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攝影「萬能公式」:1+3+5法則 (手機/相機通用,涵蓋光線/構圖/姿勢/后期,小白秒變專業) ![]() 一、1個核心原則:光線決定質感 口訣:“先找光,再構圖,最后調參數” 自然光優先級: 最佳光源:窗邊側逆光(顯瘦+發絲光)。 避雷光源:正午頂光(鼻影重)、直射順光(臉平)。 補光神器: 反光板:銀色面補冷光,金色面補暖光(可用白紙/泡沫板替代)。 手機燈:開「常亮模式」補眼神光(亮度調至30%防過曝)。 ![]() 二、3步構圖法:視覺焦點不跑偏 口訣:“點線面,三層切,九宮交叉鎖C位” 點:人物眼睛/面部為第一焦點(手機點測光并鎖定)。 線:利用肢體/道具形成引導線(手臂延伸、裙擺曲線)。 面:背景虛化或極簡化(手機開人像模式,光圈f/2.8-4)。 構圖模板: 豎構圖:頭頂留白30%,腳貼底邊顯腿長。 橫構圖:人物偏左/右1/3,視線方向留白40%。 ![]() ![]() ![]() ![]() ![]() ![]() ![]() ![]() 三、5個姿勢密碼:告別尷尬剪刀手 口訣:“一靠二倚三回頭,四坐五動六抓拍” 靠:側身靠墻/欄桿,前腿微曲顯腰線。 倚:手扶帽子/包包,重心傾斜破對稱。 回頭:先背對鏡頭,數3秒后回眸抓發絲動感。 坐姿:坐椅子前1/3,挺直背,腿交叉延伸。 動態:甩頭發/轉裙擺,連拍模式選最佳幀。 ![]() ![]() ![]() ![]() 避坑指南: 忌垂直站:重心放單腿,肩線斜15°打破呆板。 忌死盯鏡頭:看遠方/低頭/閉眼,傳遞情緒。 四、萬能參數表(手機/相機通用) | 場景 | 手機設置 | 相機設置 | 后期重點 | | 窗邊人像 | 人像模式,光效選「攝影室燈光」 | f/2.8,1/125s,ISO 400 | 提亮面部,壓暗背景 | | 戶外逆光 | 對焦人臉,曝光+1.5 | f/4,1/500s,ISO 100 | 加橙色調,強化發絲光 | | 夜景人像 | 夜景模式+閃光燈(常亮) | f/1.8,1/60s,ISO 1600 | 降噪+背景光斑虛化 | | 動態抓拍 | 連拍20張,運動模式 | 快門1/1000s,AF-C | 裁剪+動態模糊保留 | ![]() 五、3分鐘后期流程(手機修圖) 口訣:“一裁二光三膚色,四加質感五濾鏡” 裁切矯正:用Snapseed「透視工具」拉直地平線,頭頂留白調整。 光影調整: 「局部」提亮眼睛/面部陰影。 「曲線」拉S型增強對比。 膚色修正: 「HSL」降橙色飽和度(去黃),提紅色明度(唇色)。 質感強化: 「結構+15」「銳化+20」(避開皮膚防止粗糙)。 風格濾鏡: 人像選「富士Pro 400H」,街拍選「柯達Gold 200」。 ![]() 六、場景應急方案 | 問題 | 解決方案 | 工具/口訣 | | 背景雜亂 | 蹲低仰拍,以天空為背景 | “背景不夠,天空來湊” | | 光線太硬 | 用紗簾/透明傘柔化 | “硬光加層紗,質感秒升華” | | 表情僵硬 | 連拍時說“錢掉了!”抓拍自然瞬間 | “不看鏡頭,情緒更濃” | | 手機畫質差 | 用「人像模式」+后期降噪 | “算法不夠,模式來救” | ![]() 總結:一句話記住「1+3+5」公式 (手機拍攝:窗邊側光+人物坐姿1/3構圖+后期富士濾鏡) 記住:攝影沒有絕對公式,但掌握這套法則,能讓你在90%場景中穩出大片! ![]() |
|
來自: 昵稱48309801 >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