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人都覺得,書協究竟是要推崇漢字書寫美,還是推崇漢字的丑拙美?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或許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不同看法,但就當代書法來說,許多書法家都會認為,書法是一種藝術,它并不是單純的寫字問題,也就是說,只要所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具備了書法藝術性的要求,它就是藝術,而如果是單純的寫字,那就是要把字寫得好看清楚了。正如書法名家張旭光所說,當代書法已經不是寫字的問題了,它已轉變到藝術性的要求上來了。 上面這幅隸書作品,因為作者在創作時,緊緊把握當代書法藝術性的要求,從取法、字法、筆法、章法等各方面的要求,緊盯書法大賽所需要的感覺,也可以說,是迎合了評委對書法藝術性的評審觀點,從而在書法大賽上得到了評委們的一致認可,獲得了書法大賽的入展獎項,從而成為一位書法家。 對于這位書法家的做法及這幅入展作品,引發了一些書法愛好者的關注和熱議。一些人認為,看來現在想要書法入展,就必須要按照評委們對書法藝術性的觀點去創作,字不一定要寫得好看,而是要寫丑才可以的。也有人說,當代書法大賽其實就是鼓勵大家寫丑書,他們把書法帶向何處?這個協會不參加也罷。但還有人覺得,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其實就是要反映出藝術性的東西來,這幅作品取法古老,寫得也很古拙,表現了書法的藝術性,值得學習。 一是取法問題。古人遺留下來的經典作品很多,單從字形上來說,有好看的,也有古拙的,還有雄渾的,更有飄逸的,后世學習書法時,應當根據自己的喜愛特點進行選擇性學習。此作取法于東漢時期的一些摩崖作品,如《大開通》、《楊淮表》等,但作者并沒有把學習的目標停留在某一家之處,而是對當時的諸多古拙作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臨摹學習,因此,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力是深厚的,用筆是到位的,這也是評委所看重的地方。 二是字法與章法問題。就字法來說,這樣的字形看似古拙樸素,實則在書寫起來是很有難度的。一位書法家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認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說,如果想要把字形寫得好看,其實并不難,因為我們從小時候就眼見手摹過,但如果要把字寫得難看一些,則是有一定難度的。換句話說,想要把字由難看寫好看容易,而由好看寫到難看是不容易的。例如,小時候寫的字并不好看,但后來經過臨摹學習好,難看到好看其實并不難,當你寫好看了,再寫到難看,一定是不容易的。這位作者或許也是經歷了這幾個過程。 三是藝術性問題。作者在整體上是想要營造出一種古樸拙美、自然而然的藝術性來,那么,作者通過章法、字法等來著重予以實現這一特點。例如字中有大有小,有正有側,有疏有密,這些特點正好是書法藝術性所需要的各種元素,作者并沒有刻意去表現它,而是在書寫創作時,表現出一種自然而然的書寫狀態,這是當代書法藝術性最為可貴的一面。 對于上面的這幅入展全國書法展的隸書作品,大家還有哪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觀點,一起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