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反應很大,大聲問:“為什么?” “因為我有事情要處理。” “有什么事情要處理?” “我很難跟你說清楚,總之要盡快回去。” “已經提早二十多天了,現在又要提早,我不回去!”說完她哭了。 我估計沒辦法含含糊糊地說服她,只能簡單用一句話跟她說了原因。 她“啊”一聲,馬上不哭了,同意盡快回去。 第二天我們就開始趕路,一路上總是有各種變數,她毫無怨言,跟我一起長時間待在汽車站、火車站、機場等待各種交通工具。最后一天在烏魯木齊,航班延誤又延誤,為了趕時間只能退票重新買,新航班全程五小時,要在以前,她肯定不會同意。 今天,我發現她昨天下午登機前發了條朋友圈,一個流淚的表情,說“要登機了”,落地后自己又評論說“成功戰勝五小時航班”,加上大笑和贊的表情。 其實后面那一個多小時看得出來她已經很難受,但她什么也沒說。 她又長大了。 這次暑假之行前后共23天,我們各自一個小行李箱、一個書包,她的行李全程都由她自己負責看管、攜帶。 我們只帶了四五套換洗衣服,每天都是她自己手洗,一共住過13個不同的客棧或酒店,每次都是她自己收拾行李。 跟去年那個小學畢業生不一樣,馬上進入八年級的小孩明顯更有自己的主意,我們之間的沖突比去年多,有時她看我不順眼,有時我看她不順眼。不過絕大部分時候還是有商有量很融洽,即使沖突,也很快就會和解。 我們在聊表姐的工作,她說表姐不喜歡教書,接著又說:“其實我們這些初中生很煩人的,不好打交道。” 我給她豎個大拇指,夸她“有覺悟、有自知之明”。 她笑:“其實不理就可以了。” 自從離開大理以后,我一直希望能讓她的身體更加強健,只是受制于環境,這些年效果不明顯,她看起來還是很瘦弱,我經常愧疚自己沒有好好帶她進行體能訓練。 但這次新疆之行讓我基本放心了,她遠比我以為的強大,我們幾乎每天都走很多路,有時候在山上隨便走野路,最遠的一次走了三十公里,她全程基本都能跟上我的節奏。 她很喜歡喀納斯,不舍得離開,說要是能長期住在里面就好了。有點遺憾,七月份已經過了草原最美的季節,她沒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鮮花。 “以后長大了你自己再來吧。”我說。 “希望我以后再來是為了采集植物標本,這里有很多我沒見過的植物。” “加油,植物學家。” 我們在月亮灣棧道附近的山坡上摘野果子,有人路過問這是什么,我一時忘了,扭頭問:“丫頭,這是什么來著?” 她正在摘樹莓,看了一眼說:“藍果忍冬。” 路人稱贊道:“回答得好專業。” 我說:“這位是植物學家。” 路人笑著說:“是嗎?那我們是同行呀,我是做生物相關的。” 可惜,當時應該跟他聊一會兒,丫頭一直很好奇與生物相關的工作內容是怎樣的。 這個學期以來,她說過幾次想要在十八歲之前走遍中國,后來正好K先生有段時間在看雷殿生的視頻,我跟她說:“你看,這樣的才叫走遍中國,花十年時間準備,十年走在路上。” 她糾正道:“那我的目標是每個省都去過至少一次。” “這有什么意義嗎?” “沒啥意義,就是想裝。” “你總共才幾個假期,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來不及。” “所以一個地方不要玩那么久啊。” “到此一游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 于是她開始謀劃自己一個人能去哪些地方,很快了解到未成年人可能沒辦法獨自一人住酒店,只能去有熟人的地方。 思來想去,最后決定國慶節去大理投奔大姨,等滿十四歲能獨自乘坐高鐵了,元旦節再一個人去柳州找小姨婆。 可是這兩個地方都已經去過了,她說沒關系,一個人去是不一樣的。 還有件小事。 期末考試前的假期結束,返校前收拾行李,她說:“考試的時候空調很冷,得帶上外套才行。” “那你帶一件唄。” “不行,我要帶兩件。” “為什么?” “等著有人來借。我上次考試沒有外套,后來有人借給我了,我猜這次肯定也有人需要但是沒帶,別人幫了我,我也要找機會幫助其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