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馬蕩"在土家族語中的意思是"老虎喝水的地方"。海拔1500余米,面積20平方公里。該景區森林密布、氣候涼爽、寧靜自然,風情獨特,保留著土家族原生態特色,大自然賦予她原始、自然、純樸和美麗,堪稱"森林中的伊甸園",是人們休閑、度假、納涼的絕佳去處。 蘇馬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8℃左右,是盛夏"絕無僅有"的天然空調,被譽為“中國最美小地方”。 ![]() 2000年,蘇馬蕩人口不足500人,青壯年出外打工,留在家里不足200人。2010年前后,一些房地產開發商趕上了政策紅利,紛紛在位于蘇馬蕩齊岳山的一個山頂上稍微平坦的地方,尋找可以蓋樓的地方,經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個又一個多層或高層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 ![]() 所有的小區嚴格按統一規劃的規范建設。最大程度保護土地和植被。因此,小區是點綴在原始森林之中!網絡照片 ![]() 我們在蘇馬蕩旅居一個月,將這些小區當景點游玩。 皇家壹號最牛的小區! ![]() 文化娛樂設施 ![]() 蘇馬蕩最大的廣場。 ![]() 夏都生態城獨占馬峰坳水庫最佳位置。 ![]() 吊橋 ![]() 林海云天 ![]() 林隱橋 ![]() 云嶺公園 ![]() 佛羅倫薩美鎮。 ![]() 歐式建筑 全景圖。網絡圖片。 ![]() 超大廣場和兒童樂園。 ![]() 依云國際小區 ![]() 觀景電梯 ![]() 最高處的樓盤。 ![]() 香山別院 ![]() “香山閣”,位于蘇馬蕩最高的山峰之巔 ![]() 恩施州利川市瞅準了這里的“清涼避暑”經濟熱點,對蘇馬蕩加大投入,最近10多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于公路、網絡、燃氣、電力、后勤服務、娛樂設施、市場管理等盡力滿足居民需求。尤其可貴的是湖北省各地的醫保在這里均能通用,極大地方便了候鳥們的保健。因此,大量重慶,武漢的市民在此購房。在住人口激增到20萬! 7.15日,《湖北日報》第9版《恩施觀察》欄目:蘇馬蕩候鳥超40萬! ![]() 當我們沿著蘇馬蕩大道看到各個住宅小區,滿大街的汽車牌照基本都是渝ABCDEF,如果看見鄂A 或其他省市的車輛牌照,頓感有點稀罕。再看菜市場和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哈哈!清一色的重慶或四川方言。就連過早賣的早點,也是重慶味道占據了街道兩側的各個食攤,至于萬州商行、重慶小面、樂山蹺腳牛肉、重慶火鍋等等頗具重慶特色的商業門市以及民宿酒店,從方言到文化,從小吃到市場的叫賣聲,從廣場舞的領舞風格到著裝,處處體現了重慶的方方面面,讓外地人初到此地,大有一種仿佛步入了重慶的地界的感覺。 ![]() 旅店包三餐,因此,我們每天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早上上山鍛煉。 ![]() 此時,耳畔卻響起了陣陣的聲音,隨聲望去,一只知了正在水杉樹的樹干上振翅高唱。它的長相不像是我們常見的黑黑的、大大的知了,個頭略顯小點,顏色有點偏綠。特別的是這聲音不像是在其他地方所聽到的,它先是一聲短暫的開腔,接著是有音樂感的高亢嘹亮的振翅,一聲高,一聲低,似乎有點和弦的奏鳴,由獨奏變成大合唱。 ![]() 看日出。 ![]() 上網,寫公眾號,睡覺! 日落 ![]() 看星空 ![]() 我們像當地人一樣逛市場。 富硒土豆。 ![]() 咸菜。 村民在馬路中間擺攤。兩邊留出的道,剛好過一輛小車。 兩邊留出的道,剛好過一輛小車。 臘貨-土家族的特產。 萬州特產。 恩施的藥材是有名的。 從來沒見過這樣大公雞! 我最喜歡的是十里長廊 坐車在十里長廊入口處公交站下車。從這里上去。 ![]() 高處有一座清風亭。 ![]() 遠處的齊岳山,山上立著許多風機。 ![]() 下面是深深的磁洞溝大峽谷里的梯田農舍。 左側山頂上的小區。 ![]() 沿左側步道向下走。長廊的棧道蜿蜒曲折,在都亭山的脊背上沿懸崖邊延伸,猶如一條巨龍在云海中穿梭,引領著游人欣賞懸崖美景。 ![]() 將軍巖山形險峻,形象逼真,一尊將軍像,莊嚴威武,氣勢雄偉,他俯視磁洞溝大峽谷,仰望雄偉齊岳山。 ![]() 局部放大。傳說是巴蔓子的頭像。巴蔓子將軍是土家民族英雄。 ![]() 走一段路后,再看將軍巖。清風亭及林間小路清晰可見。 ![]() 在將軍石的左側,有一憨態可掬的熊寶寶象形石,撅著嘴巴郁悶生氣的樣子。 ![]() 正面。 ![]() 右側懸崖上可見一塊半懸空的巨石,酷似兔子頭,所以當地人叫它玉兔石。玉兔石恰似一只靈動的玉兔,蹲伏在懸崖邊。 ![]() 在磁洞溝大峽谷的懸崖上,一只龜形石伸出頭來面對云海。它的神情莊重,和將軍石遙相呼應。 ![]() 到達廣場。可以扎帳篷,還有擺攤賣各種特產、飲料與小吃的。 ![]() 還有人走模特兒步。 ![]() 這一段,道路左邊的巨石較多,而右邊的樹木較多,基本上是在林蔭中穿行,視野伸不出去,有點在森林中的感覺。 ![]() “走好人生每一步” ![]() 長廊上不時有向外擴出的觀景臺或小亭,供游人慢慢欣賞美好的天地風光。 ![]() 經過一個小區的后面,用假樹根圈成了籠子狀,有點在大鯊魚骨骼中行走的感覺。 ![]() 經過一塊巨石。 這個小區建在懸崖絕壁之上。 ![]() 走到植被逸品小區。 ![]() 這只是十里長廊的一個出口。真正的終點還要養生谷!還要走兩小時。 景區碑石。楊正龍題寫。 楊正龍為謀道評選魅力名鎮主動申報、自費四處奔走。把“蘇馬凼”改為“蘇馬蕩”,為蘇馬蕩正名。自費作歌、先后舉辦四屆杜鵑文化節,為蘇馬蕩揚名。他精心打造杜鵑森林公園,修建崖上觀光長廊,打造旅游景點,確實干過不少工作。 蘇馬蕩,我明年還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