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目是寫作的指引燈塔,為內容劃定了明確的范圍和方向。 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孩子,首要任務是確保文章緊扣題目。比如題目要求寫“一次難忘的旅行”,那么文章就得圍繞這次旅行展開,不能寫成其他主題,像“一場精彩的比賽”。要引導孩子仔細審題,明確題目中的關鍵詞,如“難忘”就強調了這次旅行有與眾不同、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寫作時要著重突出這些特點,保證文章不偏題、不離題。 ![]() 二、當孩子能夠較好地貼合題目后,就要引導他們把內容寫具體。 這就如同繪制一幅圖畫,不能只有大致的輪廓,還要填充豐富的細節。以描寫“公園的春天”為例,不能只是簡單地說“公園的春天很美”,而要具體描述美在哪里。可以寫“公園里,嫩綠的小草從地下探出了腦袋,它們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柔軟的綠毯;粉紅色的桃花競相開放,一朵朵、一簇簇,仿佛是天邊的云霞落在了枝頭;清澈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邊的垂柳倒映在水中,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通過這樣的描寫,讓讀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公園春天的美麗景象。 ![]() 三、在內容具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要求,讓文字生動形象。 這需要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優美的詞匯,為文章增添色彩和活力。比如描寫“雨”,可以這樣寫“雨,像斷了線的珠子,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打在窗戶上,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首歡快的交響曲;雨滴落在地面上,濺起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就像給大地戴上了一串串美麗的珍珠項鏈”。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雨比作斷了線的珠子和歡快的交響曲,將水花比作珍珠項鏈,使雨的形象更加生動可感,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 四、對于寫作水平較高的孩子,要鼓勵他們在文章中展現思想深度。 這需要孩子對所寫的事物有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例如寫“環保”主題的文章,不能只是簡單地描述環境污染的現狀,還可以探討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對人類和地球的危害,以及我們應該采取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來保護環境。 可以這樣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然而如今它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工廠里冒出的滾滾濃煙,像一條條黑色的巨龍,吞噬著藍天;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排放出大量的尾氣,讓空氣變得污濁不堪;森林被過度砍伐,許多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這些環境問題的背后,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我們不能再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必須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能源、綠色出行、愛護花草樹木,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守護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讓地球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樣的文章不僅能讓讀者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還能激發他們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