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濕熱,很多人就喜歡貪涼,吹空調,吃冷飲。 因為夏天氣血本來就走表,中焦脾胃相對虛寒,這個時候如果再光著膀子露著肚臍眼吹空調,不加節制的吃冷飲,就非常容易引發胃腸型感冒,嘔吐泄瀉等問題。 所以這個季節,藿香正氣一定是家中必備的中成藥。 藿香正氣散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的經典方劑,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藿香正氣散組成: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術、陳皮、厚樸、桔梗、藿香、炙甘草。 猛一看雜亂無章,其實一分類,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組藥(藿香、紫蘇、白芷):這三味藥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藥性辛溫,氣味芳香。《本草正義》記載,白芷,氣味辛溫,芳香特甚,最能燥濕。 辛溫加芳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組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芳療,芳療就是中醫芳香療法的簡稱,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產業。中藥里的芳香“法寶”共分為芳香解表、芳香理氣、芳香化濕、芳香活血、芳香解郁、芳香辟穢、芳香溫通、芳香開竅、芳香醒脾等類別。 這三味藥組合在一起,辛溫又芳香,可以解表,化濕,理氣,辟穢,溫通,開竅,醒脾。當然,最主要的功能,還是解表加化濕。 第二組藥(半夏、陳皮):這是二陳湯的主要藥物,陳皮行氣化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第三組藥(大腹皮、厚樸):這兩味藥行氣寬中,除滿利水。 第四組藥(茯苓、白術):茯苓甘淡滲利,白術健脾祛濕。 第五組藥(桔梗、炙甘草):桔梗宣肺利膈助藥力上行,炙甘草調和諸藥并健脾。 中醫去濕的方法有很多,芳香化濕,行氣化濕,寬中除滿,淡滲利濕,健脾祛濕,這些祛濕之法在藿香正氣散中都有所體現,當遇到濕邪不知如何治療之時,千萬別忘了藿香正氣散,從中一定能找到靈感。 藿香正氣散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要用于夏季貪涼飲冷引發的陰暑(空調受涼+貪吃冷飲引起的嘔吐腹瀉,區別于高溫暴曬引發的熱射病中暑,也叫陽暑),胃腸型感冒,惡寒發熱,頭痛身重,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等等。其核心方義就是外感風寒+內傷濕滯。 藿香正氣有好多種中成藥,這里簡單給大家區分一下。 藿香正氣散或藿香正氣丸:傳統散劑,丸劑,起效慢,適合長期調理。 藿香正氣水:因含酒精,起效快,適合急癥,但酒精過敏者禁用。 藿香正氣液:不含酒精,起效中等,無酒精相關禁忌,如果是特殊人群如兒童,可以優先選擇這個。 禁忌人群:陰虛火旺,風熱感冒,陽暑患者,酒精過敏,舌紅苔黃有內熱者,不適合此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