有方,是各部門協力得當,是“眾志成城”的結果。 功勞全沒了?不。 他成了“核心技術提供方”“幕后關鍵人員”,方案順利推行,他名利雙收,還沒得罪任何人。 你看,這才是高手。 做成事,但不站C位;讓別人拿話筒,自己掌控節奏。 不是你不重要,而是你得在重要之外,還要“合群”。 在職場,一個人上去沒人理你,一群人抬你,才是真上去了。 這話刺耳,但真:
04|你想拿全部,那你可能連退路都沒了 很多年輕人搞不懂功勞為什么不能全拿。 我告訴你:你拿多了,沒人護你;你拿全了,就沒人希望你留下。 這不是說你不能強,而是你要懂得——權力是拿來周轉的,不是獨占的。 你要想“在”,你就得“給”;你想長久,你就得“懂得讓”。 功勞不是籌碼,是工具; 你留一分給別人,就是在給自己加十年穩當日子。 別總想著做完就沖出去領賞,職場不是打怪掉寶,是攢局分蛋糕。 你吃太快,別人就餓太久。 然后呢?他們一起把桌子掀了。 05|寫在最后 會干的,不如會分的;搶贏的,不如抬贏的。 《長安的荔枝》里,李善德沒贏在“多能”,他贏在“能讓”。 他明白了一個底層人要活下去的智慧:
很多人老說:“我做了那么多,為什么沒升職?” 真相可能是:你做太多,但沒人想讓你上去。 你不是不行,只是不會“花花轎子眾人抬”。 所以,從今天開始,別再急著搶風頭,先看看你身邊有沒有人愿意為你撐傘、抬轎子、收殘局。 這,才是你真正能贏一輩子的開始。 你有沒有哪一次,拼盡全力,最后卻發現功勞歸了別人,自己什么都沒撈到?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搶功翻車”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