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看到日歷上的“大暑”二字,才驚覺三伏天已經(jīng)開始了。 都怪榕城熱得一如既往,加上時不時襲擾的臺風,讓人對時令的轉換少了些實感。 但不管什么階段,入夏以來,消暑茶都一直喝著。 從前有大暑飲“伏茶”的習俗,不是常見的六大茶類,而是涼茶一類的衍生物。 苦瓜茶、桑菊茶、馬齒莧茶,以及多種中草藥搭配在一起,煮出來的涼茶。 家里的長輩夏天愛煮這些,如今卻不常見了。 不過,溫州一帶倒是還保留著這一習俗。 大暑前后,街道各處經(jīng)常能看到貼著“免費伏茶”字樣的大茶桶。 路過的外賣員、快遞員、環(huán)衛(wèi)工人,或是普通市民,都能自助取飲解渴。 每年這個時候,網(wǎng)上也常見網(wǎng)友討要伏茶配方。 點開帖子一看,所列中草藥林林總總,起碼十幾二十樣,真要自己在家煮,頗費周章。 覺得麻煩的朋友,不如多喝些純茶。 學會喝茶,夏天也能輕松應對暑熱。 《2》 大暑時節(jié),雨熱同期,不僅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降水也多。 濕熱交夾時,人體濕氣最重。 故而,這個時節(jié),防暑、除濕是關鍵。 喝熱茶是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一杯熱茶下肚,暖流便從咽喉、腸胃,傳至全身各處,新陳代謝的速度在無形之中加快。 在熱量的鼓動下,身體會微微發(fā)汗。 汗液的排出,不僅能帶走體表的熱量,給身體降溫,也能帶走體內的暑氣和濕氣,一舉兩得。 另外,茶葉中的養(yǎng)分也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進尿液的生產(chǎn)和排放,幫助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 熱茶解暑 ,是以熱制熱,解暑效果溫和且持久,與冷泡茶的短暫刺激不同。 冷泡茶利用低溫,使身體在短時間內快速降溫,擾亂了身體正常的散熱機制。 暑熱難耐時喝冷泡茶,反而容易產(chǎn)生副作用,引起腸胃不適。 因此,多喝熱茶、溫茶,才是安穩(wěn)度暑的正確方式。 既是喝熱茶,那么,哪種茶好喝又解暑呢? 《3》 每年大暑,身邊一眾茶客喝茶的首選都是白茶。 白茶滋味天然,富含茶氨酸,喝起來清新感強,鮮爽味足,正適合當下。 新老皆宜的白茶,無論是新白茶,還是老白茶,都在夏天喝茶的選擇范圍內。 新白茶內質活躍,青草香、鮮爽味格外突出。 沸水沖泡后揭蓋聞香,醒神通竅的自然香氣撲面而來,率先驅散了周身的暑氣。 再喝茶湯,清潤、清鮮、清新、清冽,多種清爽感匯聚一身,喝起來竟比冷飲還暢快。 喝新白茶,今年的荒野牡丹王《玉嬌龍》是極好的選擇。 雖是野生野長的荒野茶,但它卻稱得上“肥壯”。 也許是今年兩次倒春寒的緣故,這款荒野牡丹王的身上充滿了清冷的氣息,干燥的植物香氣,仿佛能吸走體內多余的濕氣。 清冽的毫香中,花香是濃郁卻不媚俗的,清晰明了。 素潔的茶湯喝到口中,立馬就懂得了什么是“清涼感”,似山間的潺潺清泉,就這么順喉而下,雖是熱茶,卻分外清爽。 產(chǎn)自高山的白茶,都自帶這么一股清涼感,老白茶也不例外。 并且,沉淀后的老白茶,茶性更溫和,滋味更醇厚。 藥香、陳香、棗香,是老白茶的突出香型,醇熟而悠揚。 茶湯稠滑、滋味飽滿,帶著時間的厚度,水路又十分細膩, 大暑時節(jié)多喝些老白茶,有利于保持心情舒暢、身體舒爽。 《4》 這個時間喝茶,無論新老,沸水沖泡是不變的宗旨。 不用擔心茶湯太燙,夏天大家都待在空調房中,冷氣吹幾分鐘,溫度就合適了。 白茶個性隨和,除了吸香吸味的紫砂茶具外,幾乎什么茶具都適用。 最經(jīng)典、茶味展現(xiàn)最充分的方法,還是蓋碗。 碗蓋分離的設計方便聞茶香,煩悶的時候深吸一口清新的茶香,胸腔也會開闊不少。 一沖沖地品飲,還能具體地品出每道茶湯的滋味變化,感受白茶不同層次的風味。 但用蓋碗泡茶,要注意出湯速度,在7-8秒內及時出湯,以免長時間的悶泡影響茶味。 在辦公室沒有條件,或者圖方便,用玻璃杯也能泡。 用玻璃杯泡白茶,要適當減少投茶量,畢竟整個過程茶水不分離,投茶量過多茶湯容易苦澀。 多人共飲時,或者飲茶量大的茶友,還可以用玻璃大壺泡。 一次性泡上一大壺,三兩好友分完還剩下不少,喝起來更過癮。 平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冷氣吹久了可能出現(xiàn)頭腦混沌、身體倦怠的情況,不妨煮一壺老白茶來喝。 在空調房里煮茶,并不如茶友們想象中的悶熱,反而有很好的滋潤效果。 《5》 大暑過后十五天,就是立秋了。 雖然夏日漸遠,但氣溫也降不了多少。 這段時間,仍需以養(yǎng)心靜氣。太過浮躁,可能“精神中暑”。 在喝茶習慣上,也應堅持喝溫熱的茶湯,保證身體代謝暢通。 另外,多喝些滋味清鮮、香氣清芬的茶,更有助于舒暢心情。 身心俱暢,才能真正趕走暑氣。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