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晚,兩份針鋒相對的公告將兩家上市公司的戰火徹底點燃。 *ST蘇吳(以下簡稱“江蘇吳中”)公告稱,其控股孫公司達透醫療已收到愛美客子公司韓國Regen發來的《解約函》,要求撤銷達透醫療作為“童顏針”艾塑菲(AestheFill)在中國大陸獨家經銷商的所有相關授權。 數小時后,愛美客同步發布聲明,確認解約決定,指控達透醫療存在“違約轉讓獨家經銷業務”等行為。 兩家上市公司之間的“戰火”被擺上臺前。 這場“公說公有理”的紛爭背后,核心是對于“童顏針”代理權的爭奪,而本質則是愛美客與江蘇吳中有關,利潤及市場渠道的博弈。 ![]() 代理權爭奪的起源 紛爭的核心源自一款名為“童顏針”的產品。 “艾塑菲”是一款由韓國Regen研發生產,能夠刺激皮膚再生膠原蛋白的產品,2014年首次在韓國獲批上市。2024年1月,艾塑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成為國內首款進口“童顏針”。 最吸引人的是,艾塑菲在童顏針產品中市場份額高達28.3%。這也意味著,這款產品具備極強的吸金能力,這一背景之下,兩家上市公司,開啟了對艾塑菲的爭奪戰。 《節點財經》按照時間線梳理,2021年,江蘇吳中以1.66億元收購達透醫療的控股權。次年,達透醫療與韓國Regen簽署協議,拿到艾塑菲的中國境內獨家代理權,有效期至2032年8月。 今年7月,江蘇吳中公告稱孫公司達透醫療收到韓國Regen發來的《解約函》,單方面解除對“童顏針”產品艾塑菲在中國境內的獨家經銷協議。 對此,雙方目前各執一詞。 結合雙方公告,已被納入愛美客旗下的Regen認為,早前達透醫療把艾塑菲的獨家經銷業務實際轉讓給吳中美學,已違反協議約定。同時,吳中美學的唯一股東江蘇吳中及高管嚴重違反證券法被行政處罰,嚴重影響了艾塑菲的品牌聲譽。 ![]() 其中,違反證券法指今年7月證監會的通報。因存在嚴重財務造假、隱瞞資金占用和隱瞞實控人變更等情況,江蘇吳中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董事長錢群山被處罰及10年證券市場禁入。 而江蘇吳中反駁了上述說法,并在公告中指出,達透醫療不存在任何轉讓獨家代理權的行為;相關協議也從未約定達透醫療關聯方受行政處罰可觸發解除權。根據約定,達透醫療擁有艾塑菲產品在中國境內的獨家代理權,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且Regen公司承諾達透醫療獨家代理權不存在任何法律及事實上的障礙,有關協議有效期內不存在被取消、終止的風險。 如今,這場紛爭仍在繼續。 ![]() 愛美客的戰略介入 這款讓人“變美”的童顏針產品,正在激發一場白熱化的代理權糾紛,而起源,則來自今年的一起并購。 2025年3月,愛美客宣布以1.9億美元收購Regen公司85%股權,意圖整合上游技術資源,直接控制艾塑菲的生產與銷售。3個月后,Regen完成董事會改選,這意味著,愛美客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 作為國內醫美生物材料龍頭,愛美客在透明質酸填充劑和肉毒素領域已建立領先優勢。完成收購后,憑借REGEN在聚乳酸再生材料領域的技術積累,將填補愛美客長效再生類填充劑的布局空白。此外,通過REGEN的全球分銷網絡,可以為愛美客的全球化發展實現助力。 Regen的實際控制人變為愛美客,也讓艾塑菲的“歸屬權”出現了變動。 按照江蘇吳中的說法,在2025年3月,愛美客曾公開承諾“現階段不會在中國市場自行銷售'AestheFill(艾塑菲)'”,對我司旗下達透公司對“AestheFill(艾塑菲)”產品在中國大陸獨家經銷權的穩定性予以確認。然而在其交易完成后,愛美客公司就開始利用其控制地位指使Regen公司遲延對達透公司供貨。 對此,愛美客表示,最后一批給達透供貨是在7月中旬,不存在故意斷貨的情況,但Regen當前產能有限。根據愛美客此前發布的公告,Regen目前只有兩座工廠,其中一座還是在2025年第二季度投產。 眾說紛紜背后,是艾塑菲的火熱。 艾塑菲自2014年在韓國上市以來,已覆蓋全球60余個國家,2024年全球終端銷售額位居童顏針品類第一。 上市首年,艾塑菲在中國市場銷量估算為8.5萬支,占該產品全球銷售的一半以上。江蘇吳中財報顯示,2024年艾塑菲為其貢獻收入約3.26億元。 正是艾塑菲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令愛美客與江蘇吳中之間的利益鴻溝更為顯著。 此次糾紛被視為醫美行業從“渠道驅動”向“技術驅動”轉型的標志性事件。傳統代理商承擔市場培育風險卻難享技術紅利的矛盾愈發尖銳,技術方(如愛美客)通過收購整合終端控制權成為趨勢。 東吳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3-5年,60%以上的醫美產品將由廠商直營或控股渠道。 回到這場紛爭,代理權將花落誰家?市場觀點也是眾說紛紜。 康德智庫專家李飛律師指出,若協議明確將“重大行政處罰”列為解約條款,Regen的解約行為具有法律基礎。但江蘇吳中援引協議中“不可撤銷至2032年”的條款進行抗辯,引發對協議執行力的質疑。而雪球分析師認為,這種矛盾凸顯了醫美行業代理協議在控制權變更后的脆弱性。 當技術壁壘成為核心競爭力,渠道商的話語權正在被快速稀釋。 艾塑菲代理權之爭或許只是行業洗牌的序幕。 ![]() 一場有關利潤和渠道的爭奪 兩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讓這場爭奪戰不斷升級,而紛爭背后,本質上是對利潤和渠道的爭奪。 事實上,艾塑菲產品對江蘇吳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2024年,江蘇吳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48.35萬元,成功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本報告期公司醫美生科板塊聚乳酸面部填充劑AestheFill艾塑菲自4月起實現銷售,全年產生較大利潤。” 這意味著,艾塑菲已經成為江蘇吳中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 2024年,艾塑菲銷售收入為3.26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20.42%,毛利2.69億元,占比約為34.8%。2025年Q1,艾塑菲銷售收入為1.13億元,占江蘇吳中營業收入35.55%,毛利9243.51萬元,占該公司毛利的45.77%。 江蘇吳中坦言,若達透醫療無法繼續銷售艾塑菲產品,“預計公司醫美板塊下半年度營業收入及利潤將大幅減少。”如果現在失去代理權,江蘇吳中醫美板塊利潤可能驟降。 加之二級市場股價的影響,被退市的風險持續加大。 而對于愛美客而言,艾塑菲產品代理權同樣重要。 《節點財經》看來,愛美客對于艾塑菲產品代理權的執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增強利潤 近幾年,愛美客業績承壓。今年第一季度,愛美客實現營收6.63億元,同比下降17.9%;歸母凈利潤約4.44億元,同比減少15.87%;扣非凈利潤為4.02億元,同比下降24.02%。 2024年年度報告,愛美客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33%,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2.2%。但增速較2023年的47.08%顯著放緩,反映出醫美市場加劇的競爭格局。愛美客也不可能坐視“現金奶牛”艾塑菲的獨家銷售權,長期掌握在國內競爭對手手中。 ![]() 避免利潤分流,增強自身盈利能力,是愛美客奪回艾塑菲產品代理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渠道控制權。《節點財經》看來,解除江蘇吳中的代理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愛美客可以通過自有渠道儷臻生物直接觸達終端,強化品牌定價權。 ![]() 更多對手已經準備好了 代理權的爭奪仍在繼續,但其影響仍在放大。 這一變動直接沖擊原代理商覆蓋的2000余家醫美機構合作網絡,導致渠道資源流失風險。《節點財經》認為,盡管愛美客計劃通過直營模式重構渠道,但新團隊需重新建立醫生培訓體系與機構信任,短期內可能出現市場真空。 事實上,今年二季度艾塑菲出貨量已因渠道混亂出現波動,部分機構轉向伊妍仕、濡白天使等競品。 對于江蘇吳中而言,長期依賴一個超級單品的代理,雖然短期為其業績提供了助力,但長遠看并不穩固。只有自身掌握技術和品牌,方能走得長遠,如今,代理權一旦生變,不僅業績將迎來驟降,二級市場的股價也將受到沖擊。 代理權紛爭尚未有結果,但對于兩家企業而言,這場爭奪都是“必須打贏的戰爭”。但需要關注的是,激烈的競爭之下,更多競爭對手已經準備好了。 歷史教訓猶在眼前。 2021年前后,“水光針一哥”“菲洛嘉”中文品牌爭奪戰,曾導致真正的法國品牌菲歐曼(Filorga)錯失市場良機,最終讓華熙生物的“潤致娃娃針”等競品受益,迅速蠶食菲歐曼留下來的高端水光針市場。 反觀“童顏針”的競爭對手,2024年10月,華熙生物發布新品“潤致·格格”(注射用透明質酸鈉復合溶液),該產品專注于頸部抗衰老市場。截至2024年末,“潤致·格格”銷售收入突破千萬元。此外,華熙生物還推出了密研再生瓶,其作用機理與艾塑菲的PDLLA微球技術高度相似,但針對私密抗衰場景優化。 密研再生瓶終端價格約1.5-1.8萬元/次,低于艾塑菲的2.1-2.3萬元/支,主打高性價比再生解決方案。2025年Q2已在全國500余家醫美機構鋪貨,憑借華熙生物的渠道優勢快速滲透下沉市場。 “兩家企業斗爭,第三家企業贏得市場”的一幕,或將再次上演。 當前,童顏針市場正處于“技術迭代驅動增長、政策監管重塑生態、消費升級分化需求”的關鍵階段。《節點財經》看來,醫美賽道的企業短期需關注價格戰與供應鏈穩定性,長期仍需通過技術創新和國際化布局建立護城河。 *題圖由AI生成 ![]() 「2025節點增長大會嘉賓演講」 ?文章內容授權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