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豐 ![]() 一年前的今日,中午十二點,哥哥在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完成術前檢查后被推進手術室。直至晚上七時許,他被送回十一層病區(qū)的加床——他永遠失去了肛門,自此無法自主排便,需終生依賴造口袋生活。 術后短暫的安穩(wěn)很快被打破。哥哥開始感到盆底持續(xù)的酸痛腫脹。于是,自2025年1月18日起,他在附院開始使用靶向藥物“達攸同”。然而,連續(xù)五個療程后,緩解效果并不理想。今年6月,他轉(zhuǎn)至南通平潮腫瘤醫(yī)院接受放療,前后住院41天,完成了25次放療。值得欣慰的是,治療期間,那惱人的肛門部位酸脹疼痛感終于消失了!這對他本人和我們所有親人而言,無疑是巨大的福音。 基于放療效果,醫(yī)院為他制定了后續(xù)方案:進行四次小劑量化療,每兩周一次。從6月下旬至今,已完成兩次。第一次化療于6月28日結(jié)束出院,第二次是7月8日入院、14日出院。第一次治療帶來的身體損傷尚可承受,但第二次反應劇烈:他精神極度萎靡,嗜睡,口腔潰瘍和嘴唇潰爛嚴重。因此,原定7月22日入院的第三次化療,經(jīng)他本人慎重考慮并申請,主治醫(yī)生同意延遲一周。 ![]() 這一年,哥哥在煎熬中度過。從造口手術至今,他不是在住院治療,便是在家服藥;不是在承受癌痛折磨,便是在忍受治療之苦。作為朝夕相處的弟弟,我眼睜睜看著他受苦,心痛如絞,難以言表。手足情深,這份痛楚同樣是我們所有兄弟姐妹心頭最深的牽掛。 這一年里,我們兄弟姐妹傾盡全力照顧哥哥。無需安排,大家主動擔責:輪流送飯、陪護、承擔費用……這份深厚情誼被知情者交口稱道。在社會的鼓勵與期許下,我們深知責任在肩,必將負重前行,堅持到底! 更令人動容的是晚輩們的孝心。侄女高燕雯曾兩度專程歸來探望;遠在韓國的顧輝只要回國,必來看望大舅舅,還時常來電問候;工作繁忙的李晴在上海也時刻惦記著大舅舅的身體;大外甥季鋒在母親催促下總是有求必應,專程驅(qū)車送媽媽到醫(yī)院;小聰也時刻掛念大伯,出差如東時也專程來探望。哥哥的病痛,牽動著所有骨肉親情。姐姐雖自身健康欠佳,仍義無反顧;兩個妹妹克服各自不便,堅持陪護;高軍即使廠里加班加點,也盡力擠出時間照料。晚輩們不僅言語關切,更付諸行動,或親自歸來,或郵寄營養(yǎng)品,讓哥哥常年所需的營養(yǎng)補給充足有余。姐姐回老家時,硬塞給我500元,叮囑給哥哥買他愛吃的;妹妹們也是各種滋補品不斷,盼他多吃多補。高軍因接送哥哥途中不慎違停的小插曲,也成了這份手足情深的注腳。點點滴滴,皆因哥哥而起;點點滴滴,無不令人感動至深。不禁憂思:倘若有一天失去哥哥,我們這完整的六兄弟姐妹,還能圓滿嗎?生命何其可貴,骨肉血脈相連! 哥哥的一生,已近黃昏,卻布滿荊棘。三歲時因病失明,終身困于黑暗,其苦楚常人難以想象。他生不逢時。若在醫(yī)療昌明的今天,怎會因病致盲?若非身處無神論一統(tǒng)天下的文革年代,憑他的聰慧,習得一技之長(如算命)謀生應非難事——他能熟記整本毛主席語錄,能用白鐵皮卷的喇叭宣傳終日,若有此心力學藝何愁不成?若能如此,或許也能娶妻生子,過上安穩(wěn)生活。即使今日仍是盲童,社會也能提供盲校教育等根本性幫助,習得現(xiàn)代技能,過上體面生活。說到底,哥哥的困境非他個人所致。他獨自承擔了苦難,而我們,是他的命運共同體。然而,現(xiàn)實沒有“如果”,只有冰冷的“結(jié)果”。 ![]() 這一年,除了家人的傾力付出,哥哥也得到了好鄰居們的大力相助,紅紅尤為突出。哥哥行動不便,常需車輛接送,她總是有求必應。6月28日(周六)出院那天,我們歸心似箭,卻疏忽了首次使用的輸液港需專業(yè)拔針處理。到家后仍需趕回大醫(yī)院,哥哥求助紅紅,她準時出發(fā),耐心等待,最終將我們平安接回,這份情誼令人動容。日常生活中,她對哥哥也關懷備至:主動提出購買營養(yǎng)品;邀請哥哥去她家時,不僅出門相迎,還特意開空調(diào)為他納涼……哥哥的轉(zhuǎn)述已足以讓我感念于心。 需要提及的是,哥哥這次大手術(肛門造口)距2023年底的腸穿孔修復術僅半年之隔。他能獲得如此優(yōu)質(zhì)的醫(yī)療服務,得以在附院由首席專家親自主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親家母的人脈關照。兩次在附院手術期間,親家母和兒媳都給予了悉心照拂。從這一點看,哥哥雖不幸身處黑暗世界,但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愛與近期的優(yōu)質(zhì)醫(yī)療,又是不幸中的萬幸。 哥哥這坎坷的一年,雖一路風雨艱辛,我們終究并肩走過。我由衷祈愿,明年的此刻,我能再次提筆,續(xù)寫哥哥新一年的篇章。衷心祝福我的哥哥,好人一生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