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酷熱暑,又到了商場里面人山人海、拖家帶口、童叟咸宜、席地而坐的季節。 年紀大一點的,抱著手機瞇著眼,一副地鐵老人臉; 年紀太小的,扯著尖銳利嗓,上躥下跳、奔跑打鬧。 吃完飯,沒啥事,都到商城走走坐坐,大家還覺得賺了便宜,免費享受清涼。 朋友,還以為你在占商場的便宜?我怎么感覺,是商場占了你的便宜,而且是大便宜。 你去商場蹭空調,應該是商場給你錢,或者起碼送你一個冰淇淋甜筒。 你沒聽錯,你去商場蹭空調,應該是商場給你錢。 為啥? 因為現在不是你需要商場,是商場需要你,需要你這株人形盆栽去填滿空蕩蕩的過道和冷清的角落。他們現在強烈需求大量的人去捧場,因為他們有更迫切、更直接的目的。 對商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除了人氣,還是人氣。 是怎么向商戶和背后集團證明自己值錢, 證明自己是能吸引人流、帶動消費的核心商業體。 收租金的時候,也需要硬邦邦的理由:這人流攢動,人人從從眾眾????的,你跟我說生意不好,交不上租金,不好意思,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了,要不你退群吧。 當初定位是城市會客廳?行,那起碼這客廳里得有人吧?氣氛上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吧?不然商業故事還怎么講? 所以,商場現在需要人,需要大量的人,需要每個角落都塞滿人。 那你看,既然他們如此缺人,你只要去了,往那兒一坐,你就是幫商場大忙了呀。哪怕你一分錢不花,你也是商場寶貴的人肉背景板,你是在給商場撐場子,是在為商場的虛假繁榮添磚加瓦。 你都去給人當“氣氛組”、當“人形廣告牌”了,是不是對方得表示下?這沒毛病吧。 你瞅奶茶店請人排隊當托兒,一天還管飯給錢呢; 樓盤開盤請人充場面,還得發雞蛋發油呢; 夜店請氣氛組,還真金白銀加酒水暢飲呢; 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么以此類推,你去商場蹭空調,應該是商場給你錢。 咱該端著的時候得端著,現在是商場更需要你。 人聲鼎沸處,才是人間煙火氣最旺的證明。 商場需要你在場,來證明自身的價值,證明自己擁有巨大的吸引力和高人氣流量。你們為商場刷出的繁榮指數,那可是他們向新品牌招商時最閃亮的金字招牌。 我有那么多地方能去,為什么偏偏來你這?是不是這么個理兒? 對于線下商業體來說,人流就是氧氣,就是血液,就是生命。 只要場子里有很多人,商場就有了講故事的素材,有了談判的籌碼,有了吸引品牌入駐的磁力。 線上平臺都要為了流量燒錢買廣告;點個外賣,幾個巨頭都要打得頭破血流,憑什么線下商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真實人流紅利,卻一毛不拔? 找人當托兒撐場子,找人排隊造勢,找人當氣氛組,不都得花錢嗎?你這“天然流量”、“自愿氣氛組”,商場不僅沒付錢,連瓶水都不給,還落個“服務社區”、“提供便利”的好名聲? 那可不行。不能讓商場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成了人家的免費流量、免費數據、免費談判籌碼,但沒有收到一分錢報酬,你怎么會是賺的呢? 不光不賺也就算了,氣氛烘托到那了,弄不好你還得往外掏錢。 很多人不會真的一毛不拔。空調吹爽了,看著別人吃吃喝喝,孩子鬧著要玩具,臉皮稍微薄那么一點點……“算了,買杯奶茶吧”,“給孩子買個甜筒吧”。 一旦你沒繃住,花了錢,那商場就賺了,從你一個人身上賺了兩份,等于你不僅免費提供了“人氣服務”,還額外消費,為商場的營業額做了貢獻。 所以,聽我一句勸,我們心里要有桿秤。 下次當你拖家帶口,準備去商場享受免費清涼時,請挺直腰板,理直氣壯。 直奔服務臺,“你好,家里電費請給我報銷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