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常在清晨醒來后,先去陽臺站一站,晨露還掛在月季花瓣上,蟬鳴剛起了個頭,帶著點怯生生的調子。 空氣里浮著草木的潮潤氣,比屋里涼快不少。 這時總忍不住燒壺水,隨手拿過桌上的白瓷蓋碗,投點茶葉放進去。 沸水沖下去,揭蓋時水汽帶著茶香漫出來,淺啜一口,茶湯清冽得像山澗水,剛才還沒散盡的困意,跟著就淡了。 等日頭爬到頭頂,陽光把陽臺曬得發燙,屋里的風扇轉個不停,蓋碗里的茶早就涼透了,倒掉葉底重新取茶沖泡。 有時就著陽光慢慢喝,有時端著茶杯來回走動,忙些零碎事,茶湯的滋味在嘴里時有時無,倒也不覺得怠慢了什么。 傍晚日頭偏了西,熱氣褪了些,天邊染出橘紅的云。 再泡一次茶,看著窗外的光線從亮轉暗,茶湯從熱到溫,喝進嘴里的感覺也跟著變,少了些上午的清勁,多了點潤潤的綿柔,像晚風拂過額頭,帶著點安撫人的意思。 其實從早到晚,茶的樣子、喝的心境都在變。 從早茶到午茶,再到晚茶,一天當中不同時間段喝茶,細說起來,注意事項各有不同。 《2》 清晨的第一杯茶,得喝得清淡些才好。 經過一夜睡眠,人體水分隨新陳代謝大量消耗。 此時一杯清潤茶湯,既能快速補水,又能輕柔喚醒身體,開啟新的一天。 不過,清晨飲茶的“度”需仔細拿捏。 茶湯切不可過濃,若用蓋碗沖泡,應注重快速出湯,避免久悶導致茶多酚、咖啡堿過量析出。 若用玻璃杯,則需酌情減少投茶量,讓茶湯保持淺淡適口的狀態。 此時味覺尚未完全蘇醒,清淡茶湯入口更顯溫潤,不會給感官帶來過重負擔。 新白茶是清晨飲茶的理想選擇。 它采用不炒不揉、自然萎凋的傳統工藝,未經過多人工干預,最大程度保留了茶葉本真的營養,尤其是茶氨酸與茶多酚的含量尤為豐富。 茶氨酸能賦予茶湯清甜鮮爽的口感,帶來平和的愉悅感。 適量的咖啡堿則能溫和提神,驅散晨間的慵懶,二者搭配,既解困又不刺激。 茶湯清潤稠滑,若晨起喉嚨干澀,喝上幾口便覺舒緩,潤燥效果顯著。 當然,飲茶還需結合自身體質。 即便白茶對腸胃的刺激較小,脾胃偏弱者仍建議在餐后飲用,借助食物的緩沖更好地保護腸胃。 總之,清晨喝茶以“舒適”為準,清淡為基調,方能在補水提神的同時,不給身體增添負擔。 《3》 午休過后的那杯茶,得喝得解膩又提氣才好。 午休過后,人總有些懶懶的,腦子像蒙著層薄霧,眼皮沉得很,做事提不起勁兒。 這時候起身泡杯茶,倒成了個自然的習慣。 既能活動活動身子,又能讓精神慢慢醒過來,算是給下午的狀態打個底。 按咱們的飲食習慣,中午總吃得實在些,魚肉葷腥、油膩菜肴少不了,吃完嘴里、胃里都膩乎乎的。 所以午間喝茶,首要的是清一清口腔里的雜味,化一化腸胃里的膩感,順帶悄悄提提精神,應付下午的活兒就更順了。 要說解膩,巖茶倒是挺合適的。 平時出去吃烤肉、火鍋這類重油重味的,配著巖茶喝,那股子油乎乎的感覺很快就能被壓下去。 這大概和它的性子有關,做茶時經過殺青、半發酵,還帶著恰到好處的火功,茶湯里那股獨特的巖骨花香,像帶著股清爽的勁,滑過喉嚨時能把油膩感沖散不少。 在常見的茶里,論解膩的本事,巖茶確實得算上一號。 當然,也不用非得盯著巖茶不放。 要是偏愛綠茶的鮮爽、白茶的清甜,或是紅茶的溫潤,只要喝著舒服,能解膩提神,也就夠了。 午間喝茶本就是圖個自在,能讓身子和精神都緩過來,以更好的狀態接著往下忙,就挺好。 《4》 睡前要喝那杯茶,得少喝些、選溫和的,才更安神。 到了晚上,身體像慢慢收攤的集市,器官們漸漸要歇下來了。 這時候喝茶,就得像給運轉了一天的機器上潤滑油,輕手輕腳才好,若是貪多貪濃,反倒成了負擔。 按理說,時間太晚就不該喝太多茶。 器官忙了十幾個小時,本想歇口氣,濃茶一激,怕是又得強撐著運作,日子久了難免傷著身子。 尤其對咖啡堿敏感的人,臨睡前捧著茶杯不放,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第二天頭昏腦漲,可不就成了惡性循環? 再者,睡前喝太多,一肚子水晃蕩,夜里總得爬起來上廁所,再好的睡意也被攪沒了。 所以晚上喝茶,“適量”兩個字得記牢。 既別讓腎臟扛著多余的負擔,也別讓咖啡堿壞了睡意,過了頭,再好的茶也成了麻煩。 要是實在想喝口茶暖暖身子,選對茶也重要。 老白茶就挺合適,陳放多年的茶餅,茶多酚和咖啡堿早就慢慢轉化了,茶湯稠滑得像米湯,入口溫溫潤潤,連胃敏感的人喝著也舒服。 它不像新茶那般銳利,倒像位溫和的老友,陪你慢慢消解白日的疲憊,又不會驚擾了夜晚的安寧。 說到底,晚上喝茶不為提神,只為那份自在。 量少點,茶溫點,時間早點,讓這口茶成了助眠的引子,才是最好的分寸。 《5》 不同時段的喝茶講究,說到底不過是順著身體節奏找舒坦。 不必被條條框框捆住,體質、習慣、當下的狀態才是標尺。 胃弱就避開空腹,怕失眠就少碰濃茶,偏愛哪種茶、何時想喝,全憑自己覺得舒服。 喝茶本是尋常日子里的閑趣,能在唇齒間品出自在,讓身心跟著妥帖起來,便勝過所有規矩。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