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被騙的事情,常常發生,其中以老年人居多。 作為子女,如何做才能讓家中老人不受騙呢? 不要等事情發生之后,才去悔悟,責怪,而是在事情來臨之前,正在發生之時,進行干擾。 有一句古訓:“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老人被騙,通常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早有痕跡,子女要多警惕,防微杜漸。 01
很多人被騙,都是極短的時間里就發生了。如做夢一樣,甚至手機都來不及好好操作,對方的情況都沒有搞清楚。 這就見證了一個道理:沖動是魔鬼。而騙子,就喜歡研究,如何讓一個人沖動,利用一個人的沖動。 綜合一番,我們發現,在五種反常情況下,老人最容易受騙。 第一,老人特別高興的時候,樂極生悲。 看過一個防騙信息:一個城里的美女,找到鄉下的老頭,說公司要租用農房,一個月租金五千。 老頭一想,自己辛辛苦苦一個月,也賺不到一千。這房子租出去,就可以拿到五千,太開心了。就同意了。 美女提示:“不能毀約,一旦毀約就賠償三倍。” 過了幾天,來了一個中年女子,說要租用農房,做農家游,租金一個月一萬。 中年女子和老頭算了一筆賬,就算毀約,也無所謂,兩個月就把違約金賺到了。老頭果斷決定違約,愿意賠償三倍。 美女和中年女子,一唱一和,就拿到了老頭的賠償。這妥妥的天上掉餡餅。 真的,令人高興的事情,特別是無端高興,那就讓老人失去了應有的判斷力,也符合人人都想發財的本性。 第二,老人憤怒的時候,沖動辦事。 生氣,也會被騙。因為老人會做出本來不能做的事。 比方說,有商家激怒老人,老人就把物品打碎。這賠償是少不了的。 比方說,商家賭老人買不起,老人不信邪,就買了。 第三,老友忽然聯系的時候,感情利用。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和一些老熟人,都是多年不見面。一些好朋友,也走散了。 忽然,某個老友來找,這感情一下就升溫了。大家敘舊,聚會。接下來,老友就讓大家買東西,或者投資理財等。 多年不見的人,都會變,和過去大不一樣。 老友來找,是價值利用,而不是情感找回來了。 另外還有老友的子女,也可能是冒充的,真假難辨。 第四,遇到非常值得信任的人的時候,誠信崩塌。
一個騙子,對老人噓寒問暖,比親兒子還親。老人一下子就找到了情感的歸屬,有地方說話了。 但信任感搭建起來之后,這被騙的事情,就開始了。 第五,有神秘利益出現的時候,蒙在鼓里。 很多老人,接到騙子的電話,以為自己來了發財機會。就馬上投資,并且不告訴子女,怕財路斷了。 神秘的背后,是未知的套路,有不可告人的目標。 任何一種被騙的情況,都符合“物極必反”,讓人走極端。特征是很明顯的。 02 子女應該如何讓老人遠離騙局呢?應該分三步走:事前防備,事中干預,事后補救。 事前:子女和老人利用閑聊的時間,說一些被騙的案例,進行分析。讓老人提升對社會的認知,對他人的防備。 子女要取得老人的信任,并且是最信任的人。 也和老人一起,對銀行卡,存折等,進行保管,對秘密進行修改等。 對老人的手機,進行定期檢查,看有什么非正常的軟件。看軟件是否使用過,有什么漏洞。 告訴老人,不要占小便宜。不去領雞蛋,聽亂起不在的講座。不去湊熱鬧。 定期和老人談一談,最近都遇到什么人,干了什么。彼此知根知底。 事中:看到老人要做不同尋常的事情,一定要詢問。 一家人,用好一個方法:事緩則圓。 把事情放慢一些,人就會冷靜下來。有的騙局,你一旦慢下來,對方就心虛了,會撤走。 告訴家里的老人,遇到奇奇怪怪的事情,要說:“明天我再來辦理。” 時隔一天,情況就發生了很大改變。這一天里,可以和子女商量,進行問題分析。 事后:亡羊補牢,也不是沒有用。 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說“算了”。應該找警察的,就馬上去找。畢竟有的團伙行騙,會有一段時間。 如果有窩點,更應該去報警,避免事情擴大,更多老人被騙。 吃一塹,長一智。根據老人被騙的情況,進行一些總結,進一步讓老人意識到,處處是陷阱,別擅自做主。 不要野蠻地責怪老人,避免老人想不通,做糊涂事。 03 百善孝為先。 孝順老人,還真不是給他飯吃,一個月幾百塊贍養費那么簡單,還要管老人的日常行為。 人老了,會慈悲一些,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子女應該反過來,成為老人的引路人。 一家人,都要對反常的事情,進行提防,起碼應該及時溝通聯系,不要私自去應對。 多一個,就多一雙眼睛,多一點思考,那些不正常的事情,會露馬腳。 這年頭,賺錢越來越難,千萬不要圖發大財了。 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輩子,捂住口袋最要緊。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