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上半場,靠的是父母托舉,下半場,靠的是妻子。 也許很多男人會反駁,認為自己都靠自己。 有一些男人會說,自己一直單身,也很成功,哪里靠女人了? 別急,男人五六十歲的時候,還孤身一身,也有很多錢,算不算成功,大家心中有數。時間會驗證很多東西。 從結婚的第一天開始,妻子有沒有選對,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如果你找了一個賢惠的妻子,那下半場一定拼得風生水起。 01 妻子的同心力,是丈夫事業的底氣。
不管什么狀況下,妻子站在丈夫的這一邊,那就好辦了。 只要丈夫選擇的路線是對的,那就一定會越走越遠。畢竟,背后有妻子在同步推動。 明代有一個清官“羅雙泉”,出生在窮苦家庭。 他的妻子李氏,本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婚后,才感受到,什么是窮。 李氏脫去大戶人家的外衣,學習如何過日子。 在家里缺錢的時候,就找馬糞做飯,買糙米,也常常用高粱,混在米中,減少做飯的開銷。 熬了多年,羅雙泉被提拔到鎮江做官。 不過,家庭還是保持艱苦樸素的樣子。李氏和一些官太太聚會,也沒有奢華的衣服,都是舊衣服。 有一位地方商人,私下給李氏珠寶首飾衣服等。讓其打扮體面一些。 李氏拒絕了,說:“你應該知道我丈夫是誰。” 一個廉潔奉公的男人,崗位節節高。然后俸祿、地位、名氣都會增加。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女人的堅強支持。 看一些貪官,他們往往是枕邊人太貪了,總是借助他們的名義去干私活,賺利潤,甚至伸手要東西。 一批原本清正廉潔的官員,因為枕邊人的貪婪,拒絕節儉過日子,就不再廉潔了。 當然,做其他的事業也是如此,丈夫的決定,妻子支持了,那夫妻就越干越起勁,堅持就是勝利。 比方說,一些擺地攤的男人,在妻子的支持下,就慢慢做大,后來也有了店鋪,做了大老板。 02 妻子的節省力,是家庭的財富指數。 你看過這樣的家庭嗎? 丈夫月收入幾萬,但買不起房子,連老家父母的贍養費都拖欠。 是的,一個男人本事再大,也養不起一個使勁花錢的女人。 賺錢如針挑土,花錢如水沖沙,哪一個速度快,一目了然。 有一本書,叫《百年孤獨》,大家都不陌生吧。 作者馬爾克斯,在寫書之前,告訴妻子,應該六個月就可以完稿。 當時家庭也不富有。馬爾克斯就賣掉了自己的車,把錢給自己,想辦法活過六個月。 可是,六個月過去了,書還是沒有寫完。妻子就和附近的店鋪賒賬,還借錢,一直沒有打擾丈夫寫作。 十八個月之后,書寫好了。準備郵寄給出版社。馬爾克斯才發現,家里只有52元,而郵寄費就要82元。迫于無奈,那就只能郵寄一半的稿子。 還好,這本書成功了,帶來了財富。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爭論:錢是賺來的,還是省出來的。 賺的錢足夠多,那就肯定會有結余。 可事實告訴我們,多數的家庭,賺錢不多,也就是月入幾千而已。能不能富起來,省錢是關鍵。 妻子作為管家的人,如何省錢,決定了家庭的財富多少。 只要妻子節儉,那么財富會增加。財富多了,丈夫賺錢的動力更足了。這就形成了家庭的良性循環。 別小看了一日三餐。你在買菜的環節,貨比三家,在做飯的時候,充分利用食材,一個月省下幾百,完全可能。 還有一家人的穿著,住房,都可以節省出很多錢。這是妻子的勤勞,也是智慧。 03 妻子的道德力,是家庭成敗的關鍵。 西漢末年,有一個叫霍光的人,權傾朝野。 他的妻子想盡辦法,買通宮里的人,把皇后置于死地,然后扶持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 這一切,一開始是瞞著霍光的。等霍光知道之后,就只能順著妻子的安排,一步一步走向敗德的邊緣。 霍光死后,妻子覺得墳墓不夠氣派,就安排修大墓,規格超標。 霍家的行為,終于被人彈劾,皇帝也不容,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 《國策》中說:“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道德的厚度,就是家庭真正的高度。 一個有德的妻子,真正成為家庭的定海神針,子孫都有出息。丈夫也被調教成榜樣。 妻子的重要任務,就是相夫教子。子女好不好,妻子占了一半的功勞。 妻子樹立自己的德行,孝順老人,守住社會道義,常常幫助周圍的人,這帶出來的兒女,不會太差。 很現實的是,兒女越來越好,丈夫再苦再累,都值得,還會加把勁。 04
一個女人很溫柔,力量不大,卻常常“四兩撥千斤”,能夠撬動一個家庭的面貌,托舉一個男人的半生。 當然,做丈夫的,要對妻子,應該多調教,多溝通,多關愛,從而達成共識,幸福來源于雙方的言行結合。 男人們,別得意自己的成績,若沒有妻子的隱形價值,也許成績不復存在。 男人們,想要后半生越來越好,那就攜手妻子,不離不棄,朝著對的目標出發。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