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第八十八卷 晉紀十 西晉·晉愍帝建興三年(癸酉,公元315年) 【原文】
【譯文】 譯文太長,略過 【解析】 今天的文章有關人際關系。 如果你在平時人際關系中付出較多,但是卻為人忽視,你的利益沒有得到別人應有的尊重,那么這篇文章或許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如果你職場里面,對員工不錯,但是員工卻沒有把你當做一回事,那么這篇文章同樣也能給你一些答案。 公元313年,西晉都城洛陽被匈奴漢趙攻破,晉懷帝被俘虜。 同年長安,司馬鄴稱帝,史稱晉愍帝。 此時的晉愍帝也不過13歲,兵是別人的,位置也是別人把他拱上去的,他自己說不上話,真正的權力在鞠允和索林手中。 昨天咱們聊了索林這個人,他屬于那種有野心的,自己手里有資源他就想做老板,如果搞不過人家,那他也沒負擔把資源賣個好價。 你對司馬家有多少忠誠度,反正我是看不出來的。 相比較索林,鞠允這個人更厚道一點,權力欲有,但不多,再加上他性格,他才能與索林打配合。 但也正是鞠允的性格導致他沒辦法成事。 上面材料,就是對鞠允性格描寫,我覺得重點在這句話:
性格沒什么,無威斷說明鎮不住人,用爵位來籠絡人不過是前面兩個因素放在一起的必然結果。 其實你想想也就能明白。 性格脾氣不錯,為人和善對人友好,但是你身為領導,對下面都和顏悅色,從來罵人,有啥事都好商好量的,不愿意起沖突高矛盾,這是你性格使然。 久而久之是不是下面就會給你蹬鼻子上梁,不把你放在眼里。這個是環境對你性格的反饋。 于是你想讓下面按照你說的做事,你怎么辦? 因為你性格就那樣決定論你就不可能用那些狠的路數,或者說你自己心理那關就過不了,你用不出來,那可不就只有給好處、須承諾、畫大餅了嘛。 說白了,鞠允這種人,想要讓人干事,他就傾向于哄著、托著別人來干事,這事他自己選的。 這鞠允如此,放平時沒啥,但彼時彼刻,問題很大。 長安城內沒錢沒糧,鞠允想收買人無非名利,實際的利沒有,那可不就只能給名了嘛。
物以稀為貴,人人都有就不值錢了。 鞠允官位濫發,含金量大打折扣,這也反過來說明,長安朝廷的確是沒錢了、沒辦法了。 這就像企業里面老板沒錢,那可不就是把你提拔經理、部長、副總,然后給你許諾期權股份。 人嘛很現實,尤其是亂世,你手里沒東西,人家會把你當回事看? 放現在也是如此,你去逗小野貓,手里沒個貓條,貓最多來了蹭你倆下,發現你啥都沒有,轉頭就走。 現在很多領導說職場00后不好管,為什么? 那為什么80后的好管? 職場環境改變了,以前的領導真的能給好處,80后好好干也的確能夠搞到錢。 現在的領導他有什么?就曉得講口號、說大話、談奉獻,真東西一點都拿不出來,00后是有個性,但人家不傻啊。 人家就是上班賺錢來的,難不成還真上出了主人翁意識? 領導們沒有辦法說揭穿是自己手里沒米的現實,那可不只有說00后不好管嘛。 回歸正題。 鞠允的窘迫也是長安小朝廷的窘迫,對于將領只有給官位來籠絡。 至于底下的基層士兵,自然是沒多余錢糧來安撫,鞠允倒是想,但他搞不出錢糧來。
《走向共和》和《紹宋》里面有個共同的場景,袁世凱和趙九給士兵發軍餉,都是親自發到士兵手里面的。 人家拿你的錢,才知道你是老板,才會聽你的,但凡是過了一手,這東西就不好講了。 權力只會為權力的來源負責,職責只會為誰開工資的負責。 鞠允和索林的小朝廷給不了錢,那么底下士兵軍餉吃糧可不就只有將領來負責嘛,朝廷給將領大大的賞賜,對士兵卻沒有東西,底下的士兵自然怨氣罵鞠允不是個東西。 你放現在,老板給中層發福利,底層員工沒好處,心里會沒點怨氣? 但問題是,鞠允如此對這些將領,人家會真對你感恩戴德嗎? 我覺得不會。 一方面,鞠允對誰都如此,大家都有就等于大家都沒有,自然不會感激。 好處沒有差異化,就會淪為濫觴。 二方面,是鞠允需要這些將領,而這些將領反而無所謂。 當你有求于別人,你的付出別人不會覺得有什么,甚至只會認為這是你的理所應當,憑啥要感激你? 三方面,你如果對鞠允太溫和,他反而不會在乎你,你要是稍微冷漠不搞好,鞠允說不得要加大籌碼籠絡。 你理解了這三個,你就會明白后面的那個叫焦嵩的將領,為什么會在鞠允被圍的時候,要等他陷入危險之后再去救他。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自己的功勞,更能體現在的重要性,才更能撈到好。 【閑扯】 今天聊聊人際關系。 鞠允就像是個老好人,他以為自己對別人好、掏心窩子,就能得到別人的擁護。 但現實是,真心付出的人,大部分都是自我感動,最后得的結果也是被榨干之后無情拋棄。 錯的不是真心付出,而是真心付出也要有前提條件的。 像鞠允這種局面,其實已經是死局,無論他是否真心付出,結果無非是死的早晚區別而已。 我覺得, 真心付出沒有錯,但是你的要先搞明白三個問題。 其一,對方身上有你要的東西,那么你身上有沒有對方要的東西? 都具備,你真心付出,對方積極回應,那你付出的才有價值。 其二,對方這個人行不行,人品如何。 所謂真心付出,本質和利他一樣, 骨子里也是希望對方也能對自己好。 想要這種反饋成立,就必須建立在對方本身是個得了好也會回饋的人。 你真心對他,人家看在眼里,自然也會回報你。 要是想著用真心去感動對方,把對方這塊冰焐熱,這和癩皮狗有什么區別? 其三,你有沒有備選? 付出真心最怕什么? 最怕別人吃準了你。 比如,對方知道你沒得選,你只有真心對他,那他就不可能把你當回事。 這就是你不具備選擇權,對方知道他是你的唯一,那自然會認為你有求于他,那自然不會把你的真心當回事。 我覺得,涉及到所有人際關系的議題,都是有前提的。 脫離了前提,就會如上面他說的,你付出真心結果真心錯付。 而前提的含義就是,在先要看看這個人是否值得,看看這個環境自己付出真心是否合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