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云輝 夏日炎炎,虔州(今江西贛州)蓮池,滿目蓮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周敦頤面對如詩如畫美景,感慨萬千,托物言志,揮毫潑墨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說》,盛贊:“蓮,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頤的品行是否與蓮花同樣純潔? ![]() (一)舅舅提攜 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濂溪之西有巖,東西兩門,中虛,頂圓如月出,人仰視若上下弦,名月巖。”年僅十四的少年周敦頤“筑室讀書其間,相傳睹此而悟太極。” 次年,周敦頤喪父,隨母親入京投靠舅舅鄭向。鄭向是龍圖閣學士,學識淵博且極富遠見。他與外甥初次見面,便對這個志向遠大的少年極為器重,對其嚴加管教且親自督學經史,“愛之如子。” 在舅舅嚴格要求和自身努力下,周敦頤舉行冠禮時,已憑品性與道義出眾而聞名京城。正巧,鄭向獲得向朝廷推薦一名子弟免試入仕的機會,便推薦外甥擔任將作監(主管皇宮建筑等雜務的官署)主簿。為使外甥盡快成長,做到知行統一,鄭向巧妙運作,調周敦頤赴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出任主簿(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二)獨當一面 當地一樁著名的馬拉松訴訟案一直懸而不決,原告被告雙方為打這場官司累得精疲力盡。周敦頤下車伊始,深入了解情況,潛心研究案情,胸有成竹快刀斬亂麻開庭,“一訊立辨。”當地百姓奔走相告,驚呼:“先前的官吏都不如周主簿!” 周敦頤一炮打響,聲名大振,被推薦至上級部門擔任專職司法官。他剛上任,便與頂頭上司王逵就一名囚犯的生死問題產生激烈爭執。此囚犯“法不當死”,王逵意欲殺一儆百,命令司法官判處死刑。因王逵位高權重且性格暴烈兇悍,“眾莫敢爭。”周敦頤堅持司法獨立,“獨與之辨”,王逵一意孤行置之不理。周敦頤憤怒地扔掉笏板,“將棄官去。”他向同事解釋辭官緣由:“做這樣的司法官毫無意義!用濫殺無辜博取虛名,'吾不為也!”王逵聞言終于省悟,“囚得免。” ![]() (三)明鏡高懸 周敦頤因治官政績顯著,被當地官吏百姓“交薦之。”朝廷“用薦者言”,改任周敦頤為洪州南昌知縣。南昌百姓聽說周敦頤即將赴任,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新任知縣便是一出手就斷明分寧懸案的周青天!我等草民如有冤屈,終于可以找他訴訟了!”百姓們相互告誡:千萬不能違背周知縣的教命!而南昌的“富家大姓、黠吏惡少”得知周敦頤上任,如雷轟頂惴惴不安。他們生怕繼續胡作非為成為周敦頤的打擊對象,又不敢明目張膽反對周敦頤上任后施行的善政。 周敦頤改任合州(今重慶合川)通判期間,事事親力親為,極力避免部下狐假虎威。時間一長,便有人誣告他權力濫用。監察官 趙抃三人成虎,誤會了周敦頤的為人,對他態度極為嚴厲粗暴。周敦頤卻我行我素,懶得解釋,“處之超然。” 周敦頤解職回京后,與回京述職的王安石不期而遇。二人年齡相仿,志同道合,相互欽慕,一見如故,促膝長談,“語連日夜。”周敦頤的學識氣度令王安石折服,其睿智的哲理思辨更使王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寢食。” 有道是冤家路窄,周敦頤多年后調任虔州通判,頂頭上司竟然是知府趙抃。趙抃重新審視周敦頤,“熟視其所為”,最終恍然大悟,緊握他的手道歉:“我幾乎失去您這樣的賢才!從今往后,我真正了解您周茂叔(周敦頤字)了!” 在趙抃等名臣力薦下,周敦頤升任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他以洗雪冤屈造福百姓為己任,“不憚勞苦”巡視轄區。嶺南地區“瘴癘險遠”,處處暗藏殺機。周敦頤不畏艱險,置生死于度外,足跡踏遍轄區每個角落。 (四)學高為師 周敦頤調任郴州桂陽縣令期間,郡守李初平敬重周敦頤是賢者,從不將其當屬下對待。一次,在靜聽周敦頤講學后,李初平自覺才疏學淺,滿懷誠意問周敦頤:“吾欲讀書,何如?”周敦頤贊賞他的學習精神,委婉回答:“您年齡偏大,奮起直追已然來不及。如果您信得過我,就讓我來給您講解相關學問吧!”李初平在周敦頤教導下,學術水平得以突飛猛進。 太常丞蒲宗孟途徑合川時,與周敦頤一見如故,“相與款洽連三日夜”,感嘆道:“世間竟然有這樣的人才啊!”得知周敦頤喪妻,蒲宗孟主動將六妹嫁給周敦頤為繼室。周敦頤病逝后,蒲宗孟滿懷深情為其作墓志銘。 大理寺丞程珦曾與周敦頤共事,“視其氣貌非常人”,與周敦頤促膝長談,斷定他是“為學知道”的賢才,對而立之年的周敦頤深為敬重,“因與為友,使二子(程)顥、(程)頤往受業焉。”二程其后以宋明理學奠基者名垂后世,“二程之學源流乎此矣!”而周敦頤也因此成為宋明理學開山鼻祖。 周敦頤以蓮花般的操守聞名于世,深受當世名人敬重。司馬光稱贊:“敦頤信古好義,以名節自砥礪。”黃庭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概括出周敦頤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周敦頤不貪圖獲取虛名,而銳意實現豐滿理想;淡漠對于個人福祿的孜孜追求,而特別在意獲得民心認同;對自己千方百計節儉用度,而不遺余力周濟孤寡之人;恥于隨波逐流迎合世俗,而崇尚精神上與德高望重的古人交友。最后,黃庭堅贊其“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 追求理想,保持初心;淡泊名利,造福百姓;勤儉節約,扶貧濟世;超脫世俗,對話先賢。這些蓮花般美好的美德,正是歷朝歷代官員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 ![]() 作者簡介:許云輝,男,1984年7月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職杏壇,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百萬余字。 |
|