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神外小康
神外小康
2025年07月15日 00:02
大腦前動脈顯微解剖及正常變異 ![]() ![]() ![]() ![]() 分段解剖 A1段起于頸內動脈終末分叉并終于前交通動脈。因交通前段平直走行跨過視束至中線,所以交通前段也被稱為水平段。大腦前動脈的分段解剖取決于其自身弧度和其與大腦的關系而與分支解剖無關。 A2段即交通后段,從前交通動脈開始,止于胼胝體嘴部; A3段或者胼周動脈段,弧形繞胼胝體前部,隨胼胝體膝部直到動脈供應后方區域; A4(胼上動脈) A5(胼后動脈),其與A4(胼上動脈)相延續,各自位于胼胝體體部前半和后半的上方二者以經過冠狀縫的垂直平面為界。大腦前動脈發出胼周動脈和胼緣動脈二支血管,分叉部并不決定其遠端分段。 ![]() ![]() ![]() 分支解剖 同側A1在頸內動脈終末辨認后向內向前跨過視束、視交叉后進入前交通動脈。一般來說,A1上表面發出8根內側豆紋動脈上升至前穿質、額下區、下丘腦前聯合、透明隔和嗅旁結構。 90%的患者A1段粗細均勻,但是由于A1發育不良或者不發育也可以粗細不一。 Heubner回返動脈被認為是最內側的豆紋動脈,決定從A1和 M1發出的所有穿支的內側邊界。如其名,Heubner回返動脈沿A1返回供應尾狀核頭部、殼核、蒼白球外側和內囊前肢,損傷 Heubner 回返動脈會導致對側面部和上肢肌力下降,在優勢半球還表現為失語。Heubner回返動脈起于A2近端外側壁上,恰好位于前交通動脈以遠,幾乎就是前交通動脈的外側延續部。其起始點解剖變異可以移至A1遠端前交通動脈近端,或者與前交通動脈在一條線上位于A1-A2移行部,但是Heubner回返動脈在95%的患者中位于前交通動脈 4mm以內。利用這一解剖關系,Heubner回返動脈是前交通動脈可靠的解剖標志,特別是當A1段向上弓起,不在視野范圍內時。它在起點覆蓋A1肩部,當它在A1外側再次出現時位于A1段的上方(60%)或者前方(40%)。因此,Heubner回返動脈通常在牽拉額葉后在A1之前就被發現。2%的患者可存在2根 Heubner 回返動脈。 眶額動脈是大腦前動脈的第一個皮層分支,起于A2段的前外側面,大約在前交通動脈以遠 5mm,并在直回和嗅束上方垂直走行。其走行可能類似于 Heubner 回返動脈,但是遠端離開A1,而 Heubner 回返動脈平行于 A1 段。眶額動脈運載力比 Heubner 回返動脈大(直徑 2~3mm:1mm)。眶額動脈供應直回、眶回(前、后、內、外)嗅球和嗅束。 額極動脈是大腦前動脈的第二個皮層分支,它大約在前交通動脈后14mm處起于A2段。也存在一種少見的情況,即它和眶額動脈起源于一個共同的主干。額極動脈在半球間向前走行并供應額葉腹內側。 ![]() 大腦前動脈的正常解剖變異 對稱的前交通動脈復合體。 不對稱的前交通動脈復合體,右側A1段優勢,左側A1段發育不良。 開窗的前交通動脈,窗孔位于前交通動脈左側。 副前交通動脈 ![]() 副大腦前動脈A2段,前交通動脈復合體發出3個A2段。 奇大腦前動脈。 雙側半球左側 A2段發出遠端分支供血雙側半球遠端. 參考自:Michael T. Lawton《Seven Aneurysms Tenets and Techniques for Clipping》 僅供學習,侵權必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