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第八十八卷 晉紀十 西晉·晉愍帝建興三年(癸酉,公元315年) 【原文】
【譯文】 譯文太長,略過 【解析】 今天繼續聊聊人際關系。 如果你感覺,自己明明認識不少人,但是自己需要的時候,卻發現那些人都幫不了自己,那么這篇文章或許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洞見。 西晉黃河以北打成一鍋粥,原有的權力格局大洗牌,兩個老霸主瞬間崩潰。 幽州王浚被石勒偷襲,老家被爆掉,冀州幽州落入石勒手中,實力暴漲與他的老東家匈奴漢趙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劉琨的幕后金主拓跋鮮卑,因為大老板拓跋猗盧想立小兒子為繼承人,勞苦功高的長子不服氣,內戰爆發。 拓跋猗盧以及其長子身死,拓跋鮮卑幾乎要分崩離析。 拓跋鮮卑的內亂,對于劉琨來說反而是機會。 一方面,原先大量北逃的西晉百姓為躲避鮮卑內戰難逃到劉琨地盤。 劉琨的地盤本來就小,人口基數少,瞬間多了十幾萬人,這就是生產力和兵員。 劉琨就好像吃了大補丸一樣,瞬間就硬了。 另一方面,原本劉琨受制拓跋鮮卑,各種不自由,現在拓跋鮮卑內戰,也管不到劉琨,那他可不得想干嘛就干嘛。 此時劉琨感覺非常良好,迫不及待想要一舒胸中郁悶,環顧四周迫切想找個家伙練練手。 正好石勒出兵圍攻樂平,樂平太守韓據想劉琨求援。 劉琨決定先干一下石勒,高調一把。 于是就有了上面材料。 勸說劉琨別浪的箕澹、衛雄就是從拓跋鮮卑帶著十幾萬人南下投奔劉琨的頭頭。 他們勸劉琨別浪的理由,有客觀事實,同樣也有個人私利。 就如兩人對劉琨說的,這些人剛過來,還沒安頓好,你就讓人家去作戰,人家心里只會想你是不是把我當炮灰用。 私利也好理解,這十幾萬人是箕澹、衛雄兩人投靠劉琨的資本,打完了他們就沒籌碼了,在劉琨也就混不下去了。 我覺得真正要細品的還是兩人的這句話:
沒有恩信,難以使用,背后是什么邏輯? 你想認識別人,你想和別人產生關系,本質上一定是對方身上有你想要的東西。 但,你不可能貿然的直接說,你這東西我想要,咱們做互換吧。 人家只會覺得腦子有問題。 而這背后的關鍵就是交易成本。 關系好壞、深淺的實質是交易成本的另類兌付。 沒有關系存在,交易成本極高,甚至交易都不行。 當劉琨要這些降人為他而戰時,這就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你劉琨算老幾? 他們身陷鮮卑的時候,沒見你來救他們,現在南下逃亡,你也沒讓他們衣暖飽飯,憑啥給你去賣命? 在沒有建立新的關系鏈接的前,劉琨是沒辦法讓這些人真心為他做事。 再看箕澹、衛雄提到的:
劉琨要消化吸收這些人力,不要覺得這些人在你手上了,你就能用。 資源這東西,給到你手上,和你能用出來效果是兩碼事。 劉琨安撫這些人、給吃穿、安排生計,這個過程就是和劉琨產生關系鏈接的過程。 但凡劉琨做的好,那么這些人也會覺得劉琨這個人靠譜,值得跟隨,到時候劉琨喊一嗓子跟他去砍石勒或匈奴漢趙,這些人肯定比現在積極性高。 說到底,劉琨犯了大忌。 但凡有點養生常識的人都知道,才吃完飯就運動,要出事的。 而對于關系來說,你有關系,你認識關系,和你能調用關系做事完全是兩碼事。 【閑扯】 你有什么和你能用出效果來,是完全兩碼事。 說實話,我們太注重如何去有,但是卻忽略了如何去用,以至于很多東西看上去咱們有,但實際上要么用不出來,要么用出來打折扣。 比如說腦子。 人人都有腦子,但為什么有的人的腦子有各種點子,但有人的腦子,不過是肩膀上面頂了個叫腦子的東西。 再比如說關系。 人人都有關系,但為什么有的人能夠用關系解決事情,但有的人的關系,吃飯喝酒可以,但給你幫個忙就推三阻四。 關鍵就在于上面講的,在你有和你能用,之間存在鴻溝的。 對于腦子來說,你沒有去訓練、鍛煉他,結果是你帶著腦子走,而不是腦子帶著你行動。 對于關系來說,你雖然建立了關系,但是并沒有圍繞關系建立更深入的聯系。 什么叫更深入的聯系。 上面材料箕澹、衛雄對劉琨的講的就是這個。 建立互惠利益、反復合作強化信任、日常互動加深情感,等等,但這些都需要時間。 大多數人都是急性子,認識個貴人恨不得立馬帶你飛,認識個漂亮姑娘恨不得立馬滾傳單。 結果可想知,你把人家嚇跑了。 所以,記住,你有什么不代表你能用它,更不代表你能用好,在你有和你能用、能用好之間,你要做的事還有很多,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這里拉開的。 物品上是如此、知識技能是如此、人際關系也是此,權力同樣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