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i8的銷量還是不要把預期拉的太滿,一是它的價格確實不算便宜,二是理想的純電車型,一般都比較慢熱。 但如果這臺賣30多萬的6座純電SUV是理想i8,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就像小米SU7打破了“運動型純電轎跑不好賣”這個怪圈一樣:當固有市場需求不足的時候,就通過品牌、營銷、人格魅力(這點理想可能還差點兒)去創造新的需求,打造自己的一片深不見底的專屬市場。 ![]() 7月29日,理想i8在北京正式上市,新車依然是按Pro、Max、Ultra劃分的三款車型,售價32.18-36.98萬元。比樂道L90貴上不少,當然也大概率高于后面會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而信心,便來自于理想i8這套“以家庭為核心”的產品打造理念,極致的空間+硬核的三電+主流的智能化水平,它可能是改變你對以往家庭純電SUV認知的第一款車型。 ![]() ![]() ![]() 與一般常見SUV相比,理想i8的設計非常獨特,可以說介于SUV與MPV之間,這點上可以說它確實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 ![]() 角度極大的前機蓋頂部,加入了與MEGA神似的環形日間行車燈。另外和MEGA異曲同工的車頂曲線更是帶來直接的視覺沖擊力,加上從A柱拉至D柱的超長純電黑色側窗,使之相比L系明顯多出一層屬于中產家庭渴求的檔次躍升。 ![]() 兩處細節非常欣賞。一個是前輪極致向前,帶來超長軸距和起點更靠前的傾斜A柱;一個是C柱到D柱的超長后窗,工程的突破都為設計帶來更強烈的個性。 ![]() 與車頭和側面相比,理想i8的車尾就和L系列更為接近了,削弱了審美的爭議性,讓更大比例的消費者能夠接受。 理想i8的長寬高分別為 5085/1960/1740mm,軸距為 3050mm,車長只比理想L8多5mm,軸距卻多了45mm,只能說純電平臺對車輛造型比例和車內有效空間的提升,確實非常明顯。 ![]() 飾部分前排座艙大體布局與理想L系列類似,提供中控/副駕懸浮式雙聯屏、集成儀表的四輻式平底方向盤和電子懷擋。細節的差異包括,中控臺空調出風口都變成了橫向布置,并且取消了手動調節撥桿,僅提供電動調節功能;方向盤前方增加一個揚聲器,取消頭枕音響;車門內飾板采用三種配色組合,保留機械式開門拉手,裝飾簡單溫馨;前后門板和中控臺都增加了大量氛圍燈,夜間能夠營造出不錯的氛圍感。 ![]() 二排為兩張獨立座椅,支持電動調節、通風、加熱、按摩功能,并且二排右側座椅支持零重力模式。同時,二排座椅擁有雙折疊小桌板,配備21英寸吸頂娛樂屏、車載冷暖冰箱和后排遮陽簾。第三排座椅腿部空間為875mm,坐高為333mm,乘坐空間不輸理想L9,并且支持加熱和靠背角度電動調節。 ![]() 動力方面,理想i8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綜合功率 400kW(536 馬力),前電機 150kW、后電機 250kW,最高時速 180km/h,百公里能耗低至 13.4-13.6 千瓦時。 這主要得益于其自主研發的碳化硅(SiC)功率模塊,提升能效并降低噪音;流暢車身造型優化風阻系數;800V 高壓系統支持 10 分鐘充電補能 500 公里,任何電量下 15 分鐘都可以充滿。 ![]() 理想i8提供兩種電池配置:入門版搭載 90.1 kWh三元鋰電池(寧德時代或欣旺達生產),CLTC 續航 670 公里;頂配版搭載寧德時代 97.8kWh三元鋰電池,續航提升至 720 公里(CLTC),且支持5C充電倍率。 ![]() 輔助駕駛部分,理想i8的AD Pro標配搭載地平線新一代征程6M。征程6M作為“輔助駕駛最優解”,憑借強勁算力、更優計算性能與功耗等特點,助力理想AD Pro主動安全、輔助駕駛體驗大幅升級,并預計將于年底推送全量城市NOA。 不僅理想i8,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也升級搭載征程6M,實現更優輔助駕駛。地平線作為理想智駕好搭子,雙方均成立于2015年,深度合作超6年,連續首發合作三代地平線征程產品。雙方以“ONE-TEAM”合作模式,開創智能汽車產業創新合作范式。 高配的AD Max則搭載英偉達Thor-U芯片,極限算力達到2000TOPS,支持全場景NOA。 ![]() 理想i8作為理想汽車i系列的開篇之作,被寄予了比MEGA更實際的市場期待。特別是今年感覺又是6-7座純電SUV發力的元年,唐L、問界M8、樂道L90的產品力都相當能打,就連一向“不求上進”的特斯拉,都要做6座的Model Y L了。 所以毫無疑問,隨著國內充電網絡的密集布局,充電便利性和續航問題,已經不再是限制6座以上純電SUV市場增長的弊端了,甚至有些家庭十分愿意體驗全家純電遠行的樂趣。 但我們也認為,理想i8的銷量還是不要把預期拉的太滿,一是它的價格確實不算便宜,二是理想的純電車型,一般都比較慢熱。真正承載銷量期望的,還會是后續的i7或者i6這些更親民的車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