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宇宙中成功進行了“人工光合成”,生成了氧氣和火箭燃料,是建設月球表面基地的“自給自足”的關鍵7/24 (星期四) 18:01 中國空間站“天宮”來源: China manned space engineering office 逗留在中國宇宙空間站“天宮”的宇航員們,在宇宙空間人工生成氧氣和火箭燃料材料的世界首次實驗成功了。 從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得到啟發的這項技術,有望對將來預定建設的月球表面基地的生命維持系統和資源生產做出巨大的貢獻。 ■在宇宙中再現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國空間站“天宮”來源: Shujianyang 進行實驗的是“神舟19號”機組人員所屬的宇航員們。 他們在從2022年開始正式運用的低軌道宇宙空間站“天宮”內,成功證實了被稱為人工光合成的新技術。 這種技術使用了一種類似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即利用二氧化碳( CO )和水( HO )制造氧氣和碳氫化合物(燃料成分)。 反應使用稱為半導體催化劑的材料,通過專用的“引出型裝置”進行處理。 結果生成的是呼吸所需的氧氣和可以作為火箭燃料使用的乙烯( ch )。 他表示,今后通過更換催化劑,也有可能制造出甲烷和甲酸等更多樣的化學物質。 ■宇宙空間的“資源生產”直接關系到人類的未來月球基地圖片來源: ESA 這個人工光合成技術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能制造氧氣和燃料。 現在,國際宇宙空間站( ISS )等通過水的電解(使用電的化學反應)制造氧氣,但這需要巨大的電力(最多為總電力的1/3 )。 另一方面,據說這次的人工光合成只需要較少的能源,將來也可以應用于月球和火星等電力有限的地方。 在封閉空間和地球外環境中,將CO作為資源再利用,生成氧和碳基燃料的新技術,被認為是人類宇宙生存和探索不可缺少的技術支援。 這一成果,中國計劃到2030年載人登月與月球基地建設的關鍵,將是邁向月球表面“構筑可持續的生活圈”的重要一步吧。 大家覺得今后在宇宙的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 請務必等待您的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