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競價(每個交易日9:15-9:25)是全天交易的“預演”,多空雙方在此階段集中博弈,往往能透露出個股當日的資金態度。對于短線交易者來說,通過集合競價捕捉漲停板,既能規避盤中波動風險,又能精準把握啟動時機。以下是這套策略的核心方法與具體操作步驟。 一、集合競價抓漲停的底層邏輯 漲停板的核心驅動力是“資金共識”——當多數資金認為個股有上漲空間時,會在集合競價階段主動搶籌,推動股價走高。判斷這種“共識”需抓住兩個關鍵: - 價格信號:集合競價期間股價逐步走高(而非突然跳漲),且最終開盤價高于前一日收盤價,顯示買方意愿強烈。 - 資金信號:伴隨成交量溫和放大(9:20后委托單不撤單,真實資金入場),買盤力量遠大于賣盤(如買單量是賣單量的3倍以上)。 簡單來說,優質的漲停潛力股在集合競價中會呈現“價升量增”的良性狀態,而非“無量虛高”的誘多形態。 二、具體操作步驟(9:15-9:30全流程) 第一步:篩選候選池(9:15-9:20) - 初步選股:打開行情軟件,按“漲幅”排序,篩選集合競價期間漲幅在2%-5%的個股(漲幅過低缺乏動能,超5%易被主力誘多)。 - 排除干擾項:立即剔除以下標的: - 前一日已漲停(尤其連續漲停)的個股(次日易高開低走); - 流通盤小于10億或大于500億的個股(小盤股易被操控,大盤股難漲停); - 近3日出現過“放量下跌”(單日成交量是前5日均值2倍以上且跌幅超3%)的個股。 第二步:觀察資金真實性(9:20-9:24) - 關鍵時間點:9:20后委托單不能撤單,此時的價格和成交量更真實。重點看兩個變化: - 股價是否穩定:從9:20到9:24,股價應保持在2%-5%區間,且波動幅度≤1%(如從3%跌至2.5%屬正常,跌至1%以下需放棄)。 - 成交量是否持續:9:20后的每分鐘成交量,應比9:15-9:20期間放大(如從每分鐘500手增至800手),且買一委托量始終大于賣一(如買一有1萬手,賣一僅3000手)。 第三步:確認入場信號(9:24-9:25) - 最后1分鐘驗證:9:24后股價若小幅上沖(如從3%升至4%),且最后30秒成交量突然放大(較前1分鐘增加50%以上),說明資金在搶籌,可列為重點目標。 - 掛單技巧:以“漲停價”掛單(確保能成交),但需注意:若個股前一日收盤價為10元,漲停價為11元,集合競價最終開盤價若為10.5元,實際成交會按10.5元結算,不會多花錢。 第四步:開盤后二次確認(9:30-9:35) - 若開盤后股價快速上漲(3分鐘內漲幅擴大至6%以上),且成交量持續放大(比集合競價總量多50%),則大概率漲停,可持有等待。 - 若開盤后股價回落至集合競價開盤價下方,且3分鐘內未反彈,立即撤單或賣出(避免主力出貨套牢)。 三、風險控制與注意事項 1. 倉位嚴格限制:單只個股買入金額不超過總資金的10%,每日最多操作1只,避免因誤判導致大額虧損。 2. 避開極端行情:當大盤集合競價期間下跌超1%,或行業板塊突發利空(如政策打壓),當天暫停操作,市場情緒差時漲停概率極低。 3. 拒絕“賭心態”:若集合競價結束后,個股開盤漲幅超7%,即使符合其他條件也放棄——此時買入成本過高,漲停則賺3%,跌停則虧17%,風險收益比失衡。 4. 復盤優化:每天收盤后記錄入選個股的后續走勢,重點分析“集合競價達標但未漲停”的案例(如是否因大盤拖累、板塊分化),逐步調整篩選標準。 集合競價抓漲停的核心不是“賭漲停”,而是通過資金信號捕捉“大概率上漲”的機會。記住:短線交易的關鍵是“賺的時候多賺,虧的時候少虧”,嚴格執行篩選標準和止損紀律,遠比盲目追高更重要。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