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買保險不劃算,收益率才5%,我買股票或者基金,收益率都比這高。” 聽起來似乎合理,但是它禁不住仔細推敲。 如果你能確保自己一路平安無事地活到100歲;如果你能保證你的投資組合年年上漲、從不踩雷、從不暴跌;如果你還能保證你所有的投資收益都不需要繳稅,那么——你當然可以只用回報率來衡量保險。 問題是: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些。所以你不能僅僅把保險當作是一種普通的投資產品,一種僅僅提供投資回報的投資產品。 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無法預測疾病和意外,也無法讓市場永遠聽我們的指揮,更無法對抗稅務系統的規則。你以為你賺了10%的投資收益,結果還要交掉25%的稅;你以為自己會一路向上,結果一場大病就把美夢全部擊碎。 保險存在的意義,正是為這些“不確定性”買一份“確定”。它不是為你錦上添花,而是在你最需要時雪中送炭。 它不以回報為目的,而是你和家人生活里的最后一道防線。它不是為了讓你賺最多的錢,而是讓你和家人在最壞的情況下,不至于一無所有。 那些拿保險的收益率跟投資相比較的人,就好像是拿安全帶跟油門比加速的人。安全帶的目的不是為了加速,它是讓你在加速之后可以活著回家。保險的目的不是提高收益率,它是讓你和家人在災難之后可以繼續有尊嚴的生活。 ![]() 2 保險的種類有很多,包括以保障為主的定期保險、儲蓄為主的分紅保險、以及靈活度更高的萬能壽險(Universal Life,簡稱 UL)各有不同用途。 雖然這些年分紅保險大行其道,受到廣泛歡迎,但更強調投資自由度和資產配置靈活性的 UL,也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目前多數保險公司在 UL 的投資賬戶中,都提供了豐富的投資選項,包括:
更重要的是,有些基金的10年長期平均收益率達到了年化雙位數,這已經超過了許多人自己管理投資賬戶時的收益率。 原因很簡單:
也就是說,UL 不僅提供了保障功能,還搭建了一個結構化的、稅務優化的長期投資平臺。而且這個平臺還帶著“保險身份”,在面對債務、訴訟或遺產安排時,更具法律優勢。 如果你本來就打算為未來投資,那為什么不順便讓這筆投資帶著保額、帶著稅務優勢、帶著法律保護,一起前進呢? ![]() 3 你真的很難找到第二種金融工具,能像分紅保險一樣,在一份合同里同時具備這么多強大的特質: 波動性低:它不像股票或基金那樣隨市場起伏而暴漲暴跌,不需要你天天看盤、調倉、止損。你不用擔心今天經濟數據不好,明天保單價值就縮水。它是少數能讓你安心“睡覺”的資產。 收益穩定:分紅型保險Whole Life的現金價值的增長曲線是穩定向上的。沒有暴利,但也沒有斷崖式下跌。它提供真正的復利積累。 增長免稅:在保單內資收益是免稅的,如果通過貸款形式提取,甚至可以做到終身免稅提取。而你自己做投資,每年賺了錢都得報稅,稅后的真實收益早已被打折。 資金靈活提取:現金價值不只是看得見,更是用得著。當你需要資金時,可以選擇貸款方式取出,不影響保單保障,不必賣資產、動投資、或者面對稅務沖擊。它比應急儲蓄更從容,比投資變現更體面。 可用于資產轉移:人壽保險是一種天然的傳承工具。它可以繞開遺產認證程序(probate),讓資金直達受益人;在高資產人群中,它更是稅務結構規劃、財富隔離、債務風險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關鍵時刻高比例賠付:當意外或疾病真的發生時,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賠付能在最短時間內到賬,幫你扛住治療費用、給家人提供生活開支、在家庭支柱突然倒下后補上所有缺口。而這筆錢,不用等拍賣房產、也不用求親借貸。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去追逐高收益,卻忽略了這世上最難得的,是穩健、自由、可靠、可支配。而保險,恰恰是為這幾個特性而存在的那種產品。 所以別再拿“投資收益率”來衡量保險。你可以有很多種理財工具來賺錢,但你還需要一種工具,在所有賺錢的計劃都失敗時,依然能保護你。 保險,就是那個計劃之外的Plan B,而真正成熟的人生,從來不止有Plan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