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風是由尿酸鹽結晶引起的無菌性炎癥,并非細菌引起的炎癥,而青霉素頭孢都是抗生素,是殺細菌的,不僅不對癥,還濫用抗生素。也有人說,我掛了幾天頭孢,痛風確實也好了呀,要么是你同時還服用其他止痛藥,要么是因為痛風自限性發作,大多數一周左右自愈。治療痛風實際上是用一些非甾體抗炎藥,包括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等等。 2.很多朋友問抽煙喝酒對腰突有沒有影響,嚴格意義上講,抽煙喝酒是會導致神經根的水腫,是不利于神經恢復的,所以盡量要少抽煙少喝酒! 3.90%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都可以通過系統的保守治療,來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也就是癥狀緩解,不疼不麻了,就是臨床治愈。 4.甲鈷胺和維生素B12是同一類型的藥,只吃其中一種就可以了。吃甲鈷胺如果有惡心、頭暈、嘔吐等副作用,可以加上維生素B1一起服用,記住是維生素B1,而不是維生素B12。 5.腰椎間盤突出要想長久做到不復發,光靠吃藥、手術是不行的,一定要長時間的堅持合適的腰背肌鍛煉的動作,增強腰背肌的力量,減少復發的可能! 6.大部分腰痛、肩膀疼、腿疼,其實只有1%是由病變引起的,需要手術,剩下的99%都是肌肉不平衡,也就是肌肉控制不好骨頭導致的。要想真正解決,還是要通過功能訓練。 7.骨關節炎治不好,因為它是人體的自然老化,但它可以通過治療讓你的關節使用的時間延長,讓它老的慢一點。保持體重,加強鍛煉來保護膝蓋。 8.鍛煉能解決很多問題,很多腰痛的人都是通過正確、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恢復的。 9.骨質疏松補鈣不是最重要的,維生素D才重要,因為缺鈣不一定,但是肯定缺維生素D。勤曬太陽、補充一些維生素D的制劑。 10.很多骨科問題,片子不是重點,更多的是輔助確診手段,查體往往更重要。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標準是癥狀,而不是x片的嚴重程度。不是x片嚴重就一定要做手術 11.頸椎病造成的手麻很少見,手麻的原因更多的是腕管綜合征,別沒確診就甩脖子,還是要確診以后,再治療。 12.骨折喝骨頭湯并不能以形補形,還可能溶解大量的骨內脂肪,適當的功能訓練可以讓你的身體盡快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13.半夜睡覺小腿抽筋并不是“缺鈣”半夜腿抽筋除了血鈣過低,還有以下5類原因: ①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比如有帕金森病或肌肉疾病; ②代謝相關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 ③本身有下肢畸形,比如平足人群; ④服用了某些藥物,比如利尿藥物或者某些降壓藥; ⑤久坐姿勢、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所以,不能腿一抽筋就想著吃鈣片。 14.富貴包并不是奪命包,也不是真的長出了一個包,一般是長期低頭導致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局部的軟組織韌帶增生增厚,或者是因為肥胖導致局部脂肪堆積形成的,所以富貴包不需要手術。 15.半夜睡覺,小腿抽筋就是缺鈣嗎?小腿抽筋除了血鈣過低,還有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比如帕金森或者肌肉疾病、代謝相關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 16.如果不幸骨折了,手術后需要休養,但傷筋動骨一百天,并不是在床上躺一百天。在休息1-4周以后,度過炎癥的反應和原始骨痂形成期后,骨折患者必須在床上進行功能鍛煉,比如腳踝上勾下壓,下肢的直腿抬高等。 17.肩關節疼痛不適,并不是患上了肩周炎。肩袖損傷其實是肩關節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占肩關節疼痛疾病的70%-80%,而肩周炎的發病率卻不到20%。肩袖損傷是一種肩關節退行性疾病,主要癥狀為頸肩部的疼痛,尤其是夜間更為加重,許多患者還有肩外展無力,上舉手臂時疼痛,有時甚至不能側著睡覺。 18.女性為什么比男性更容易得關節炎? ①女性在絕經后,雌激素斷崖式的下降到幾乎為零的水平,失去了對關節骨骼和軟骨的保護,造成了關節炎的發病率升高。 ②女性比男性存在更多的膝關節解剖結構的發育問題,其中最多見的是髕股關節發育不良,這將導致很多女性在中年出現膝關節髕股關節炎,影響其上下樓梯和蹲起。 ③女性比男性存在更多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問題。 ④女性保護膝關節的周圍肌肉比男性要弱,在日常的運動和工作當中,這些肌肉和膝關節骨骼得到的鍛煉,也比男性要少。 ⑤女性存在韌帶松弛的情況較多,關節不穩的情形因此也較多。 19.中國有句老話“吃什么補什么”,所以很多骨質疏松患者都將骨頭湯作為補鈣首選。但研究結果表明,一碗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僅為10毫克,相比一碗牛奶中的鈣含量能達到200多毫克,相差20倍!而成人每天的鈣推薦攝入量為800-1200毫克。 所以,喝骨頭湯不僅不能防止骨質疏松,還溶解了大量骨內脂肪,老年人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20.說到預防骨質疏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補鈣!其實,光補鈣是不夠的。如果說鈣是構成骨骼的“基石”,那么,維生素D就是把“基石”輸送到骨骼當中的搬運工。如果體內維生素D不足,即便補充再多的鈣,身體也無法有效吸收。 不僅如此,維生素D缺乏會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強骨吸收,從而引起和加重骨質疏松。 因此,骨質疏松患者在補鈣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補充維生素D,同時還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包括:地舒單抗、雙磷酸鹽類、降鈣素類等藥物。 維生素D的來源有:日光照射后由皮膚合成;深海魚、蛋黃、牛奶等食物;補充維生素D制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