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幾個公眾號都在發(fā)尋找酸棗仁平替的文章,確實酸棗仁價格很貴,而且要有一點安神的效果,起碼得30g起步了,光這一味藥就得大幾十塊錢了,找到價廉物美能替代此藥的中藥確實挺有必要的。 2年前新冠爆發(fā)后,因為治失眠效果比較好治療了大量數(shù)千人的失眠患者,但基本就沒用過酸棗仁,2年前我們就找到了效果更好的替代的藥味組合 2年前在《新冠后失眠從陰虛濕熱治療的良方》一文中就分享了好友胡鑫創(chuàng)制的擅長治療陰虛濕熱失眠的熬夜養(yǎng)血湯,方中的首烏藤、白芍、黃精、靈芝、紅景天的組合比大劑量酸棗仁安神助眠,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疲勞效果更好。 酸棗仁之所以安神效果廣為人知,還是源于醫(yī)圣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治療“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酸棗仁湯又是由“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川芎二兩”組成,酸棗仁是用量最大的君藥。 關于酸棗仁,性味甘、平,藥典的功效是寧神安心,養(yǎng)肝,斂汗。 古代本草中,我覺得《本草害利》對于棗仁藥性的敘述最貼合臨床,具體摘錄如下。 “(害)凡肝膽心脾有實熱邪者,勿用,以其收斂故也。 (利)性平能補益肝膽,酸收而心守其液,乃固表虛有汗,肝旺而血歸其經(jīng),用療徹夜無眠…炒香熟用,療膽虛不寐、煩渴、虛汗等癥。自汗為陽虛,盜汗為陰虛,斂虛即所以治盜汗也,非斂陽虛自汗也。” 我之所以不喜歡用酸棗仁,除了貴,更重要的是如上文所說它的害處在于明顯的收斂邪氣副作用,尤其不利于濕熱濁邪的清除。 我自己曾經(jīng)讀博讀研時嚴重失眠過幾年時間,當時多次服用過酸棗仁湯及酸棗仁本身單味煎服或者打粉服用,服后很容易出現(xiàn)舌苔白膩,胸胃脹悶,氣機郁滯等副作用,而且安神效果也很非常弱。 酸棗仁主要可以補養(yǎng)肝血,安神寧心,但收斂之性較為明顯。一般來說很多經(jīng)方家都認為酸棗仁湯適合精神疲勞又失眠入睡難的人群。 但首烏藤30g以上安神助眠效果更優(yōu)于20g酸棗仁,而且非常便宜,只是提高睡眠質量改善疲勞效果不太顯著,且略對胃腸有點刺激容易導致便溏。其又叫夜交藤,主入心、肝經(jīng),其功效特點就在于引陽入陰,養(yǎng)心血安神。 白芍則可養(yǎng)肝血,斂陰止汗。和酸棗仁另一部分收斂功效很像,但白芍比起棗仁來說個人體驗更不容易滋膩生濕。 黃精則是補脾、腎、肺陰之藥,同時很多本草記載其可健脾益氣,其補陰不像其他補陰藥容易礙脾胃運化,又可補肺脾腎三臟,可以說是補營血之根源了。 這三個藥都是專門挑選出來,即可補養(yǎng)心肝之陰血以斂陽安神,但又不易生濕的中藥。 而紅景天、靈芝則是現(xiàn)代才開始廣泛運用的中藥,靈芝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一般比較好的紫靈芝或赤靈芝都是味道越苦安神改善疲勞效果越好,靈芝孢子粉略偏溫燥,也有較明顯的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 紅景天則是因為其可以很好的改善人體疲勞,本身其是用于高原反應抗缺氧抗疲勞等的治療,但我們發(fā)現(xiàn)這味藥是可以補氣而不生熱,也不寒涼傷脾,還可以有效改善睡后仍然疲憊這一癥狀的藥物。 這兩個藥合用比酸棗仁提升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也要好很多,而且這五個藥常規(guī)劑量加起來也不到10g酸棗仁的價格,療效卻好很多,還不易妨礙脾胃生濕化濁。 當今都市人群的失眠最常見的病因有兩個方面,陰血耗損不足與濕熱內滯脾胃肝膽。 陰虛主要是心肝腎之陰血過度消耗虧虛,主要病因是因為短視頻、游戲等各種娛樂刺激導致經(jīng)常熬夜;長期焦慮、抑郁等異常情緒內耗;長期過度勞累工作,疲勞耗傷氣陰;長期飲食不健康,營養(yǎng)不平衡導致陰血生成補充不足;新冠等疾病長期感染耗損身體陰血等等原因。 濕熱多,則主要是平時飲食不健康以及缺乏運動。比如經(jīng)常在大城市里吃外賣及各種富含添加劑的“科技”食品,重口味食品;胡亂服用養(yǎng)生滋補品、保健品等攝入;不因地制宜,非要吃不適合本地區(qū)及時令的飲食,比如在四川內陸非要喝駝奶羊奶、大量吃海鮮等等;比如吃的各種打了膨大劑,脫酸劑,農(nóng)藥殘留多的水果蔬菜;比如吃各種深度加工的零食,現(xiàn)在即便很多零食標榜配料表干凈,但不久前的某鋪的新聞還是提醒我們,食品安全形勢還不容樂觀,配料表目前也還是無法完全信任的。這些很多方面都會導致我們的脾胃不堪重負,經(jīng)常會無法運化代謝這些食物中的痰濁毒素,導致濕熱濁毒內滯脾胃肝膽,堵塞營衛(wèi)出入,從而導致衛(wèi)氣難以入于里而難眠。 所以我最常用的治療焦慮抑郁不嚴重的失眠處方就是熬夜養(yǎng)血湯了。 公眾號以前的文章曾把此方叫過熬夜養(yǎng)肝湯、祛濕熱安神湯,但久經(jīng)考量還是熬夜養(yǎng)血湯之名最適合此方。具體講解寫過多次了,可參看《熬夜后失眠易醒疲倦,當養(yǎng)肝血祛濕熱》《新冠后失眠從陰虛濕熱治療的良方》,還有很多關于此方治療失眠的醫(yī)案可自行搜索參閱本號歷史文章,或者點擊#失眠焦慮抑郁合集查看以往相關文章。 下面再分享一下我目前自用的最新版本熬夜養(yǎng)血湯。 熬夜養(yǎng)血湯黃精10 白芍12 首烏藤30 紅景天10 靈芝10—補陰血安神 合歡皮10 茵陳20 柴胡10 黃芩6 法半夏10 枳殼10 茯苓30 太子參10 蒼術10 薏苡仁30 炙甘草6 焦山楂10—祛脾胃肝膽濕熱 主治:陰虛 濕熱的失眠。常見于都市人群,經(jīng)常熬夜,飲食不規(guī)律者,短期數(shù)月內的失眠效果尤佳。 常見加減早醒 生地10-30、烏梅15-30、山萸肉20-60、五味子10 焦慮嚴重 黃連6 黃柏9 烏梅15 巴戟天10 煅牡蠣30 龍骨30 煅磁石30 貫葉金絲桃15-30,噩夢、亂夢多 茯苓50 石菖蒲10 遠志6 丹參20。 抑郁、陽虛見怕冷舌胖脈沉弱 附片10-30()、干姜10-20、茯苓50、炙甘草10、麻黃6、淫羊藿10、丹皮10、貫葉金絲桃15-30 煩躁易怒、胸膈煩熱 梔子6-10、淡豆豉10(便溏換炒梔子6-10) 眼睛干澀 女貞子15,菊花10、桑椹20 大便稀溏 炒白術10-30,干姜10-20,藿香10,葛根20 心悸心慌 桂枝10、人參6、麥冬6、五味子6 舌黯淤血重 郁金15、當歸10、川芎20、 丹參20、桃仁10、紅花6 右關脈弱無力、背心冷 太子參換黨參、人參 口干、胃灼熱,陰虛重 知母10、百合30、生地15、石斛15 手足心熱 苦參10、生地20、地骨皮10 【服酸棗仁湯1月無效失眠案】 患者,女,56。因新冠后失眠1年就診,之前因為失眠久治不愈后,開始自學中醫(yī),自己開了酸棗仁湯原方吃了快一個月,睡眠改善也不好,還出現(xiàn)了酸棗仁常見的斂邪生濕,濕滯脾胃的胃脹痞悶,呃逆頻繁等副作用。 【2023/11/20 初診】 新冠后失眠近1年,入睡困難,同時眠淺容易1-3點醒,醒后難入眠,起夜4-5次。 胃脹痞悶,打嗝頻繁,易流清涕不鼻塞,咽喉常有痰滯感、常干癢干咳,眼睛干澀干眼癥2月,口干、口苦。大便稀溏。頭昏沉,記憶差。怕冷顯著,肩頸、四肢關節(jié)、背心都冷,腰痛,額頭怕風常額頭痛。 最近一月每日都在服用酸棗仁湯。 舌淡苔薄白膩,脈沉滑弱。 【臨證思考】 這個患者病癥比較多也比較復雜,但脈沉滑弱可以很清楚知道虛是病機的核心,然后其脾胃虛胃脹痞悶便溏,肺氣也虛怕風額頭痛、流清涕但不鼻塞,然后腎陽虛起夜頻、腰痛、怕冷,肺脾腎三臟陽氣都比較虛損。 然后又失眠易醒,陰血不足,濕熱內滯肝膽脾胃。還有干眼癥、鼻鼽流涕、慢性咽炎干癢咳、腰痛額頭寒濕痹痛等很多雜病。 其實二診時我才知道她除了酸棗仁湯還一直在吃羊奶粉、駝奶粉。這也是為何陰陽俱虛,但確仍然濕熱內滯較重的原因,在四川地區(qū)吃羊奶、駝奶、牦牛奶等奶粉是真的很容易不消化內生濕熱,但因為利潤高,很多商家瞎忽悠患者買駝奶羊奶,營養(yǎng)成分可能確實很高,但你吸收不了對于身體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了。 那么怎么治呢,完全可以一起治的,但藥方也就比較復雜了。 辯證:肺脾腎虛,濕熱內滯,陰血不足。 處方:熬夜養(yǎng)血湯 補中益氣湯 四逆湯 半夏瀉心湯加減 黃芪30 人參6 當歸10 炒白術20 炙甘草6 柴胡15 升麻6 陳皮6 防風10 白芷10 —補肺脾,益氣升陽祛濕 附片10(先煎60分鐘)干姜10 杜仲20 補骨脂10—補腎陽,強腰,縮尿,止瀉 法半夏10 厚樸10 藿香10 葛根30 黃芩6 黃連3 建曲15 茯苓20—運化脾胃,行氣除脹 【2023/11/27 二診】 入睡改善了,起夜2-3次,但起夜醒后仍較難入眠。 額頭怕風痛、腰痛都減輕了,咽喉痰滯感減輕,咽癢干咳很少了,不流清涕了。胃不脹,不打嗝了,但大便仍不成形,仍怕冷明顯。眼睛干澀減輕。 脈沉滑,舌淡苔薄白膩。 此次得知患者近一年,因為擔心身體差需要營養(yǎng),一直在服用羊奶粉、駝奶粉。 囑咐以后再也不要吃這些奶粉,牛奶喝低脂舒化奶。 怕冷易醒,附片 →20g,生地 →20g,3付服用6天。 【2023/12/11 三診】 乳房最近比較脹痛,又開始吃黃豆、黑豆,矢氣略頻,大便稀泥樣,因外出停藥了1周后入睡又有點差,口不干苦,眼睛輕微干澀,上身及背心冷減輕,但下肢膝蓋仍比較冷。 脈滑弱,舌淡苔薄白。 囑咐停服黃豆、黑豆,這兩個豆很容易生濕脹氣,只能少量吃綠豆、紅豆、豌豆等豆類。 乳房脹 青皮10g 枳殼10g ,膝蓋冷 牛膝30 。 【2023/12/18 四診】 脈滑,舌淡苔薄白。 咽喉不干癢咳了無異物感,額頭不昏脹了。入睡可,起夜2次,睡眠改善顯著。大便仍略稀溏,怕冷。乳房不脹痛了。干眼癥顯著緩解,眼睛偶看手機多了有輕微干澀不適。 脈象改善有力略滑了,所以黃芪減→20g 。大便仍稀溏,起夜仍有2次較多,去生地20g, 山萸肉20g。咽喉愈,頭不昏痛去射干、郁金、枇杷葉、白芷。 【2024/2/26 五診】 脈弦滑弱,舌右側略脹苔薄白。 上次服完藥后,整個冬天沒有像以往一樣容易感冒流清涕。 失眠、眼睛干澀、額頭脹痛都緩解了。大便成形。 最近過完年,又開始有點額頭脹、眼睛干澀、胃脹呃逆頻繁,起夜2次,睡眠略差。 按:因為過年估計飲食不節(jié)又吃多了,舌象也顯示右側脹,胃氣不降。 上方厚樸 →20g, 焦山楂15g 炒麥芽15g。 【2024/12/30 復診】 因感冒后咳嗽就診,得知近一年沒有亂吃保健品,奶粉,失眠未明顯反復,身體狀態(tài)較佳。 ![]() 袁韜醫(yī)生是中醫(yī)各家學說博士。自幼患疾結緣中醫(yī),現(xiàn)以文會友,分享自身臨床心得體會,愿大家也能受益于中醫(yī),文中所列具體中藥方劑僅供交流參考,用藥請遵醫(yī)囑。 動動小手,點個贊鼓勵一下 |
|
來自: 余永樂網(wǎng)記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