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你可以回答這5個問題,幫助你找到自己擅長并熱愛的事。
第1個問題:在你的人生中,哪些體驗讓你感到充實? 通常,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會讓人覺得輕松愉快,越做越有精神;而如果做的是自己不擅長的事,可能就會覺得很累。例如,以前我們做項目調研時,大家都覺得做問卷、去采訪別人很費勁,吃力不討好。但我卻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可以直接接觸到用戶,了解他們的想法,這讓我感到很快樂。第2個問題:最近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到煩心或焦慮? 其實,通過這些讓你生氣的事情,也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因為當你對某件事很擅長時,如果別人沒有做好,你可能會覺得不舒服,甚至心煩,覺得“為什么連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這正說明你在這方面有優勢,而對別人來說卻未必容易。比如,我以前看別人做的PPT,純文字,放模糊的照片,放有水印的照片,就會覺得怎么連簡單的PPT都做不好。實際上是我做電商的經歷影響著我,宣傳的照片必須清晰、突出重點,圖文結合,從網上下載的模糊,帶水印的照片,必須不能接受。第3個問題:問問身邊的人,他們認為你的長處是什么? 從我們自己的視角出發,很容易存在盲區。很多事情自己未必清楚,但別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所謂的“盲區”。從喬哈里溝通視窗可以知道,公開區是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事;盲目區是自己不知道,別人卻知道的事。通過問自己身邊的朋友,對自己的長處的反饋,可以增加對自己的了解。所以,不妨主動去問問身邊的人,他們對你的看法和評價,或許能幫你發現自己未曾注意到的優點。比如,在朋友眼中,你可能是一個負責任、充滿熱情、非常專注的人。多和朋友交流,主動詢問他們對你的看法,這樣你就能發現一些自己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優點。第4個問題:如果你辭職了,你會對之前的工作有哪些留念? 如果明天就辭職了,你會不會對之前的工作有留戀的部分?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工作,也可以回想一下以往工作中的一些細節。那些讓你留戀的部分,往往也是你在工作中感到充實、擅長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喜歡處理事務性工作,喜歡為客戶解決問題、挖掘客戶需求、提供解決方案;而有些人則可能不太喜歡與人溝通的部分。仔細想想那些在討厭的工作中依然讓你感到留念和開心的事情,往往也隱藏著你的優勢和興趣。第5個問題:至今為止取得了哪些成果,你是如何做到的? 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成功經驗,可以從八個角度來思考: 1. 在感到充實之前,你做了哪些準備? 2. 當時所處的環境有哪些特點? 3. 你具體采取了哪些行動? 4. 如果當時換一種做法,會不會更好? 5. 你曾經有哪些成功經歷或充實的體驗? 6. 你是經過怎樣的思考,才采取了上述行動? 7. 什么時候失去了那種充實感?又是如何保持動力的? 8. 當時你意識到了什么? 如何找到想做的事(書中表格) 通過這八個角度去梳理和挖掘自己的成功經驗,你會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現在,你不妨用這五個問題來審視自己,深入挖掘你的擅長之處。 通過自我提問和反思,你將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趕緊行動起來,一起加油。 我是小野,一個充滿熱愛的人,熱愛讀寫和寫作,和你一起讀寫,探索自我,找到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