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七七的第571篇原創▼一、全職媽媽的至暗時刻 30歲那年,我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每天的生活像被設定好的程序: 下午1點,趁著孩子午睡,癱在沙發上刷手機——短視頻、朋友圈、一個接一個地劃,仿佛這樣就能喘口氣。 可到了深夜,孩子睡著后,房間里只剩下手機屏幕的冷光。 直到有一天,我刷到曾經的同學升職加薪的動態,看到前同事考研上岸的朋友圈,甚至發現曾經不如自己的朋友,如今也已經買了房、換了車。 而我的生活呢?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 于是,我決定改變。放下手機,開始培養一些低成本的愛好。 二、破局之路:5個改變命運的愛好 1. 讀書:我為自己買了很多的書籍,個人成長的,育兒的,心理學的,自媒體的。堅持每天閱讀。3年下來,我讀了上百本書,1500+小時,從心理學到教育學習,從文學到小說。 從自我成長到經濟理財,這些書不僅讓我在寫作時有更深的洞察,更讓我在面對人生困惑時,找到答案。 比如: 讀《被討厭的勇氣》,我學會了課題分離,不再過度在意他人評價; 讀《好好思考》,我明白了多元思維模型的重要性,避免成為拿錘子的人; 讀《活著》,我懂得了生命的韌性,不再輕易抱怨生活。 有人曾問我,"讀這么多書,真的能變現嗎? 我說,讀書不會立刻讓我變富,但它能讓我在迷茫時清醒,在浮躁時沉淀,在孤獨時找到共鳴。 現在每當我翻開一本新書,就像開啟一場與智者的對話。我相信,那些劃過重點的段落,終將在未來的某天,成為照亮他人的火把。 ![]() 2. 寫作全職媽媽的身份像一層厚重的殼,包裹著無人理解的委屈、孤獨和迷茫。于是,2021年5月,我決定把自己剖開,開始寫作。 不是優雅地記錄生活,而是把過去的自己徹底打碎,把那些不敢說出口的脆弱、憤怒、不甘,一字一句地變成我的文章。 2022年4月我開始全心全意做自己的公眾號,保持穩定更新,到現在,寫了570篇原創,150萬字。 對我而言,寫作最初是發泄,后來是救贖。它讓我明白:真誠的文字,自有萬鈞之力。 那些深夜敲下的字句,不僅療愈了我自己,還意外地觸動了無數和我一樣的人。 漸漸地,寫作不再是情緒的出口,而成了我看向世界的窗口。 它讓我遇見更優秀的人,被更多人看見,甚至成為《知音》雜志的重點培養作者,拿到單篇2000+的稿費。 但比這些更珍貴的是,寫作重塑了我。 寫作讓我不再困于身高焦慮、外貌焦慮,不再活在別人的評價里。我學會了用文字思考,用故事表達,甚至用觀點影響他人。 如果你問我,寫作到底改變了什么? 我會說:它讓我從被生活書寫的人,變成了書寫生活的人。 而這一切,僅僅始于一個勇敢的開始——寫下第一行字。 3.快走 三年前,當我選擇成為全職自媒體人時,沒想到最大的挑戰不是創作靈感,而是我的身體。 每天長時間的伏案寫作,讓我的肩頸僵硬如鐵板,腰背酸痛成為常態。更可怕的是,三年間體重不知不覺漲了10斤,失眠像影子一樣纏著我。 直到某個清晨,鏡子里那個浮腫的臉、呆滯的眼神突然擊中了我:這哪是追求自由職業的創業者?分明是個被久坐生活囚禁的困獸。 今年5月2日,我系緊鞋帶,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每天5公里快走。 第一個星期,肌肉酸痛得像是被重組,一個月后,奇跡開始發生。 僵硬的肩頸漸漸松解,睡眠質量顯著提升,白天的專注力持續增強。 現在,快走不再是一項任務,而是我每天最期待的時刻,我會一邊快走一邊聽書。 已經堅持了70多天,那些困擾我的失眠、疲憊和焦慮,最終被最簡單的運動——快走,一步步踩碎在腳下。 ![]() 4.畫畫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是我從來沒有學過,這好像也一直是我的遺憾。 現在我當了媽媽,幸運的是我的女兒也非常喜歡畫畫,于是我送她去學畫畫,有時候,她在教室里畫畫,我在教室外面畫畫。 還有時候我會自己去畫室畫畫。 我很享受畫筆在紙上掃過的感覺,也享受作品完成的喜悅。 我畫自己喜歡的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小王子和狐貍,還有各種風景油畫。 作為一個30多歲才拿起畫筆的全職媽媽,我曾經以為畫畫是藝術家的事,直到真正嘗試后才發現——它是最平民的心靈療愈術。 最讓我驚喜的是,畫畫竟成了最好的情緒調節器。每當寫作遇到瓶頸或心情低落時,顏料和畫布就是我的心理醫生。畫筆在紙上游走的沙沙聲,比任何白噪音都更能讓人平靜。 現在我的畫技依然稚嫩,但早已明白:藝術從不需要專業認證,它本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語言。 ![]() 5.攝影 成為媽媽后,總想記錄下有關孩子更多的回憶。 怕記不住她第一次搖搖晃晃走路的模樣,怕忘記她專注玩積木時鼓起的臉頰, 于是,我決定用鏡頭記錄下來這一切,從學習手機兒童攝影開始。 我像個偵探一樣捕捉女兒的世界。漸漸地,我的鏡頭里開始有了更多故事。 于是,很多朋友都成了我的模特,公園的草地和樹變成天然影棚,落葉和泡泡都成了最佳道具。 現在回看這些照片,才發現:我拍下的何止是孩子的成長,更是自己重新發現美好的過程。 ![]() 三、36歲,我重新找到了自己 曾經以為,全職媽媽的生活會像廚房里永遠洗不完的碗一樣——重復、瑣碎、看不到盡頭。 但當我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和筆記本,系緊運動鞋,握住畫筆和手機時,奇跡發生了:那些我以為被困住的時光,原來都是生命在悄悄醞釀禮物的過程。 這5個低成本的愛好,像5把鑰匙,幫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讀書讓我在育兒的時光里,依然能與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對話 寫作把我的委屈和迷茫,淬煉成了照亮他人的文字 快走不僅治好了我的失眠,更走出了創作的最佳狀態 畫畫讓我明白,30歲也可以重拾童年的夢想 攝影教會我,最美的風景就在孩子的眼睛里 現在的我,依然是個每天要應對孩子情緒,輔導孩子作業的全職媽媽。但不同的是: 我不再是那個在深夜刷手機焦慮未來的女人,而是成為了,孩子眼中會講故事的媽媽,讀者心里有溫度的作者,朋友口中總能發現美好的攝影師。 如果你也正處在人生的低谷,請相信: 36歲,我終于懂得:媽媽的身份不是束縛,而是生命給我們的第二次成長機會。 感謝耐心看到最后,記得幫我點個免費的[贊]和[在看],如果覺得我的內容對你有用,可以把我列為星標,超級感謝你的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